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什么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如何学会知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甚爱必大费。河上公注:“甚爱色费精神,甚爱财遇祸患。所爱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废。”古代帝王贪色短命十分普遍,曹操打天下活到六十五岁,曹丕继位活到四十岁,曹睿只活到三十五岁,无节制的色欲是唯一原因

他们算是寿命长的,历史上二十几岁的皇帝非常多,可见贪色之害。世人爱财祸患无穷,劳经费神。财物不为社会作贡献,反而引起子孙争斗不已。

多藏必厚亡。河上公注:“生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生有攻劫之忧,死有掘冢探柩之患。”人活着时把财富藏在有人看守的仓库中,死了就藏入坟墓中。活着时担心被盗窃抢劫,死了担心被盗墓。人生的担忧实在太多了。这都是贪心引发的祸患

庄子在《胠箧》中说,富人把财富藏在箱子里,把箱子锁的牢牢的,结果大盗来了,连箱子一起搬走了。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九章),早就告诫财富带来的危害。好了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第三段经文: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河上公注:“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神不扰,故可长久。”真正的有福就是知足不知足则一生精神扰乱不宁,毫无幸福感,治国者不知足,贪得无厌,二者都会陷入危机,不可能长久。此段经文老子第一次提出“知足”的人生教理。知足的人生教理是对贪得无厌顽疾的对抗。知足成为《道德经》的一大教理,是不争思想的延续

经过《道德经》的传播,知足思想成为中国士大夫的人生格言,确实很多成功人士奉行知足的格言而度过美好的一生。世人的贪欲无止境,直到多时眼闭了。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之后,科学技术有了巨大发展,人们不再需要艰苦的体力劳动就能够丰衣足食,社会的思想在发生悄悄的变化,知足的思想得到了更多人的响应。

学会知足是人生幸福的必修课,海滩上可以看到无数知足的人士在晒太阳,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不再为财富的多少过分拼搏,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满足感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华人总是有比其他族群的财富焦虑,很少能够享受闲暇知足的生活。

长久是《道德经》主要思想之一。道家后期发展以追求长生不死为宗旨,希望通过炼丹来获得长生不死的仙丹,很多皇帝因为迷信这些仙丹而服药致死,唐太宗这样的英明的皇帝也死于服仙丹。这些道家后人显然没有理解老子“吾之大患在吾有身”的教理,妄想使易腐的肉身发生奇迹,这是对“长久”概念的误解

佛教思想完全放弃对肉身的贪爱,回到心性的本质,寻找心性的觉悟,证悟不生不灭的实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大宗师,创始人,只有深刻理解《道德经》,道家思想才配得上儒释道的尊荣,炼丹成仙的道家后世流派是不能代表道家思想的。

此章经文必须联系《道德经》的第九章、十二章、十三章、五十九章等章一起解读,并结合老子的主要思想,才能得到完整的意义。此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似乎是重视身体,轻视名声和财富这只是表面的意义。

老子说:“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若吾无身,无有何患?”(十三章),老子对身体视为大患,知道这个身体是一切欲望的根源。因此不能把此章解读为重身轻名轻利,而是像比较,让人放下名利,获得身心健康

庄子提出三外(外身、外物、外天下),首先就要外身,把身体看作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这是思想的巨大进步。最后把天地也要看成是外在的,只有自己的玄览觉照才是内在的把身体看成身外之物,名利更是身外之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