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诗人穆旦:同学最仰慕的“校园诗人”

本文转自:云南师范大学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困境,无数中国学人奔走在离徙的路上,年轻的穆旦也是其中一员。在长沙临时大学所在的南岳圣经学校,穆旦积极探索诗歌创作,于11月完成被认为是他第一首成熟的作品《野兽》:“黑夜里叫出了野性的呼喊,/是谁,谁噬咬它受了创伤?/在坚实的肉里那些深深的/血的沟渠,血的沟渠灌溉了/翻白的花……在暗黑中,随着一声凄厉的号叫,/它是以如此锐利的眼睛,/射出那可怕的复仇的光芒。”这首诗不长,短短的16行,但却受到评论家的积极评价,学者秋吉久夫认为“是讴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赞歌”。

穆旦

随着日寇紧逼武汉、长沙,长沙临大只好从衡山湘水再迁云南昆明。当时一部分师生组成长途跋涉的“湘黔滇旅行团”,开始了中国教育史上著名的“长征”,穆旦同样是步行团中的一员。在这支队伍里,穆旦有一些引人注目的行为。他每天背英汉词典,当“长征”结束时,一本英汉词典也就背完了。据当年长沙临大经济系学生蔡孝敏回忆:“十一级查良铮兄,于参加旅行团之前,购买英文小词典一册,步行途中,边走边读,背熟后陆续撕去,抵达昆明,字典全部撕光。”但是,在3000多里步行的途中,穆旦记住的远不止那本英汉词典。对于一个对现实有深切关怀的诗人来说,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底层的人民无疑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为此,他写下组诗《三千里步行》:“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曾在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着的希望。”

联大时期穆旦在昆明

在步行团到达昆明之前,长沙临大改称西南联合大学,于1938年5月4日上课。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年代,在遥远的西南边陲昆明,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一一西南联大成为战时中国学术文化的中心,也成为新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汇集了中国新诗史上众多的精英人物,其中有早期白话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朱自清、新月派领袖闻一多、浅草一沉钟诗人冯至、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等人;写诗的年轻人则有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杨周翰等人。他们一起研习中外诗艺,将中国新诗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比如步行团中的教授闻一多,一路上和学生同吃同住,长须飘飘,诗意盎然,沿途写生、谈诗,给穆旦以极大的影响和启示。此后,在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编选《现代诗抄》时,竟然编选了穆旦的诗歌作品11首,仅次于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由此可以看出闻一多对穆旦才华的充分赏识。

穆旦与妻子周与良

由于西南联大师生人数众多,校舍不够分配,西南联大设蒙自分校。在蒙自,穆旦选读吴宓教的“欧洲文学史”和威廉·燕卜荪教的《莎士比亚》和《当代英诗》等课程。他一边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一边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尤其是在年轻的英籍教授燕卜荪的启发引导下,他对拜伦、济兹、布莱克等英国浪漫派作家的文学作品入迷,同时还专心攻读艾略特、奥登等人的诗歌。与此同时,穆旦还在蒙自开始学习俄文,他跟着历史系的教授葛邦福学习,学得非常认真。同学们经常看到穆旦在蒙自海关大院的教室里和葛邦福坐在一起,虚心向他请教。1938年8月文法学院迁到昆明,穆旦又选修俄文教授刘泽荣的课,这为他以后翻译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作品奠定了基础。

穆旦及其友人

在西南联大,穆旦、王佐良等一批喜欢诗歌写作的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文艺社团,当时联大有南湖诗社、冬青文艺社、文聚社等,由学生组建,请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等教授作指导或顾问,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与文学有关的活动,如讲座、座谈会、诗朗诵、谈论会等。据当时西南联大学生刘兆吉回忆,南湖诗社创办时,征求穆旦意见,“他不只同意,而且热情地和我握手,脸笑得那么甜,眼睛睁得那么亮,至今我记忆犹新”。穆且不仅同意办社宗旨,列名发起人,还积极帮助发展新社员,并经常为诗刊写稿。除积极举行各种活动外,这些文艺社团还自行印制一些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南湖诗社的《南湖诗刊》上,就发表过过穆旦、赵瑞蕻、刘兆吉、向长清、周定一等人的作品。文聚社的《文聚》是以“昆明西南联大文聚社”的名义出版的,创刊号于1942年2月16日问世,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再改为不定期丛刊,又改为《独立周报》的副刊,一直出版到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穆旦在《文聚》创刊号上发表了现在被视为中国新诗经典之作的《赞美》。据统计,在《文聚》杂志上发表诗文最多的,老师是冯至,学生是穆旦。在西南联大这片新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地里,众多的文艺社团培育成长了一大批著名的青年诗人,穆旦就是同学们仰慕的“校园诗人”之一。他在学习之余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在大后方的诗坛上崭露头角,成为众所瞩目的新星。

西南联大南湖诗社合影

1939年到1940年,穆旦写下了《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劝友人》《童年》《漫漫长夜》《在旷野上》《不幸的人们》等作品,有的还是长诗。在这段时间发表的诗歌作品中,“穆旦始终坚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传达他对所热爱的大地、天空和在那里受苦受难的民众的关怀”,同时把他的诗性思考融入到现实中国的土壤中,努力在诗歌作品中做到现世关怀与永恒思考的完美结合。1940年8月,穆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联大外文系,留校任助教,负责四川叙永分校新生的接收及教学工作。叙永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交界处,是个偏僻闭塞的小县。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的校舍借用县城内原有的庙宇,整个学校的设施和教学条件极其艰苦。穆旦被分配在外文系,其同事有陈嘉、王还、杨周翰、王佐良等人,一起承担着“大一英文”的教学任务。除正常的教学任务外,穆旦仍然积极从事诗歌写作。对于这段经历,贺祥麟谈到:“查先生多次为《布谷》壁报写诗,他的诗深邃、醇厚、有浓烈的西洋诗味道,又很有他自己的风格……查先生成了“九叶派”中的一位杰出诗人,影响很大。其渊源则应追溯到他在叙永的诗歌。”

穆旦一家

1942年2月,应中国远征军的急需,穆旦作为中国远征军翻译奔赴缅甸战场抗日,其间参加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在胡康河谷的森林中目睹战友的死亡,九死一生。正是这种对战争的亲身体验,使他写下了著名的《森林之魅一一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在作品里,穆旦将战士的死亡融合进森林的生长之中,那些开满死者头上的“无名的野花”……看似平和克制,实则潜伏着情感的洪流。而唯其如此,这种情感的洪流才显得更加宏大深沉、更加悲天悯人。这种表现抗日战争的方式,这种祭奠死亡灵魂的书写,更合乎人性和人道,也更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因此,唐湜认为《森林之魅》“从其思想的深沉、情感的融和和与风格的透明来说,该是中国新诗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作者诗集里的冠冕”。

穆旦诗集

可以说,作为一位优秀的青年诗人,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的诗歌创作引起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强烈震撼,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地位。1994年,在王一川、张同道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丛书”中,穆旦列在诗歌的首位。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穆旦诗集(1939-1945)》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2001年,其20世纪40年代的诗作《赞美》和《春》被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

(内容选自《西南联大人物故事集》)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2年2月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

(0)

相关推荐

  • 我们的时代 | 西南联大诗选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一群当时最杰出的头脑,从陷落的国土来到昆明. 八年里,这座城市成为一座传薪续火的学术圣殿,是为西南联大. 联大师生用勇气和血在此追寻.辨析美和真理,在穷困潦倒的日常,和头顶不时 ...

  • 新媒体文学II 纸刊佳作选【239期】

    孔坤明 选稿 <中原诗刊>2021春季刊 1 董树平 2侯范才 3佩莲    4黄天刚 5传凌云 6李茂林  7孙明国  8曾胜昔9王德兴10晨阳 1予君书(外一首) 文/董树平(云南双柏 ...

  • 郑延国:许渊冲笔下的译人译事

    许渊冲先生善译,亦善著.他的大作<诗书人生>即是一例.三十万言的班荆道故,从他的笔下汩汩流出.时而跋山涉水,草长莺飞,时而箪食瓢饮,错彩镂金,宛如一幅长长的人生画卷.其中涉及的译人译事,尤 ...

  • 从公元1910走来 · 滇越铁路110年记(九)联大篇

    不忘来时之路,不惧未来征途 滇越铁路--纵贯中国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越南海防.于1903年10月动工修建,至1910年3月31日全线通车运营,距今已110周年. 我们收集了大量图 ...

  • 穆旦:每一片叶子标记着一种欢喜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 ...

  • 人文| 追问生命的意义——记温籍作家赵瑞蕻先生

    前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赵瑞蕻(右).杨苡(左)夫妇与恩师沈从文一起,摄于沈从文北京寓所. 近日,赵瑞蕻先生的文学回忆录<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一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再版发行.200 ...

  • 探访过桥米线的故乡:蒙自小城故事多,不输昆大丽香

    很多人选择来红河州旅行,多是奔着建水古城,或者元阳梯田和哈尼梯田而来.他们却忽略了,其实红河州的州府蒙自市,同样值得停留. 虽说其名声远不如前者,可作为滇东南的一大中心城市,蒙自的吸引力也愈发明显. ...

  • 当程新皓与杨潇相遇:今天,我们沿着铁路和河流出发

    artnet新闻中文网开启"阅读"专栏,我们将聚光灯投往艺术展示空间之外的出版与写作者. 周婉京曾于美国布朗大学哲学系任访问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哲学博士专业,现任教于北京第二外 ...

  • 穆旦《春》:丰富的自然意象,是诗人对青春的一种独白

    谈起"九叶诗派",绕不开的就是诗人穆旦,他在诗作中"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他的诗歌创作经验为现代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

  • 穆旦:他是诗人,有着悲剧性的一生,却拥有相濡以沫的白富美妻子

    作者:山佳   上面这张照片,我特欣赏,风华正茂,英气逼人,眉宇间更有一种责任与担当,心中的男神哦,他就是今天的男主诗人穆旦.   穆旦的人生经历,特别丰富.1938年2月,作为长沙临时大学的学生,他 ...

  • 穆旦丨每个诗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涌动的海

    2021-09-06 09:57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孙郁  艺术在于从存在中去激活生命之流,并以纯然之力抵抗庸碌的存在.诗人是不谙世俗的独行者,他们厌恶流俗的恶声,拒绝外在的虚荣,精神的海永 ...

  • 诗歌 | 穆旦《祭》:门外刮起了大风,鬼魂出现了

    廖伟棠 诗意:关于新诗的三十种注脚 诗歌 | 穆旦<祭>:门外刮起了大风,鬼魂出现了 诗歌 | 穆旦<祭>:门外刮起了大风,鬼魂出现了 00:00 01:48 当前音频可试听1 ...

  • 穆旦对奥登诗学的接受与变异:以《农民兵》为例

    陶一权 陈希 摘 要:奥登是重要的西方现代诗人,穆旦的<农民兵>受奥登的<Chinese Solider>的影响,但是在诗歌主题.表达角度.情感取向和诗歌形式上,具有变异,表现 ...

  • 中国民间诗人‖穆永雄老师作品《诗两首》

    诗人简介:穆永雄,男,笔名那片树叶,河北人.早年做过新闻工作,在各级报刊发表稿件若干.近年来业余学写小说.现代诗歌,主要发在网络平台上.       杏韵 文/那片树叶(河北) 杏园里 杏花退场 一群 ...

  • 人民英雄——穆旦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清明节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主要用来祭祀先人和英烈.今天写了这篇以"人民英雄--穆旦",表达我对英雄的追思和缅怀,告诉后人,是那些无数的英雄们为了中 ...

  • 穆旦诗歌《春》赏析

    在诗人的笔下,春天的歧义尤其纷杂,像春天本身的繁花盛景那样,诗人在"春"或"春天"的题目下所铺开的往往是一场浩大的盛宴,赋予春天异常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下面是 ...

  • 30·周末荐诗丨穆旦:《赠别》赏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代,北师大的教授王一川和张同道主编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对上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重排座次,排在现代诗人的第一位叫穆旦,小说家座次第四位的是金庸.有意思的是,穆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