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的人们》(《与过去对话》之十一)

刘家的人们

文/刘婷

前几日下乡走访,走在乡间小路,倍感有趣。不少人知道我是从南京来的,却不太了解,我生活的地方并非大家所熟知的繁华南京城区一般,她只是南京最南边的一个小县城,她叫溧水,而那里,也有许多小乡镇,我就出生在其中的一个小乡村。只是,五岁以后就随着父母搬到了县城,上学后,只有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时才有时间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现在离家更远,去的机会便更少了。
    老家爱景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山脚,这座山可不普通,它可是全亚洲最大的锶矿山,村里大多数人都靠这座山生活,在这座山间劳作,爷爷奶奶是最普通的农家人,几十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不记得听谁说过,爷爷小时候帮地主家做事,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因为聪明,自学了读书写字和算术,还精通各种手艺。印象中,家里的扫帚、竹篮之类的物件都是爷爷亲手采料编制的。奶奶比爷爷小九岁,据说那时候奶奶是爷爷家的童养媳,所以他们很小相识。奶奶不识字,凭着生活经验基本算术尚能应付。从我有印象时,爷爷奶奶家就在村子里开起了全村唯一一家小店,那时候条件有限,除了偶尔有货郎担到村里叫卖,其他生活必需品都是小店里供应。

爷爷、奶奶和我

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我的父亲是家中长子。记不得听谁说过,其实原本在父亲的前头,他们还有一个大女儿,只是长到多大的时候因为什么事夭折了。因为我太小,对于这些事记忆已模糊,只是爷爷奶奶从未再提起过,约莫这是他们两位老人心中的痛,就连父亲也从不允许我问。在农村,三个儿子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但在那个年代,三个男孩更是家里沉重的负担,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家五口是如何熬过那艰苦的岁月,又是什么样的肩膀能顶起这样的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几十年从未穿过什么像样的衣服。奶奶总说,穿那么好干什么,一下地干活都弄脏了。是的,那个年代的女人没办法秀气,一副大男人的粗糙形象,却辛苦拉扯着三个儿子长大成人。
    对于他们的三个儿子,我对有关父亲的许多事深谙不已。父亲遗传了爷爷的聪明,从小成绩特别好,尤其是数理方面。老师也非常喜欢他,从小学到高中,父亲永远是学校成绩第一。母亲曾开玩笑说,高中老师早就相好父亲,等父亲考上大学就把他当女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能感受到老师对父亲的信任和喜爱。考大学这件事,是父亲心中永远的遗憾,因为那个时候乡镇的学校没有英语老师,父亲用四门的成绩去跟城里学五门的人拼,却也只比高考分数线差几分。一年、两年、三年,这几分真的不是父亲能努力达到的。这三年,父亲所在的学校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因为第一名是父亲,他从来没学过英语。第四年,父亲的同学叫他去城里大学校再补习一年,面对昂贵的学费,父亲选择了放弃,因为他已经找好了工作单位,就在小镇上的一家小厂。不用花家里的钱,还可以赚些钱贴补家用,爷爷奶奶会轻松一点。父亲的同学为他感到惋惜,最喜欢他的老师也一而再再而三劝说父亲,但最终,父亲没有去。那些补习的同学最终都考上了大学。父亲从未说过对当年所做的选择是否后悔,只是在我高三时,偷偷流着泪对母亲说,他未能实现的大学梦,得靠我实现了。或许,上帝在给人关上门的同时,真的会留一扇窗,就在那个小厂里,父亲遇到了母亲。
    说来也奇怪,爷爷奶奶家的三个儿子结婚后,每家各生了一个女儿。面对村里一家一家的孙子的出生,奶奶可急坏了。先去跟母亲做思想工作,再生个男孩,看好久没什么效果,又去说服二儿媳再生个男孩,眼看着无果,只好又去说服三儿媳。但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正抓得紧,到头来没有劝得动一个儿媳。时间一长,也倒放弃了“抱孙子“的年头。奶奶想要个孙子是真,但从未亏待过我和妹妹们,尤其是我和三妹都是奶奶一手拉扯大,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们三个吃。一到过年,奶奶就感慨这样的人员配置最好,年三十的中午,四个女人一起动手张罗饭菜,四个大老爷们筹备敬祖宗的一切工作。到了三十晚,早早吃过年夜饭,爷爷带着三个儿子凑一桌,奶奶带着三个儿媳妇凑一桌,两桌麻将正正好。我们三个姐妹就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守岁。一大家子聚到一块儿,那才是过年。

三姊妹

这些年,除了我家早早的从农村搬到城里,大叔叔和二叔叔家还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同生活,几家的房子都盖在一起,和睦相处许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妹妹们都嫁到了外地,平日里奶奶面前冷清不少。但一到过年,我们三姐妹带着老公孩子回到老家,一下子人口就多了许多。四个女人们还是像当年一样张罗着晚饭,给老祖宗磕头的人已经延续到我们的下一代。说来有趣,爷爷奶奶生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各生一个女儿,现在我和二妹妹又各生了一个儿子,小妹妹年后也要生宝宝了,不知道会不会是个男孩,我们不重男轻女,但倒希望是个男孩,那样再介绍起来便有趣多了。
    我和妹妹们不经常回老家,每次回家,奶奶就笑得眯起了眼睛,骄傲的描述她每次跟村里女人们聊天时的情景,她说她的三个孙女一起走出去,全村找不到比三个孙女漂亮的,经过哪家哪家都要出来看看她的三个孙女。其实我们三个都知道,奶奶说的话有点大了,但至少,我们成了奶奶的骄傲,也证明没有孙子照样能光宗耀祖。每次奶奶说完,我们都笑了,不知是心虚,或是欣慰。后来,我们决定,三姐妹一起去拍照,好让奶奶下次再炫耀的时候,能拿出点证据来,让大伙都知道,她说的是事实。奶奶过生日时,三姐妹分工给她买了戒指、项链、耳环。奶奶说,等她以后走了再还给我们,其实,我们只希望,爷爷奶奶开心就好。我们小的时候,他们照顾我们,现在我们大了,反过来照顾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
    认识我的朋友会觉得我善良,因为我的家族教会我的就是善良。

25年后的三姊妹(最前为本文作者)

(0)

相关推荐

  • 小说||妈

    妈 儿子4周岁生日,还不会开口讲话.爷爷拿个红包,逗道:"叫爷爷":奶奶摇着拔浪鼓,柔唤:"叫奶奶":爸爸握着玩具手枪,吆喝:"叫爸爸".只 ...

  • 华州瓜坡的传奇人物——刘家沟人李忠信

    邮箱:3125136050@qq.com 编者语(杏林溪语):2021年10月25日,华州瓜坡镇刘家沟安葬了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李忠信老先生.我参加了老先生的告别仪式,仪式上老人家的二儿媳宣读了一 ...

  • 打工的父亲

      打工的父亲 邓辉 我说的这位父亲,今年有76岁,农民出身,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儿子当了爸爸,孙子长大成人,他当爷爷好多年了.姑娘当了妈妈,外孙上了中学,姑娘每天去工厂上班. 他还是一个父亲.大儿 ...

  • 冬日的温情

    与孙子分别整整一周了,又到双休日,遂开启新年的首次"探亲之旅",也是新年的第一次合家团聚. 已入三九,早晨的气温零下10度,尽管没风却寒气袭人.为了赶上仅此的一趟进城班车,不到6点 ...

  • 因亡夫获得巨额赔偿,前妻现身找婆婆抢孙子!

    三年前,儿子和儿媳离婚,双方有两个子女,孙子的抚养权归儿子,孙女的抚养权归儿媳.但实际上,前儿媳并没有对孩子实际抚养,两个子女一直都在婆家生活,由爷爷奶奶抚养. 虽然生活辛苦,但祖孙亲情融洽,过的也很 ...

  • 人到晚年,为什么有些老年人选择去养老院,也不和儿女住?答案泪目

    口是心非的方式,却是最深沉的爱意.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里,总有"养儿防老"这样的说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这样陈旧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两代人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模式. ...

  • 爷爷,你是爸爸吗?

    安陆水易居,汇聚好文章.人人可发表,只要是原创.何不试一试?佳作共欣赏.点击标题下蓝字"安陆水易居"关注.投稿微信syj620325.QQ335831346. 爷爷,你是爸爸吗? ...

  • 追根溯源怀念父亲

    追根溯源.  缅怀我的父亲                             ---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冬去春来.岁月无声,当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十九(公元2021年1月2日)悄然 ...

  • 小区里的故事

    本文作者:李云彪 1 孙子一岁了,媳妇吵着要上班,儿子打来好几次电话,让栗大妈进城哄孙子.栗大妈没有选择,丢下老汉一个儿在家种地,来了儿子家.每天除了做饭就是带孩子玩,和小区奶奶姥姥妈妈们一起,领着孙 ...

  • 朱冬梅 | 有一种爱叫隔辈亲(二)

    小宝的奶奶 这天下午,我带着小孙子在小广场上玩.在一起的还有六七个带孙子的老人.不大会儿,我们看到小宝奶奶出来了,默不做声一个人静悄悄地坐在长椅上."出来了大姐,咋没带小宝".我很 ...

  • 殷万库 | 心头的爱

    心头的爱 夏日的夜静的很深,村上人似乎都在梦乡中缓解一天的劳累之苦,唯独我和妻在困乏中睁一会儿眼闭一阵目.翻来复去的,不是枕头摁耳朵就是胳膊掖下出汗粘液沾的不行,觉得夜漫长.平时每晚洗漱完毕,十点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