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桃李芬芳系列一)
文/贾玉琴
迄今为止,我只去过上海四次。每一次都感触良多。记得第一次去上海还是1996年。那次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买得起的东西看不上,看得上的东西买不起。
第二次是2010年,我们一家和朋友一家去参观上海世博会。世博园里,人山人海。看了什么都忘了,只记得顶着酷暑,到处绕圈排队。还记得那天中午孩子要吃韩国料理,当发现每一道菜都是天价时,一只脚已踏进饭店,当着朋友的面,硬着头皮迈进另一只脚。那顿饭吃了我们一个月工资,心疼肉麻。
第三次便是今天要写的,与几位学生团聚的幸福时刻,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第四次是应邀去参加陈年同学别具一格的教堂婚礼,亲自见证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没齿难忘的一次。
每每这种时候,我便会同他聊聊与同学相处之道;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身优缺点,我们要学会包容;教会他不仅要努力学习,身心愉悦同样重要。
敏而好学的他虚心地接受了我给他的一条条建议。不久,他完全地融入了集体,璀璨的笑容后来就一直挂在他的脸上,没再褪去。
“小陈总”,我喜欢这样称呼长大后的陈年,因为我感觉他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都像极了《欢乐颂》里的小包总,时而风流倜傥,时而儒雅谦卑,时而霸道总裁,时而无微不至……
他却不喜欢我这么称呼他。他觉得这样称呼显得生分,有距离感,因为他是我的学生。而且他说小包总帅气多金又专一,善良又包容,做人如水,做事如山,自己离小包总的形象相差甚远。但是,在我心里,成熟的他就是那样,他已经活成了我的骄傲。
2017年七月初,我和沙又漠应小弟邀请去斐济游玩一个月。小弟给我们订的机票是五号上午的飞机。因为我患有腰肌劳损及腰间盘突出等毛病,不适合久坐,所以我们计划三号上午从家里出发,在上海玩一天,四号晚入住浦东机场。这样行程不至于太累。
当小陈总在朋友圈看到我要经过上海的消息,他便第一时间联系了那里的孙毅同学及柏晓翀同学(大家平时都叫她小葱)。给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从我坐上去上海的大巴后,小陈总就一直和我保持着电话或微信联系。正如他所说,“从离开淮安的那刻起,就已经在旅途了”。
大巴因高速上有车祸堵车晚点三小时,他就在车站等我们三个小时。耽误了他半天的宝贵时间,我心里真的很愧疚。我想,就是自己的孩子,肯定也等不耐烦了。
可是,他却没有一点点不愉快的神色。这反而让我愈发过意不去。一见到我们,他赶紧接过我们手里的行李箱,还关切地询问我们是否又累又饿。这个年头,毫无怨言地肯为别人花半天的时间的青年,实属罕见!何况,他还有几个公司需要管理。
他开车带我们先去宾馆放下行李。车子经过繁华的市区,拐进一个幽静的院子。下车后,我们感到纳闷:这哪是宾馆?分明是一处园林或私家别墅!小桥、流水、睡莲、假山、鹅卵石小径、碧绿的草地,一簇簇竹林,还有一些正在盛开的花儿,白屋黑窗的大楼…“古典与现代交错、优雅与华丽并行!” 宛若世外桃源。果然,这里是依照苏州园林设计的贝轩大公馆。我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两只眼睛根本看不过来。先看外景?先看建筑?先看介绍?还是……小陈总笑着说,还是先看房间吧。我给你们细细讲解。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建于1934年的贝轩大公馆让我们领略了历史与现实融合的经典神韵。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富15代”贝聿铭先生跟着父亲曾居于贝轩,贝轩大公馆因此得名。
无论是酒店大堂陈列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古董,还是天花板闪烁着的光彩琉璃,还是第一部出现在上海民宅的电梯,都令人无限回味上海滩30年代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
大堂内的 “天龙”楼梯宛如一尊神龙从天而降,蜿蜒而下,气势磅礴,令我们惊掉下巴,叹为观止。小陈总为我们摄下精彩瞬间。我们的师生情谊与“天龙”楼梯被他定格成永恒。
贝轩大公馆共有25间客房,由原主人卧房改建,每一间都摆放了实木家具。窗帘扣做成盘扣式样,就连拖鞋都是绣花的丝绸面料。我们的房间是复式套房。楼下两间,一间是大理石浴室,四面墙壁均是锃亮的镜子,内有双人按摩琉璃浴缸及热带雨林喷头;另一间是客厅。楼上有个卫生间、化妆间和一个开放式卧室。细节配备尽显古朴优雅且别致。
我趁小陈总和沙又漠聊天之际,想去前台把宾馆的费用付了。谁知小陈总已提前支付,还不让人家告知我们具体价格。我一个劲地埋怨小陈总太破费太客气。在哪里都是住宿,何必乱花钱呢!这得花多少钱啊?!小陈总开心地答道:老师,你们配得上世间所有的美好!
虽然舍不得孩子花钱,心里还是美美的。美的是,我们受到了小陈总这么高档次的招待,况且,住在这如诗如画的公馆里,哪怕一分钟,这辈子也值了!给我们订这样的一个住处,这孩子也是极其用心了。
1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