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知足之足、有生于无”两大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18知足之足。 老子号召世人知足,因为欲望正在摧毁欲望的信徒。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44章),进一步说:“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世人受欲望驱使,而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望,就发生争,这就是人类社会充满野蛮的根源

争(野蛮)与和(文明)是对立的,《道德经》一直探索争与和对立的起源。最深刻的原因是万物显形,显形导致分彼此,争就是彼此之间的争。如果没有显形,没有分彼此,争就不会发生。但欲望是争的直接原因。

世人不可能认识争(野蛮)的深刻原因,但可以认识直接原因。万物一直在变化,老子对化有深刻的论述:“天地之间,其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虚空中化出了万物,更内在的机理是“冲气以为和”。

庄子说得更清楚,尘垢秕糠可以化出尧舜,垃圾都可以化出圣人,这叫“腐朽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朽”(齐物论)。造化之功让人惊叹,人间能工巧匠自叹不如。圣人观化,把万物的变化当做一件艺术品,可以好好欣赏一番。

老子说:“化而欲作”(第37章),但化产生了副产品,就是欲望。欲望就是在变化中产生的,因为化而忘本了。化是妙,但化产生了我执就不妙了。我执就是固化,固化就是徼,有边际了,显形了,产生了彼此,欲望和争接踵而来。

化是一把双刃剑。圣人观化,世人也观化。圣人观化得妙,永不固化的化;世人观化得徼,化出我执,于是化出神奇就开心,化出腐朽就不开心。世人观化,结果观出化的反面-固化。妙遍满虚空,但我执也想遍满虚空,这就是不知足。

我执本来很渺小,怎么可能遍满虚空呢?我执不知道,只有妙才可以遍满虚空,要遍满虚空,只有放弃我执。于是老子说:“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37章),要把我执彻底击碎,碎为无名之朴,这样我执的无穷欲望也同时被击碎,又重新恢复了妙。

这是玄哲学的语言,世人听不懂,于是老子换了世人听得懂的语言:“祸莫大于不知足”,欲望是没有边际的,不可能得到满足(这是我执的本性决定的),不知足就要大祸临头。“罪莫大于可欲”,可欲(暗指色欲)是最大的犯罪。我执无限,欲望无限,放纵欲望等于谋杀自我,唯有知足的心才是无比珍贵。

真正让世人满足的是知足之足,知足的心才是真正的满足。没有知足的心,注定是大祸临头。在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物质泛滥的今天,老子的知足之足的教理是否更为重要呢?不知足的心将把我们带向何方呢?知足的心不仅对修道士有无比的价值,对任何职业都有价值。

修道士因为有知足的心而深入心灵深处,创造伟大的文化,科学家因为知足的心而创造伟大的科学发明,专业人士在知足的心保护下可以专心于自己的专业,与世无争的醉心于专业,工匠们在知足的心的保护下精益求精,传承一代代工匠宗师的行业秘技。

玄照妙心是无比珍贵的,有了玄照妙心,知足的心可以逐步培养出来,世人最后能真正体会“常足”的恬淡美妙人生。知足之足就是修一颗知足的心,获得常足的人生

除此之外没有办法获得常足的人生,即使万乘之主占有整个天下也不会有常足的人生。老子反复指出世人的贪心及其带来的可怕后果,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9章),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第12章)。

五色、五音、五味、畋猎都不会带来人生的满足,反而伤害了天然的视觉、听觉、味觉,使心发狂。北齐有个和士开本是栗特人,成为皇帝的玩伴,互称天人,他们的信条是“一天胜过一千年”,每天都疯狂的快乐,短短几年就崩溃了。

身体是大患的根本,大患来源于疯狂的欲望。老子说:“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第13章)只有玄照妙心才能超越身体,身体本来来自于虚空,故我执可破。

19 有生于无无的学说是无的觉醒,是《道德经》的不朽精华,魏晋时期玄哲学兴起,就是从对“无”的觉醒开始的。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这是奠定道的根本学说的理论基石。这可以称为哲人对无的觉醒。有是容易觉悟的,无是难以觉悟的。

在数学中,1-9的符号几千年以前就发现了,但0的符号是印度数学家于公元7世纪才正式提出来的,前后相距至少4000年。0代表无,人类智慧一直被0所困惑,不知如何表达0。只有印度修道士知道0是一个实体,因此应该像1-9一样给予一个符合,于是出现0这个符号,是无(空)的会意。

老子坚定的确信无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思想中不能缺少这个存在。数学没有0无法复杂运算,思想也是如此。确立了无的存在性,道的存在性才真正建立起来,道的根本学说才变得严肃起来。玄学本来是一种严肃深刻的学说,但被后人妖魔化了,因此应该恢复玄学的严肃性,同时用玄哲学来表达这种严肃的学说。

王弼深深契悟老子无的学说,获得无上甚深的真实境界,这是《道德经王弼注》的不朽价值,后人对老子《道德经》价值的认知也是因为王弼对老子无的学说的深刻阐发开始的。

当时的学术前辈裴徽向王弼提了一个艰难的问题:既然无是万物的来源,如此重要,圣人孔子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呢?而老子为什么“申申不已”呢?王弼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圣人深刻体会了无,但无无法比喻,所以不说。

老子“是有者也”,为了证明有的起源,所以不得不说那么多(无)。孔子是知者不言,对无的体会太深,以致不说。老子虽然体悟极深,但还是说了几句。老子为了证明无的存在性,共用了四个比喻。

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3章)。车的轮毂是中空的,因为中空,所以能够滚动而行走。日用的器皿是中空的,因为中空,所以能盛水盛物。

房子必须凿出门窗的空间,因为门窗是空无的,所以房子才有可以进出采光。物质和空间,实和虚的合理组合才有价值,这就证明无的存在性第四个比喻是造车的比喻,用来证明有生于无。老子说:“造舆于无舆”,制造车辆,工匠只是制造车轴、车轮、车档、车辐等零件,根本不造车,但最后一辆车就造出来了。

车的概念是真实的,但仔细观察,人看不到车,只看到车的零件。车的概念是无中生有的,这个比喻比前三个比喻更深刻。车虽然是无中生有,但车的概念并不是龟毛兔角一样的虚假概念,否认无的存在性,就应同时否定车的存在性。

老子无的学说就不可驳倒了。有了无的学说,整个宇宙万物、生命的来源都可以有全新的认识。引进了无的概念,这个宇宙更为真实。这就是“是有者也”的深刻内涵,一旦拒绝无的存在性,有的存在性就不真实了。

(0)

相关推荐

  • 道恒无名 化而欲作 不辱以静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 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恒无名 大道永恒,自然.无争:有功不居,有名不就,故而大道无名. ...

  • 如何理解道德经“复性、功遂身退”两大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20 复性思想 .复性思 ...

  • 如何理解道德经“玄同、玄通、缺”三大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接上篇"如何 ...

  • 我国古代两大思想流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它们的三个主要差异

    原创小播读书2019-05-17 20:19:17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来聊聊我国古代两大思想流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四位古代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四哲 ...

  • 美国两大思想阵营理论根源

    萧茗是资深媒体人,她在美国从事记者和电视制片人的生涯中,对美国社会的矛盾有深入的接触和思考.现实中的冲突来自于观念上的分歧,像自由.正义这些概念,就是人们经常在使用,却在不同人群那里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

  • 两大思想巨擘之比较:孔子Vs柏拉图

    人类文化轴心时代,丽天群星闪耀.   其中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和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   这两人分别是东西方历史上顶尖的思想家.教育家,引领着东西方文明发展 ...

  • 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46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却走马以粪,马儿不用来上战场,用于农业生产. 戎马生于郊,怀孕的马儿都被放上了战场,在郊外产崽. ...

  • 《道德经》46章:知足之足,常足矣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一部分: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万民安定,马自由自在的撒粪肥田 ...

  • 夜读道德经(连载25):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句话,我们都会说.但为什么知足这个"足"就能带来"常足",这其中的缘由,您想过吗? 很多人把这句话当做心灵鸡汤,那是因 ...

  • 《道德经》“知足之足”是什么?消费主义的时代如何真正的满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如何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