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类比与隐喻--7
科学逻辑4
颈”。
众所周知,技术所创建的对象需要命名,但是新的名称又要能较容易地被人理解和接受,这样,隐喻在命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得以体现了。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有的词语来谈论新的尚未命名的事物,这样既方便人们记忆,也方便人们理解。比如“鼠标”,利用外表的相似和动物的可移动性,将其运用到计算机科学中;面对“病毒”,计算机技术研究人员就必须尽快研制出针对性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否则就会使电脑“瘫痪”。这一系列命名都是隐喻发挥作用的结果。再如,在计算机科学中,从工程学借用“程序”,从工业生产技术方面借用“文字加工处理”、“信息加工处理”,从解剖学借用“数字神经系统”,从微生物学借用“病毒”;从生物学借用“反馈”等等。
2.隐喻具有解释和描述功能。
科学是抽象的产物,离不开隐喻。理查兹指出,科学越是抽象,我们就越是依赖隐喻手段来进行思维(Richards.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92)科学家们常常运用隐喻来表达那些深奥难懂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例如,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就明显地应用了隐喻。因为选择原本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以众多的事物和对象中挑选出所需要的事物和对象的一种活动。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概念和理论,是通过隐喻把“选择”推广到自然界中去,对自然物种的进化机制作出解释,从而揭示出自然物种进化的动力机制和客观规律。
当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时,一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去指称那种围绕着大行星转的小星体,后来于1611年首次借用拉丁语词satellit、satelles(侍者、随从)称呼绕着木星转的小星体,这就是“satellite”(卫星)一词的来历。Satellite使抽象的行星运动规律具体化、生活化、极易为众人所理解和接受。
科学术语的隐喻解释功能有助于外行人理解复杂的科学事实。比如,“病毒”这一复杂和可怕的计算机故障也是通过一种隐喻来解释的。当计算机被某种神秘的看不见的病毒感染后,整个系统就如同人或动物的身体生病一样无法正常运作,尽管一般的人可能对计算机病毒了解不是很深入,但可以根据人或动物感染病毒后的不良症状来理解计算机病毒。同样,我们经常听到的“银河”、“扫把星”等等隐喻性的科学描述都是借用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外表、形状、颜色、运动方式等,使得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得以清楚地表述出来,并被人很快的理解和接受。隐喻的解释和描述功能使得科学这一高深莫测的事物从无形变为有形,从抽象变为具体,从复杂变为简单。
3.隐喻具有发明和发现功能。
隐喻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不但具有解释描述能,还可以帮助科学家发明和发现新事物,这是一种科学的想象。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家必须首先是诗人,富有想象力。科学家这种一个概念类比另一个概念的联想能力必须是超人的,在两个看来似乎互不相干的概念之间发现其内部相似性。比如,美国核物理学家盖尔曼在1963年给已知基本粒子组成部分的一种假想粒子“quark”(夸克)命名时,苦苦思索数月而不得其名,后来在阅读爱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