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奇案:女子绣楼被害,货郎伏法,新知县巧计重审,真凶被擒

清朝乾隆年间,在江苏省江宁县城有一个名叫王启祥的裁缝。他从小心灵手巧,技艺高超,一把剪刀在他手上能玩出花来,剪裁出各种各样的衣服式样,很受富贵人家夫人、小姐们的喜爱。

凭借着自己的一双巧手,王启祥挣了不少钱,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婚后两人十分恩爱,共同经营着一个小裁缝铺,王启祥也成了众人口中的王掌柜。

过了2年,妻子给王启祥生了一个女儿,只可惜难产,撇下父女二人离去。王启祥悲痛万分,一心想追随妻子而去。可是看着襁褓中的女儿,只好作罢,想着把女儿好好抚养长大,也算是对亡妻有个交代。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王启祥也成了老王掌柜,两鬓早生华发。不过王氏裁缝铺的大名却传遍了江宁周边。除了王启祥的手艺外,更多是的女儿王婉儿的相貌。

王婉儿自幼容貌出众,心灵手巧,在王启祥的倾心培养下,精通针线,是父亲的得力助手。随着年岁渐长,愈发美艳,见过她的人都惊为天人。

众人口口相传,百姓们都知道王家有一个女儿容貌赛貂蝉,很多浪荡子甚至经常来王家铺面闲逛,只为目睹佳人一面。

为了保护女儿,王启祥总会让她在楼上绣楼里做工制衣,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王婉儿端庄持重,独自在绣楼上做针线活;即使父亲出门后,她就把大门关上。

及笄之后,很多富家公子和书生都托媒人上门求亲,但是都没有女儿相中的对象。反正自己就一个女儿,王启祥也不着急,顺着女儿的心意。

一天,王启祥要去外地布庄进货,需要2天时间才能回来。临走前,他特意交代女儿这两天不要开店营业,关好门窗,一切等自己回来再说。

女儿爱美,等忙活完自己的事情,王启祥特意给她买了上好的胭脂,兴冲冲赶回家去。

可是等他紧赶慢赶,到家已是晚上。令他吃惊的是,自家大门敞开,屋内黑漆一片,觉得有点奇怪,不过也没多想,冲着屋里喊道:“婉儿,婉儿,出来帮爹爹搬下布匹,爹爹可是给你带了礼物。”

可是一点回声也没有,王启祥有点害怕了,扔下手中的货物冲进家中,女儿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可要了自己的老命。

等他跌跌撞撞爬上楼,来到女儿闺房,点起灯烛一看,女儿王婉儿被自己的裹脚布紧紧地绑缚在一条长板凳上,裤子衣服都被剥掉,胡乱扔在地上。而女儿早就身体冰凉发硬,魂归他乡。

王启祥看到女儿的悲惨一幕,放声大哭,仅仅2天时间,女儿就被歹人所害,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自己一定要为女儿讨回公道,他连夜就去县衙报案,希望将歹人绳之于法。

江宁知县本准备就寝,可是听闻下属急报,也是震惊不已。那王婉儿他也是见过的,如果不抓紧处理命案,影响仕途就麻烦了。

怜香惜玉的文人知县叹了一声“红颜薄命”,便急忙带着一众随从前去王家查看现场。

现场一切果然如那王掌柜所言,不过还查看到那王婉儿喉部有深深地指痕,在地上还有半截血淋淋的舌头。

经过

知县分析,定是歹徒贪图美色,来到闺房为非作歹将其祸害。王婉儿反抗之下,咬掉歹人的舌头。那歹人恼怒之下,失手将白婉儿掐死逃离现场。

“李捕头,速速全县搜捕,一定要找到断舌之人,捉拿归案。”知县大人旋即就下了命令。

很快,王家命案传得沸沸扬扬,很多青年叹息王婉儿的悲惨命运,也加入到搜寻的队伍中。

很快有了线索,在城西的城隍庙一个供桌下抓到一个货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摇着头,口中还有鲜血不断往下滴。与抓捕文书上描述的样子一模一样,被押解到了县衙。

江宁知县一听有了眉目,急忙升堂问案,县衙外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等带上那货郎,更是群情激愤,呼声大骂。那货郎跪在大堂上瑟瑟发抖,他口不能言语,又不会书写,只好不停地用手比划着。

知县审问半天,货郎承认自己贪图美色,借机进入王家,强行亲吻时被王婉儿咬断了舌头,自己疼痛难忍,急忙逃走了,并没有行凶杀人。

后来听人说王婉儿被一个断舌之人谋杀,吓得赶紧出逃,可是到处都是追捕的人,自己情急之下躲到庙里供桌下,企图逃得一命,还是被抓。

知县恼怒不已,认为货郎有所隐瞒,通过昨晚的分析,一定是他垂涎王婉儿貌美并进入王家行凶,地上的半截舌头显然是他行凶时被咬断的,气急之下才会掐死王婉儿。

没错,他就是在狡辩。知县沉思片刻,惊堂木一拍:“我看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李捕头,大刑伺候。”

最终货郎被打得奄奄一息,承认了全部罪行。

知县急忙结案陈词报上去,很快就审批通过了,只等着秋天到来后开刀问斩了。

不久之后,江宁知县任满升迁,袁枚调任江宁知县。

提起袁枚,那可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祖籍浙江钱塘县。袁枚被人称为才子,他智慧过人且办事公正,推行法制,不避权贵,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

袁枚到任之后,接连处理了好几起上任知县留下的案子。有一天,当他翻到王家命案卷宗时,发现了一些疑点。

王家地上的半截舌头的确是货郎的,货郎也承认进入过王家,周围邻居不知发生了此事,因此无法证明货郎是否杀死了王婉儿。

此案只有舌头为证,并没有目击证人和其他指控之人,货郎虽然认罪是否是因为屈打成招呢?

袁枚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发现此案疑点重重,有很多地方违背常识。最明显的一点是,一个人被咬断舌头之后,剧痛和惊恐会让人放弃行凶。

货郎要咬断了舌头,他一定会负痛逃走,求医尚且来不及,又如何还能继续行凶?绝无可能再把王婉儿绑在凳子上行凶的。

难道真凶另有其人?袁枚陷入了沉思,思虑良久之后,眼前一亮,有了主意。

第二天,县衙门口张贴出了一张布告,说是知县要重新审理王家命案,寻找真正的凶手。

百姓们都觉得奇怪,毕竟上任知县审理时,大家有目共睹,难不成还有隐情不成? 于是成群结队地前来围观。

只见那袁枚身穿官服坐在大堂之上,大喝一声:“带犯人上堂。”

于是众人面前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带上来并不是那货郎。只见两个衙役,一人拿凳,一人拿着裹脚布登场。

众目睽睽之下,袁枚要审问这两件东西,一时间窃窃私语,觉得新来的知县真是个书呆子。凳子和裹脚布根本就是一件死物,死物难道会开口不成?

一番操作之下,只见2个衙役,一个用鞭子抽打长凳,一个用棍子击打裹脚布,一边打一边嘴里大喊着:“看你招还是不招?招还是不招?”

这一幕显得滑稽怪诞,一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把衙门院子里站得满满的。

过了许久,袁枚见围观的人来得差不多了,便下令衙役把县衙大门关上,同时让衙役将裹脚布系在两根柱子上。

伴随着一声炮响,所有围观的人都被堵在县衙里,不许外出。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袁枚拍了一下惊堂木,让众人肃静下来,道:“昨夜老天爷已经托梦给我,为了破此案,必须抽打凳、布,今天就能捉到凶手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用手从前到后去摸布。摸了裹脚布没有异样的人,就可以出门回家。如果是凶手摸了裹脚布,裹脚布就会把他的手自动缠住。”

众人觉得新奇,加之有一众衙役环伺左右,也不敢反抗,只好排成队按照顺序一一过去摸裹脚布。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摸完布出去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但是都没有走,都站在衙下翘首相望,看看是否真如知县所言,会有人被裹脚布系住。

最后大堂里仅仅剩下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年长的用手推着年轻一点的后背,一步一步慢慢摞向裹脚布,眼神飘忽,不停地往县衙大堂上望去,手还没摸到裹脚布就已经颤抖不止。

这一切被袁枚看得一清二楚,当即将两人拿下,当场审问。一番审讯之后,这两个年轻人果然是杀害王婉儿的凶手。

经过他们的交代,事情真相是这样的:

原来,那天傍晚有一个货郎经过王家门口。王婉儿正好用完了针线,于是便叫住货郎下楼去买针线。

王婉儿挑选好后,才发现由于刚才下楼匆忙没有带钱,于是她又返回楼上去取钱。货郎见她颇有姿色,又得知家中仅她一人,便心生歹念,尾随王婉儿上楼,趁机轻薄与她。

孰料王婉儿拼死不从,反抗之下更是咬断货郎的舌头,大哭不已。

那货郎断舌后,疼痛难忍,又怕别人发现,仓皇出逃。

巧合的是这一幕刚好被两个路过的浪荡子看在眼里。两人早就对王婉儿垂涎三尺,趁机进了王启祥的家中,向楼上闺房摸去。

而此时惊魂未定的王婉儿没想到刚出虎口,又落狼窝,她一个弱女子怎能敌得过两个禽兽。

那两人扑上前去,一个人将她抱住,一个人解下她的裹脚布将她捆在长凳上施暴。事后两人害怕被王婉儿指认他们行凶获罪,因此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王婉儿掐死。

作恶之后,两人匆匆跑出王家躲了起来。事后他们一直在关注王家的动向,当听到李捕头全城搜捕断舌之人时,两人就知道有了转机。等到那货郎供词认罪之后,两人特意到喝酒庆祝,为自己逃脱制裁感到庆幸。

当袁枚发布告要重新审理此案时,两人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又心存侥幸,便前来围观,谁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被心细如发的袁枚看出端倪。

至此案情真相大白,真正的凶手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斩首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而袁枚击物审案的事迹也成为美谈,传遍了整个华夏大地。

这个故事叫做《袁枚审案》。

1、文中的王婉儿可悲可叹,因为一时不小心被坏人所趁。防人之人不可无,尤其是孤身面对陌生人时,不能保证遇到的都是好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2、做一个善良的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论是货郎,还是那两个歹人,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却带给了他人难以弥补的伤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