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锋丨走进黑土地(散文)
盛夏之际,约好友二三,暂别流火的中原,我们一路北上,直达黑龙江。一来纳凉避暑,二来想领略北国旖旎的风光。
在哈尔滨作短暂停留之后,我们即乘车从冰城出发,经绥化、过海伦和北安市、驶向五大连池。人在车上坐,车在山中行,窗外小雨沥沥,心情神爽无比,满眼望去,膝盖高的大豆和齐腰深的玉米,碧绿茂盛,青翠欲滴,行行垅垅,泾渭分明,随山坡丘陵,蜿蜒远伸。友人们也都是第一次来大东北,看到这境况,都感叹不已,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地大物博和东北大粮仓吧。
车行大约40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据说是世界上第三大火山奇迹的五大连池著名风景区。听导游讲,风景区内共有14座火山遗址,喷发时间最早的三千多年,时间最近的400多年,属于太平洋西北地壳板块冲撞我国东北陆地而形成的活火山,2012年我国地质专家通过航空拍摄测算,占地大约67平方公里,2009年被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来到景区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在黑色火山岩石板上的“中国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标牌,引人瞩目。进得门来,霎时,豁然开朗,正值夏季,满眼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阵雨刚过,雨滴欲垂,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这就是原生态的森林公园。上得台阶,踏在木制的蜿蜒栈道上,脚下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偶尔闻得木香,感叹东北的好木材啊。
边听边走,欣喜地看到栈道两边的花花草草,肆意旺盛,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朵朵、一族族、一串串,鲜艳无比,煞是好看;成片成族的白桦林,相互拥抱,竞相挺拔钻天,瞪着大大小小的“眼睛”,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仿佛在告诉人们:我就是东北白—桦—树。
大约十几分钟后,我们走过了弯弯曲曲的栈道,天空突然明亮起来,绿色齐刷刷地成一线退去,展现在眼前的却是碧蓝的天空,耀眼的阳光,奔腾的云朵,然,脚下却是一望无际高低起伏、波涛汹涌、翻江倒海般褐色的火山岩浆形成的火山石海。黑色的岩浆喷发后,目无一切,所到之处,任性肆虐,寸草不生,万物一律毁灭殆尽,黑黑的岩浆流经不同的地势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火山岩浆遗址,它们有的像石海,波浪滔天,一望无际;有的像石笋,高低粗细、造型别致;有的像海滩,波纹叠涌、层次分明;有的像化石,还有的呈树身状、棋盘状、放射状、瓦楞状、流水状、麻花状等等,五花八门,甚是惊奇,整个一个黑色的宝库,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也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置身这黑海之中,仿佛又闻到了一种被烈火燃烧过大地万物的焦糊味。
所谓五大连池,即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将附近的一些山丘地势堆积隔离形成的水域或水池,尤其从空中俯视,恰好像五个串联起来的镜子,被世人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五大连池”。
由于“五大连池”占地面积比较大,每个相距较远,因此,要想看完,就必须乘坐景区的观光车。我们在导游的引导下,先来到了较近的 黑龙潭火山口。下了观光车,导游说距离火山口只有1公里,很快就能上去。于是,我们就一同相伴而行,说着笑着,从黑龙潭火山口北侧开始爬山。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此话一点不假。一开始脚下生风,速度较快,然而,走着走着,速度慢了下来,20分钟后,抬头看看,仍然觉得在山脚下。于是,大家相互鼓劲,继续前行。沿着崎岖的上山小道,看着如织如醉的游人,我们一起努力着向上攀登。一路走来,黑黑的火山岩,生机荒芜,死气沉沉,略显寂寞。
一个多小时后,大家终于来到了黑龙潭的火山口上。放眼望去,偌大的火山口,成圆形状,深达100多米,内壁全部是黑色岩浆,经长年风刮雨淋,日曝风化,内壁上的岩浆成碎石块自然脱落,底部全是火山岩的碎石块,几乎少有植被。但火山口外围,却是草木丛生,生机盎然。站在火山口峭壁旁,若思若想,这些火山口当年在喷发时,该是怎样的景象啊,又该是多么的壮观啊!
稍事休息后,导游催着大家下山,并告诉我们,下山时走南面山麓。刚一下山,立马就感觉与北面山坡明显不一样,南面山麓到处是青山绿水,树木参天,苔藓青翠,空气清爽,透过五彩斑斓的枝叶,道道斜阳照射过来,雾气蒙蒙,恰如山间仙境。
看了黑色的火焰山,踏上东北大地,不能不说一下黑土地。因为,它也是我心中一个不解之谜。
上小学的时候,从语文课本上就学过,我国东北大地,草原辽阔,牛羊成群,土地肥沃,黑色如金,肥沃留油。此次来黑龙江,走过了一些地方、听了一些介绍,方知黑土地为什么这样“黑”。
我国的东北地区,西高东低,大兴安岭、长白山南北横跨,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水域纵横交错,由于东北地区多寒冷,积雪、冻土常年慢慢融化,丰富的冰水,滋蕴了大片的土地,使这里水量充沛、水域辽阔,加之,东北地区过去一直是蒙、滿少数民族统治地区,不种庄稼,只是放牧,所以,千百年来,这里肥水养肥草,肥草积肥料,慢慢地土地就变成了黑色的肥料地,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黑土地”了。下车细看,黑色的土壤,确有一股农家肥的气味(据当地人说,土壤中光氮肥含量就达到18%,其他有机肥不计其数,他们种地从来不施肥),农田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大豆、玉米,绿绿油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好似一派大丰收的景象,这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储备粮仓啊。
我不知道黑龙江的“黑”是否与黑土地、黑色火山岩浆有关,据说,黑龙江的“黑”,主要还是依黑龙江河而得名。
但一走进东北大地,不知何因何缘,总感觉还是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草原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些词语还是一下子就从脑子眼里 “蹦”了出来 ,总之,反正黑土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 者 简 介
陈锋,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项城市人,硕士学位,从军28年,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现任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曾在全国、省级等报纸、杂志、网络及新媒体发表文艺类作品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