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64.经渠(手太阴肺经)
今日要点提示:
- 经渠
- 五输穴治五脏六腑疾患
别名
无。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定位
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剪头所指红色处即桡骨茎突
桡骨茎突内侧,可触及桡动脉搏动,大概在我们寸口脉的关脉位置,针刺时避开桡动脉,稍偏外侧进针。
释义
经,径也,径直者为经。
渠,水所居也,即水渠。
穴当寸口,为肺经所行的经穴,是处为肺经经气经过的冲渠要道,因名经渠。
杨上善说:“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气,从井出已流注此。徐引而行,经谓十二经脉也。渠谓沟渠,谓十二经脉血气流注于此穴,故曰经渠也。”
经典论述
《针灸甲乙经·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经渠者:金也。在寸口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刺入三分,留三呼,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
《针灸甲乙经·针灸禁忌第一》
经渠禁不可灸。
《针灸甲乙经·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渠,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守经渠焉。
《针灸甲乙经·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
胸中彭彭然,甚则交两手两瞀,暴痹喘逆,刺经渠,及天府。
《百症赋》
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针灸大成·脏腑井荥输经合主治》
假令得浮脉,病人喘嗽,洒淅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痛,此肺病也。若心下满刺少商(井),身热刺鱼际(荥),体重节痛刺太渊(输),喘嗽寒热刺经渠(经),逆气而泄刺尺泽(合)。
《针灸大成·手太阴肺经》
经渠 寸口动脉陷中。肺脉所行为经金。针入二分,留三呼,禁灸,灸伤神明。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喉痹,掌中热,咳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暴痹喘促,心痛呕吐。
经渠 在寸口陷中,动脉应手。针二分,禁灸。
五输穴治五脏六腑疾患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之前我们讲过五输穴同经穴位的五行补泻,这次是五输穴在临床上运用的又一方法。
大家可以先记住这段话,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体会。
功效主治
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经穴,而“经主喘咳寒热”,所以,本穴可以治疗气喘、咳嗽、发热、畏寒,风寒风热均可。
本穴善能泻热开瘀、调理肺气。
主治:胸胀、暴痹、喘咳、气逆、胸背痛、咽喉肿痛、掌中热、郁热、汗不出、手腕痛等症。
预告
太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