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金石器皿搭配花果鲜蔬,孔小瑜国风博古画欣赏

博古画是传统国画中的一个门类,描绘古代器物搭配花果鲜蔬。博古画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北宋末年,就出现了。宋徽宗赵佶命人描绘宫中收藏的古物,命名为“博古图”,由此得名。到了清朝,随着金石学派的兴盛,画家把金石气引入画中,博古画再度风靡一时。

这组作品是海派画家孔小瑜的画作,他是孔圣人的后代。孔小瑜17岁的时候前往上海谋生,结识了海派名家王一亭。通过王一亭引荐,他又结识了吴昌硕、吴湖帆、钱瘦铁等一众海派名家。身处海派艺术的中心,如果想要成为一位职业画家相当困难。如何确立自己的风格,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是每一个画家都要思考的问题。孔小瑜根据自己画风严谨、博闻多识的特点,专注于花卉博古图的创作。

当时,海上画家有人画山水、有人画仕女美人图,有人画走兽翎毛,画花卉博古图的只有孔小瑜一人。内容的别致,技法的高超,让他很快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他的画室门口人来人往,都是前来求画的客人。

孔小瑜画金石器皿,古代器物,对文化修养的要求特别高。每种器皿的形状、样式、花纹,都不能有一丝马虎。同时,器皿入画,还要考虑视觉效果,世人的审美情趣。有时客人定制画作的时候,还要提出种种要求。看似无法解决的矛盾,到了孔小瑜这里都不是问题,他知识储备扎实,在大方向上遵照写实进行创作。遇到买家有特殊要求的时候,进行“经典嫁接”,尽量寻找同一历史时期的纹样、形制,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对于金石器皿的描绘手法,是博古画的创作重点。器物画得好,作品就立住了。孔小瑜为了画出不同器皿的质感,学习了一些西画写实的手法。比如青铜器的厚重感,陶瓷器的光泽感,器皿支架的硬实感都画了出来。色彩、光影融合之后,就有了中西合璧后形成的逼真立体。

孔小瑜的博古画中,鲜花果蔬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些细节元素的出现,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古代器皿中有礼器、有日常用品,礼器也起源于生活。于是孔小瑜在创作中很重视传递生活中的高雅,他用一支妙笔画出来文人心中对雅致的渴望。

吉庆祥和的主题,精美写实的画风,生动有趣的面貌,有了这些特色,让孔小瑜的作品风靡一时。人们提到博古图,往往就会想起他的画作。画这类作品很费功夫,尤其是对色彩和光影的描绘,更需要反复写生练习。孔小瑜兼收并蓄,并不排斥新的技法。他在海派艺术中汲取养分,创新成了他的本色。

孔小瑜作品的存世量很高,多次结集出版。他的画册成为很多画家的参考资料,哪怕不画博古画,也能从中学习如何画出器物的质感。

孔小瑜50多岁的时候从上海搬到了安徽定居,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日常工作分散了他的创作精力,他晚年很少创作费工费时的博古画了。

+
https://www.360kuai.com/97858c25de5c25b05?nsid=18oxzD0Hs0206Ezhcn7rtGCk&djsource=XsgsZ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