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子午流注应用场景

民间医学网笔录 国学文化太美 2021-08-27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01

子午流注应用场景

防止“病气过体”

1、练一个正宗的健身扶阳类的功法,比如八段锦,扶阳桩,内家拳什么的。关键是得坚持,而且如果条件许可,最好是日出时面东修练,当然,天冷延后到9—11点。

2、身体原本弱的,不要偷懒,调理的小汤方,每日当茶饮。

3、尽量减少与病患的直接接触时间,够四诊清楚就行了。

4、尽量避开病患浊气秽气疫气的出口至少前30—50公分。比前门口鼻,后门的魄门。特别是现在疫情期间,需特别防护。懂中医子午流注的,按子午流注预防

5、对不得不与顾客长时间接触的同道,比如理疗类,养生类,美容类等等。

晚上健身和夜跑合适吗?

晚上健身或夜跑,耗尽一天最后的阳气!

现在很多白领,平时每天上下班各种工作已经很辛苦,到了晚上,还专门找时间和健身房运动,直到大汗淋漓,认为这样才是健康的。

可是子午流注告诉我们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边保修,以利于入睡。所以,晚上不要剧烈运动,这和刚才说到洗澡洗头的理由是一样的。

早晨阳气升发,我们要顺应阳气升发,这时候运动是合适的;晚上阳气消退阴气增长,剧烈运动,扰乱人体正常运行,这样怎么才算健康?

道家按摩之开血门

人身体里的如河中的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当流到某一个部位时,人体的那个部位因受到了损伤,气血被阻碍不能流通,并使全身受其牵制,人就有疾病症状。若能开其门户,使气血流行,则筋脉自舒,其病自消。

医者可按子午流注法血流的运转时间,打开病者的血门。以右手拇指点肾经线路上的石关穴7次,任脉线路上的下脘穴7次,阴交穴7次,气海穴7次,关元穴7次,中极穴7次。然后以双手拇指点按肝经上的阴帘穴5次,脾经上的血海穴5次,胃经上的足三里穴9次,肾经上的涌泉穴9次,然后在所点的各穴位上以轻手法拍击各12次,使所闭穴受到震荡,慢慢开放,所阻滞之气血将缓缓通过,得以恢复运行

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

经脉子午流注

一日之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十二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所以按着经脉时间规律行对养生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经脉子午流注的奥秘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这就是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当轮到每一脏腑经脉当值时,其余经脉都会全力支持和修复当值的脏腑经脉,所以每天每个脏腑经脉都会得到一次良好的保养和修复时间。

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小肠,膀胱肾注,戊时包络三焦,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1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借子午流注而针灸

针灸看似易,用其难。灸者须以仁心修炼为仁医。以将帅气度,用兵如神,通达经络,辨证病理,于心定神闲之中,体会五运六气之变,借子午流注之兴衰,把握契机,以心为根,气行于指,借针入穴。此乃仁医“心灸之术”也。

《金针赋》和《标幽赋》对针刺手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元时代产生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法,其中以何若愚为代表,著有《流注指微论》、《流注指微赋》,并创立了“接气通经法”,即令患者呼吸不同次数来配合不同经脉长短和循行的速度。

他认为“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出针贵缓,急则多伤”,这一进出针方法,仍应用于临床。其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收载了多家针法,集诸家之大成。现代研究证明,不同的针刺对手法对血管运动、某些生化成分含量、对胃电、胃运动、皮肤电位等都有不同影响,如有人用自动博记法记录涌泉、足三里两穴的电位差,看到泻法较补法产生的电位差要快而大。

针灸和药物都要遵循时间规律

针灸:人体的经络循行无论十二经或奇经八脉都呈现着圆的循环。十二经络的循行,自肺经起始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又复传至肺,如是十二经分值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其分值时序歌括为: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都遵循上述时间规律。

在中医学中与时间医学关系最大的莫过于子午流注,其认为人体气血在各时间运行时,皆循一定的经络,因此针法必须在十二经气血运行规律及其在肘、膝以下六十五俞穴的疏注、开合规律下按时开穴。这些穴位不仅是经气出入、阴阳交会之处,也是运用时间医学穴位开阖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近年来,有人采用穴位电阻测定仪对十二经五输穴皮肤电阻连续12小时跟踪测定,认为十二经脉气血在十二时辰中有盛时和衰时,并与十二经气血流注有着基本一致的昼夜节律。

中医特别讲究四时、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十二时辰。一天之中有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即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称为子时,依次排列到亥时。这和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医当中有一个针法叫“子午流注”,把12个时辰和人体的五脏六腑对应起来。比如说一个病人他每天晚上23点就开始发烧,晚23点属于子时,子时和人体脏腑中的胆相对应。中医说:“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凌晨3-5点寅时归肺,到了卯时5-7点归大肠,依次类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