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怀念儿时的中秋节/方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快到了,现在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过中秋节,那才是真正的过节,四处洋溢着美好的节日气息和氛围。
记得每到临近中秋节前半个月左右,农村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每家都忙着饦馍馍(西北地区的方言,用慢火烙制而成的一种圆饼)。根据锅的大小,饼的大小各有不同。姥爷和姥姥所在的村庄饦馍馍是用那种大小与汽车轮胎相仿的平底锅,先是将锅悬空,然后在锅底下架起一堆柴火烙制而成的。和面时大人们还会在饼上用工具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饦出来的馍馍呈金黄色(和面时在面粉里添加了南瓜,西北人俗称葫芦)看上去又大又圆,寓意也很美好,象征一家人在中秋节团团圆圆,显得特别喜庆,馍馍看起来好看,吃起来当然也是香柔可口,可谓是色香味俱佳。
最让我和小伙伴们感到开心和兴奋的是大人们制作的另一种馍馍,它的制作方法基本和蒸馒头差不多,就是用白面蒸制而成。唯一不同的是,大人们竟然把司空见惯的白面和好之后制作成了各种形象的小动物,我印象最深的有“小刺猬“、“小兔子”。慢工出细活,那些“小家伙儿”经过大人们的精心雕琢看上去各个栩栩如生,有鼻子有眼的,你看着它们,仿佛它们也用红豆镶嵌而成的乌溜溜的“小眼睛”在与你对视一般,可爱极了。不用花钱买门票去动物园,你就能身临其境一饱眼福,看着一大堆可爱的“小动物”与你为伴。可爱的“小动物”成型了,然后再在它们的额头上用胭脂红点个圆圆的红点,在背上画些花纹,经过这一番精心的“装扮”这些“小家伙儿”看上去就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了。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儿”被蒸熟出锅后,我和小伙伴们都乐滋滋的每人拿一个在手里要好好的把玩一番,看着它们可爱的样子,我和小伙伴们还不忍心吃哩。等着看够了、玩够了才一口一口的慢慢地把它们吃掉……晚上兴奋得睡不着,钻在被窝里还要抱个“小刺猬”或者“小兔子”陪着自己慢慢进入梦乡。第二天清晨醒了之后,感觉肚腹空空,“小家伙儿”自然也就成了盘中餐。
虽然这种制作“小动物”馍馍的手法谈不上有多么高超的技艺和难度,但也是要很认真地花费一番工夫的。这也恰恰体现了朴实善良的农村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劳动时对细节的追求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这才叫做有“情调”。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那天,在姥爷和姥姥的院子里,大人们就会用供桌摆满了馍馍、月饼和各种水果,有西瓜、葡萄、大枣,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可爱的“小刺猬”和“小兔子”了。用大人的话说叫做“献月亮”。
抬头仰望夜空中那又大又圆清高孤傲的月亮,我就忍不住用手指着月亮问姥姥,月亮里面有什么?姥姥看到我用手指着月亮显得煞有介事的责备我说:“不能用手指月亮。”听到姥姥的警告,我就马上缩回了指着月亮的手指,很是好奇地问姥姥为什么不能用手指月亮呢?姥姥又和颜悦色的告诉我说:“月亮里面住着嫦娥,嫦娥是神仙,凡人是不能用手指的,你这是不敬神,嫦娥看到了会不高兴的,她一不高兴你就见不到姥姥和姥爷喽。”我懵懵懂懂的听着姥姥的话,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的第一个神话传说了。我饶有兴致的还要缠着姥姥给我再接着讲嫦娥的故事,姥姥说她也只知道月亮里有嫦娥,嫦娥是神仙,你不能用手指着月亮,再多的就不知道了。后来才知道了嫦娥传说的完整版,嫦娥是偷吃了后裔的仙丹,飘飘然升天而去,离开了后裔独自一个人居住在广寒宫里,尝尽了孤独的滋味,悔不当初。也许是无聊寂寞之余找了一只小白兔给自己做伴,大家都叫它玉兔。当然了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罢了。在中秋节时,用这样的神话故事讲给小孩子听,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和美好的记忆。
如今每到中秋节,过节的气氛似乎也不如以前那样有滋有味了,超市的货架上充斥各种琳琅满目、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月饼。很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品尝过农村那香甜可口金黄色的饦馍馍,也没有再见到过那些可爱的“小兔子”和“小刺猬”了。
怀念儿时的中秋。
作 者 简 介
方帅,宁夏银川人,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爱好文史,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文字发现和记录生活的点滴。在贵州日报社《纪念贵州建省600周年》征文大赛获优秀奖。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行参菩提·“那年中秋”散文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