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关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焦伟
农耕文化是人们长期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集成文化,他不但融进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中,更为依附于土地的人们带来稳定物质需求的同时,还为人们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碧玉关旅游区遗址联动开发之际,就碧玉关当前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谈谈自己的看法。
碧玉关历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焦伟
史载自周以来羌戎即居此地,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时期,襄戎已凸显强盛,至春秋战国时期,襄戎国已相当强大,势力范围遍及渭河上游大片区域。所以碧玉关在几千年的发展延续中,多次民族大融合,形成和很独特的农耕文化。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的农耕文化是有别于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游牧文化具有掠夺式的特征,诞生于此前的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别,游牧式的文化经常会因为无法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这是历史上很多曾经辉煌一时的文化突然中断甚至消亡的原因之一。而农耕文化所具有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等特征,是其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农耕文化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持续性的文化,其多元化的成分结构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也是中华文化所独具的凝重感和根基所在。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承载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农耕生活的景象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为时代进步而高兴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农耕文化充满一丝深深的怀念……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发展翻天覆地,时代的车轮把我们带进了机械化、电子化和信息化时代,告别了穿越几千年文明史的农耕社会。因此,在碧玉关旅游文化开发之际,一定要充分依托当地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同时开发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收集整理散落的古旧农耕器具、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物以及与农耕文化相关联的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的场所,是有效地传承农耕文化、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启迪和教育后人的需要,更是旅游文化开发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保护和传承碧玉关农耕文化,在保持其地域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其中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保护渐已远去的农耕文化,已经是一种历史的担当。
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珍贵遗产,也是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然而,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在杀死农作物病虫害的同时,也连带着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要治理和改善农业的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注重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等,以期达到减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目的,也是碧玉关乡村文化旅游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内容。
在碧玉关旅游文化开发和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农耕文化,有利于当地繁荣农村文化和促进乡村特色旅游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渴望回归大自然,渴望慢节奏的农耕文化生活,这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理解和认识,追求安详宁静、自然和谐。所以,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干,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碧玉关旅游文化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