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栋丨人生何处是禅关

放下车,沿着缓坡慢上、树影斑驳的千佛山路人行道南行700米即到千佛山北大门,30元的门票为我推开了那道从未涉足过的山门。

进门转身之间,嘈杂的车流被挡在门外,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幽静、舒缓、祥和的氛围。今天不是周末,游人零散,大多是老年人,悠闲自乐。稀疏而参天的古树之间是青石铺就的开阔空地,青石板上那一抹抹乌黑油亮、光润圆滑的磨痕正是无数游人从远古走到今天磨砺而成的沧桑印记,也是千佛山历久弥新的佛道文化之魅力所在。通道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石塑。有的宴坐悠闲,有的趺坐庄重;有的笑容可掬,有的威猛轩昂;有的探手举钵,有的伏兽降魔。虽形态各异,但佛韵皆通,慈悲满怀。十八罗汉俱为佛陀得道弟子,受佛陀吩咐不入涅槃,住世度生,守护佛门净地,身示皈依之法门,他们既是佛陀的度生使者,也是觉悟的人间圣贤。透过星疏的枝叶缝隙,晨曦无声地洒在沉思罗汉身上,金黄点点,犹如袈裟披身,增添了一份华丽、威严与祥和。那位掏耳罗汉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在警醒世人要保持耳根清净,不要听淫邪之音,不要探听别人隐秘……

景点的超市里正播放着佛家梵乐,曲调舒缓,钟声清脆,空灵悦耳,令我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地趋于沉静,脚步也在不经意间慢慢地放缓。

蓦然间,有一巨大的卧佛石像映入眼帘。虽然数次见过家乡的卧佛山,但总觉得是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游客而刻意炒作。今天是第一次遇见真正的卧佛像,不免有些诧异和不解。从小见过的佛像都是莲花坐姿或站姿,咋还会有卧佛像呢?走近卧佛旁的说明牌,扫描二维码,收听讲解后得知,卧佛只见于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像。释迦牟尼佛东西横卧,身长10米,穿通户大衣,胸前饰有寓意“祥瑞”的“卍”(读作万)字。释迦佛双目微睁,涅槃之际,正慧观六道轮回之中的世间万象。有几位中年男女正焚香叩拜佛祖,佛香袅袅,虔诚至恭。我虽然不是佛家弟子,但是在这善男信女的如仪大礼中,能分明感受到佛祖的慈悲威严与菩提大爱,犹如春风般吹荡着我心灵的尘埃,又犹如甘霖般滋润出一片宁静的绿意。在佛祖面前,卑微感和敬意油然而生。

卧佛东边有一醒目的路标,乍一看像残垣断壁般的土坯,仔细一看原来是土黄色石块垒成的方形石柱,篆书“万佛洞”,石柱上刻着许多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佛像,颇具缅甸佛国的异域风格。距此不远可观摩著名的万佛洞,我想那里的景点一定不错。遗憾的是,万佛洞正在重修,暂停开放,我只好转悠他处。

上山的路渐渐变陡,也已变窄,约一庹宽,砌了护墙。山路如渠,游人如水,流淌了千年,濯磨着亿万世人的疲惫心灵,朗润着亘古青山的佛道风脉。两侧山林已护道成阴,不时有绿叶漫过护墙来摩挲我的脸,带给我难得的丝凉清爽。佛禅无处不在。山林中,古木参天,灌木葱翠,错落有致,却难觅一抹杂草,犹如佛院禅堂般井井有条、明净无芜。

行至山腰,山路突然陡峭,抬头见一片青翠竹林中显现一拱形大门,面向西,上书“兴国禅寺”,两侧刻有楹联: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这是清末秀才杨兆庆的作品,对联禅意深深,引人遐思,给迷途中的万千世人拨亮了一盏心灯,也形象地写出了这座千年古刹经世不衰的庄严隆盛。

门外崖壁上刻有清静道人作于1893年的“弥陀普救慈竹图”,清秀飘逸,竹叶丰茂,根茎修长,颇为传神。并附有小诗:

清竹有趣,

奥妙无穷。

枝叶长春,

根本虚中。

清竹亦有道,正是那根茎的虚心,才滋养了枝头的浓浓长青。万道同宗,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清秀卓荦、名满天下的士子,也必定是一位虚怀若谷的谦谦君子。

这一禅一道,一诗一联,在兴国禅寺的门外交相辉映。

据载,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原名千佛寺。唐贞观年间重修,改名兴国禅寺。后历经沧桑,明成化五年由德王府内官苏贤牵头出资重修。其依山而建,峭壁为墙,布局紧凑,如四合庭院,殿堂众多。庭院正中间是大雄宝殿,其楹联题刻:

千山千佛佛佛道同开觉路

万世万代代代相传印心灯

还有一个殿堂引起了我的好奇,从未见过,是大雄宝殿对面的韦驭菩萨殿,其门匾题书“万行庄严”,楹联题刻:

现将军身群魔降伏阎浮泰

化如来使正法护持圣教隆

韦驮菩萨通体镀金,身穿盔甲,佩宝剑,目视前方,玉树临风,威仪凛凛。据载,韦驮原来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皈依佛门。释迦牟尼佛涅槃时,有一对佛牙舍利被捷疾鬼偷走,韦驮奋起直追,疾步如飞,将佛牙舍利夺回。从此,他被称为护法菩萨,负责守护灵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

兴国禅寺院内南侧的峭壁有众多摩崖造像。据说这是隋文帝为纪念逝去的母亲,命人在历山崖壁上雕琢了众多佛像供后人瞻仰。(注:历山,上古时代曾有舜帝躬耕于此,故历山曾亦称舜耕山。)从此,历山改称千佛山。细观佛像,多为女像,慈眉善目,丰腴圆润,看表情神韵皆似,亲切随和,多么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母亲啊!佛像原型是否就是隋文帝的母亲呢?我想,一定是。那位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的帝王虽策马天下,但仍不忘母恩,侍母如佛,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至诚至孝之心依然令人感动。

出兴国禅寺不远,走出树阴,就来到千佛山山顶。这里山风呼呼,鸟鸣啾啾,视线开阔,整个泉城尽在眼底云烟之处。大明湖、趵突泉皆隐身于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之间,就连远处的黄河也不见丝毫踪影。南边是崇山峻岭,山下的旅游路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条小河,蜿蜒曲折流向东方。此时的心情彻底放松,思绪完全停顿,山下城市里的喧嚣熙攘、名利羁绊皆化为空旷的虚无,眼前的一切能让人彻底放弃世俗的烦恼,让人尽情享受那难得的呆萌与童真。

一个来电,把我从空蒙拉回到现实。匆匆下山,要重回喧嚣。

下行至“云径禅关”处,传来一阵歌声。原来是一位看上去约六十来岁的老头正在与几位年龄与他相仿的老太太合唱《我的快乐就是想你》,伴着欢快的表情和舒展的舞姿,老人们唱得朗朗上口,就像孩子一样的纯真快乐。后来,老太太与老头挥手告别,原来他们彼此是素不相识的过客。老头拿着无线话筒边挥手边唱到:你是我的宝贝不让你委屈,你是我的最爱无人能代替……

歌声已远去,老人们的童真却久久地萦绕在心头。

人生何处是禅关?

是不是就在那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心灵深处呢?

作 者 简 介

冯子栋,山东蒙阴人,现在临沂市农商银行工作。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哪些舍利子值得我们去收藏!

    关于舍利子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第 一个说法就是饮食习惯.我们都知道,僧人长期素食,因此摄入了大量的矿物质跟纤维素,最终以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不过,这种说法被很多人质疑,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僧人之 ...

  • 40亿打造南京牛首山佛顶宫,供奉佛顶舍利,一年却只能见七次?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因东西两座山峰形同牛首而得名.相传文殊菩萨曾领一万菩萨冬居于此,所以牛首山也是南京的佛教名山.现如今牛首山以供奉全世界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而闻名海内外,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牛首山佛顶 ...

  • 中台禅寺,一座颠覆三观的佛家禅院

    离开日月潭,车过埔里镇没多久,老远就看见群山之中有一座金碧辉煌.明丽夺目的大厦,那就是中台禅寺.中台禅寺是惟觉老和尚率众僧侣耗资51亿新台币,历时7年建造的. 我感觉中台禅寺不象一座寺庙,它没有传统寺 ...

  • 济南“千佛山”是怎么来的?有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

    作为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以它厚重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加上那苍松翠柏,峻岭小峰,更为千佛山增色不少. 唐人刘禹锡曾有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千佛山更是如此,作为泰山余脉,千佛 ...

  • 济南-千佛山公园

    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区南部,这里是泰山的余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在隋开皇年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这里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平面图 北门是千佛山的标志性建筑 ...

  • 话说千佛山

    千佛山与大明湖.趵突泉并列为济南的三大名胜,那么,千佛山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千佛山古时称为"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此也叫舜山或舜耕山. 据史料记载:隋朝 ...

  • 冯子栋丨留住欢喜(散文)

    我这人平时没其他爱好,就是喜欢书.这不,昨天下午在鸿儒图书市场发现了一套好书--<儿童文学光荣榜>,书中名家荟萃,选编的都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儿童文学的精品佳作.毋庸置疑,这是孩子们的&q ...

  • 冯子栋丨我的言传身教(散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是一个人的脾性.品德从幼年时期就已基本形成,从而也说明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未来的活水之源,对孩子的一生有根本性的深远影响. 作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留意通 ...

  • 冯子栋丨父亲的书箱,儿时的画册(散文)

    前不久,市新华书店给我发了个奖,叫"卓越会员奖".不瞒您说,这个奖是花钱"买"来的. 我喜欢书店舒缓安静的气息,喜欢书店清新雅逸的书香.她那里有精神的高山.大海 ...

  • 冯子栋丨中山寺,阅尽千年沧桑(行走散文)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蒙阴县坦埠镇,地处沂蒙山区腹地.这儿的山不算高,约三五百米,山如民风,谦和平缓,山坡上的层层梯田如风吹湖水荡起的圈圈涟漪,向山下缓缓地扩散.村子都依山而建,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山脚.沟旁. ...

  • 冯子栋丨儿童节的礼物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浩然: ...

  • 冯子栋丨登小山记

    我这次出差,住的宾馆地处城市南外环,南面一路之隔是座小山,不高,估计有二百来米.满山的青葱翠绿,令我心向往之. 吃过早饭,只身独往. 马路上车来车往,刷刷刷刷,如潮汐般激荡出股股凉风.我足足等了五分钟 ...

  • 冯子栋丨老宅里的回忆

    在老家有一座老宅,是我们和爷爷奶奶共同居住过的地方.院子方方正正,三间堂屋,三间东屋.爷爷奶奶住堂屋,我们住两间东屋,南面隔壁是锅屋.一九八四年,我和弟弟随父母从这儿搬到了村东头的新宅子.自奶奶爷爷相 ...

  • 冯子栋丨萍水相逢

    周六晌午,开车带上五岁的儿子回老家. 到了半路,孩子开始哼哼唧唧,一会儿说恶心想吐,一会儿说肚子饿了,一会儿说要撒尿. 正好,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个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院子里有一幢城垛式的小楼,楼中间有一 ...

  • 冯子栋丨文章结集有感

    今天我收到了北京张栓固老师寄来的四十五本<行参菩提--2017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二强>,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著名作家贾国勇先生主编并亲自作序,书中收录了包括我在内的二十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