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北京西直门外,田野中矗立着古塔,孩子们在河沟里摸鱼
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早在元朝时期就已经是北京的重要通行关口。在明清两代,西直门是玉泉山往皇宫送水的必经之地,因此又有“水门”之称。
本组图片呈现的是1938年9月西直门外的原始影像,当时,那里的很多地方还都种植着大片的庄稼。
北京农事试验场
即今天的北京动物园。清末时期在在原乐善园、继园(又称“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所建,其目的是为学习西方先进的农业经验,“开通风气,振兴农业”。图中清晰可见门口挂着“乐善公园”的牌子。
喷水铜狮吼
这座铜狮吼位于畅观楼之前南熏桥的桥南东侧,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1908年5月),在南熏桥西侧还有一座铜犼,均能以口喷水,今日保存完好。
植物园
农事试验场的植物园内,除了有一些奇花异草,还种植的普通的蔬菜和庄稼。图为一名戴着竹编遮阳帽的农夫正在植物园内整理白菜地。
广阔的田野
一片广阔的庄稼地,一名农夫正在田间锄草。远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近景是两只体型硕大的丝瓜,一派优美静谧的田园风光。
翻秧
一名农夫正在红薯地里翻秧作业。因为红薯叶生长太密,遮挡阳光透不进来,必须翻一下,有助于里面红薯的生长。
西直门外大道
这是一条西直门外城墙下的道路,路边绿树成荫,遮挡住了高大的西城墙。大路上有零星的行人和拉着秸秆的苦力。
拉车的父子
蓝天白云之下,一对父子正拉着板车行走在土路上。板车是旧时一种主要的人力运输工具,图中的板车已经使用上了胶皮轮子,比起过去的木头轮子要轻便得多。
劳碌的农夫
两名男子正相互配合着耕种,一名赶着牲口,一名扶着犁子。能使用畜力耕地说明他们是比较富裕的人家,大多数贫困人家只能靠人力拉动犁子。
灌溉设施
汲水的水井位于树荫之下,最初开挖时,就已考虑到夏日灌溉可以凉快一些,在水井旁边,砌有输水的石槽 ,远处可见一座砖塔。
原野塔影
在当时的西直门之外,有许多座造型各异的宝塔。图中的砖塔就是其中一座,体态修长,突兀矗立。
藏传佛塔
原野中的覆钵式藏传佛教佛塔。参照前方扛着锄头经过的农夫,可知其体量之大。
白塔庵塔
白塔庵塔位于今西三环北路紫竹桥东南侧中国画研究院内。传说明建文帝曾逃于此地避难,后此塔被附会为建文帝的衣钵塔。
佛塔群
田野中的藏传佛塔群,旁边堆放着许多麦秸垛。藏传佛教在北京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元四年(1267年),国师八思巴随忽必烈来到北京,藏传佛教随之传入。至元七年(1270年),大护国仁王寺和西镇国寺开建,这是在北京地区最早创建的藏传佛教寺院。
捕鱼捉虾
孩子的快乐来源总是非常简单,地头的一条水沟就可以成为他们欢乐的天堂。无论是在沟里捉鱼的还是在岸上观望,都是一段愉快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