14、不确定原理
14、不确定原理
14.1 平面波叠加成波包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粒子分布的几率密度与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成正比,如果在空间某个区域有较大的值,则粒子很可能在那个区域出现。假定在某一时刻(如t=0),对在一维空间运动的粒子的坐标进行测量,发现粒子定域在和之间,那么描述粒子的波函数的绝对值在这个区域就较大,即粒子的波函数应该是一个定域波(波包)如图a
按照态叠加原理,可表示为一系列可能存在的状态的叠加。可将图a所示的定域波用t=0的平面波:叠加起来。
其中
为简化讨论,假设只有两个平面波参与叠加,并设(14.1)式的,所有的振幅都相等,,则(14.1)式变为
为了两个平面波叠加的合成波能接近定域波,应适当选取和。一种合理的选择方式是在处使二者相等,即
将上式代入(14.2)式中,得
上式表明两个平面波的相位差为的奇数倍,令\lambda_2' data-formula-type='inline-equation'>,得
即
图b示出了这两个平面波叠加的合成波,显然仅取两个平面波不能叠加出精确的定域波(图a)实际上应该取无限多个平面波(波长范围为)叠加起来,于是(14.1)式求和就变成相应的傅里叶积分,叠加的结果就是精确的。
14.2 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假定定域波的绝对值平方仅在区域内不为零,即粒子完全定域在到之间,则粒子坐标的不确定量为
由于波长的范围为,因此波长的不确定量为,波长的倒数定义为波数,即
由此得波数的不确定量为
将(14.5)式和(14.6)式代入到(14.4)式,得
有德布罗意关系式,得动量的不确定量为
由(14.6)和(14.7)式得
显然
如果把和都定义为均方根偏差,则(14.8)式中的h换成。
这就是不确定原理,由海森堡首先提出的。
(14.8)式是在一维运动粒子的情况下得到的,对于三维运动的粒子,即对于一般的情况,不确定关系为
不确定原理表明,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在测定它的位置(或动量)时,必然会扰动它,因此就改变了它的动量(或位置)。若微观粒子的动量能被精确地确定(),于是它的波长也就被精确地确定,按不确定关系,它的位置就完全不能确定(),这时描述它的波函数就是一种空间无界的波。若微观粒子的位置能被精确地确定(),则它的动量就完全不能确定(),所以波函数是具有各种波长()的波的叠加,这些波在粒子所在点产生加强性的干涉,而在此点以外的任何地方都产生抵消性的干涉。
不确定原理同样适用于宏观粒子,只不过宏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不确定量都不起任何实际作用。
14.3 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关系
设一维运动的粒子在x=0点的波函数,若粒子仅在到的时间间隔内出现,按波函数的统计诠释,只在内不为零,在其余时间均为零,仿照(14.8)式的推导过程,可将表示为x=0点的平面波:叠加,同样仅取和两个平面波,得
由时,得
令\nu_2' data-formula-type='inline-equation'>,由上式得
易看出,因为,所以
这就是粒子的能量和处在该能级寿命之间的不确定关系。这一关系表明,要精确测定粒子在某一状态的能量(即),则粒子必须长时间处于这一状态(即),这与玻尔的定态概念相一致:在稳定状态下()能级是分立的()。反之,若体系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其寿命比较短,则能量就不能精确测定(),得到的光谱将是弥散的较宽的谱线。
14.4 不确定原理的一般证明
对任意一个可观测量A,我们有(见第11讲)
式中,同样地,对另一个可观测量B,有
因此(由施瓦茨不等式,见第10讲),有
那么,对于任意一个复数z
因此,令,
但是
类似有
因此
式中
称两个算符之间的对易式。结论
这就是普遍的不确定原理。
例如,当由对易式得
或者,因为标椎差是正值,
这就是最初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事实上,对每一对其算符不对易的可观测量都存在一个“不确定原理”——我们称它们为不相容可观测量。不相容可观测量没有共同的本征函数——至少,它们不能有完备的共同本征函数系。相反,相容(可对易的)的可观测量却可以有共同的本征函数系,例如,对氢分子来说,哈密顿,角动量的模的平方以及角动量的z方向分量是互相相容的可观测量,可以构造这三个量的共同本征函数,并以它们各自的本征值标记。但是没有既是坐标的又是动量的共同本征函数,因为这两个算符不对易。
不确定原理不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额外假设,而是统计诠释的结果。
在狭义相对论里,能量——时间形式的不确定原理被认为是坐标——动量形式的不确定原理的一个推论,而薛定谔方程是非相对论的,前者不能包含在后者,下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推导能量——时间形式的不确定原理。 坐标、动量和能量都是动力学变量——是体系在任何时刻都可观测的特性。但是时间不是动力学变量(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像测量坐标和能量一样去测量一个粒子的“时间”。时间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动力学量是它的函数。特别地,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中的不是对时间测量所收集数据的标椎差,粗略地讲,正是时间让体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当测量一个体系变化有多快时,算某个可观测量的期望值对时间的导数
有薛定谔方程
(式中)所以
但是是厄米算符,,所以有
在算符不显含时间的典型情况下,它告诉我们期望值的变化率决定于此算符的对易式,特别地,如果与对易,则是常量,在这个意义上Q是一个守恒量。
(1)、当Q=1时,
上式表明,波函数的归一化不随时间改变。
(2)、当Q=H时,
当中不显含时间时得
此即能量守恒。
(3)、当Q=x时,
不显含时间时,,,则
(4)、当Q=p时,不显含时间时,,
这就是恩费斯托定理,量子力学中的牛顿方程。
假设在广义不确定原理中(式14.12),令A=H和B=Q,并且假设Q不显含时间:
开平方得
定义,和
则有
这就是能量——时间的不确定原理,因为物理量的定义不同,形式上略有不同。注意这里的含义,由于
表示Q的期望值变化一个标椎差时所需的时间的多少。特别是,完全依赖于你所关心那个可观测量Q——对有的可观测量变化较快,而有的较慢。但是,如果很小的话,则所有的可观测量的变化速率一定是非常平缓的;或者,换言之,假如任何一可观测量变化很快的话,能量的“不确定”必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