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到清,甲胄如何演变,故宫收藏努尔哈赤祖孙三代铠甲给出答案

说到清朝甲胄,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八旗军的各色衣甲,色彩斑斓极具辨识性。八旗的甲胄也是承袭的明军甲胄并逐渐加以改进。

由于火器使用的普及,从明到清,传统甲胄从铁甲到布面甲到棉甲进行演变,以更好应对战场的变化。

从观赏性上来说,威风凛凛的传统铁甲显然强于略显臃肿的棉甲,但从防护性上来说,棉甲抵御铅子伤害的能力强于铁甲。从铁甲到棉甲,明清之际的甲胄有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从保留下来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三代人的甲胄上可以看得很明显。

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三幅甲胄,上面标明了所有人,分别是清朝太祖、太宗和世祖,正是努尔哈赤到福临三代人。

纵观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三代甲胄,呈现出一个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

首先是铠甲部分,努尔哈赤的是“ 红闪缎面甲褂一件,大袖二件,遮窝二件”

这种对襟长袍式甲褂、铁臂膊的形式与明武宗《出警图》中所绘铠甲如出一辙,但是如果对这种明式铠甲究其渊源,则又是源自更早时候的元代蒙古式长对襟和铁臂膊,所以说它是蒙古式也许更准确。

皇太极的铠甲有“ 绣蓝缎面甲褂一件,大荷包一件,小荷包一件,遮窝二件,大袖二件,明裙一件 ”,从太祖到太宗铠甲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由上下一体的对襟长袍形式,改为上下分身的甲褂和明裙,另外增加了大、小荷包。

这种上下分身的甲褂、明裙和大、小荷包形式,更利于骑马和弯弓射箭,佩于身体左侧的小荷包就是为了防止弓袋对身体的摩擦而设置。清太宗的这种上下分身的甲褂、明裙成为有清一代铠甲的基本形式,不过此时的大袖仍保留为元明时期的铁臂膊形式。

福临的铠甲在形式上已经完全具备了清代铠甲的要素,有“甲褂一件,大荷包二件,遮窝二件,护肩二件、嵌珊瑚假珠石,明裙一件,明袖二件,嵌珊瑚假珠石护心镜一个 ”,在甲褂、明裙、荷包、遮窝之外,更增加了护肩二件、明袖二件、嵌珊瑚假珠石护心镜一个。

护肩和明袖是顺治帝对铠甲进行的最重要改革,护肩应取自宋代大铠的披膊,将大袖改为明袖,与护肩相配,在更好地保护人体的同时又方便行动,非常合乎人体结构和运动模式。佩于胸部正中的“ 护心镜 ”出现于明朝,也为清朝所继承。

胄,即头盔,又称兜鍪。与铠甲相配用以保护人体的头部,多为金属或皮革制成。从努尔哈赤到福临的头盔来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都是“ 铁盔一顶,石青缎面盔衬帽一顶。金累丝盔璎一个,嵌蚌珠一颗、正珠十八颗、染貂皮二十 ”,材质、工艺和形式均同,只有护项、护耳、护颈部分所用材料稍有不同。

头盔垂搭的护项、护耳、护颈的用材一般与甲褂保持一致,清太祖为红闪缎面,清太宗为绣蓝缎面。顺治头盔较之父亲和爷爷装饰得更加华丽,为“嵌珊瑚珠石铜镀金铁盔 ”。头盔上的这种额前伸出帽檐形式,最早约出现在东汉魏晋时代,因造型很像后世的蒙胄,日本学者将其命为“蒙古钵胄”。

明朝头盔样式繁多,蒙古式钵胄只是其中的一种,清代满族统治者独取这种蒙古式钵胄作为清代头盔的标准样式,即是清朝统治者民族认同思想在武备服饰上的体现。

从明到清,冷热兵器逐渐过渡,甲胄也逐渐完成了它漫长的历史使命,最终被制服所代替。

小院之观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主要交流历史、时事、军事方面的内容。
63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