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应重塑城市交通出行新蓝图
“十四五”应重塑城市交通出行新蓝图
余永佳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导致交通客流和物流量剧增,地面道路堵、车难行已演变为久治不愈的城市病。地铁备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建设“轨道上的城市”更是成了地方政府拉动内需的靓丽风景线,“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出租车+私家车+摩托(助动)车+自行车+步行”交通出行新模式正以强劲势头,风行一二线城市。
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思索以下两个问题:
此类交通出行模式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有无强大的生命力?
城市“路通、车畅、人安”的交通出行风景线在哪里?中国城市能否率先展现新亮点?
从中国国情来看:
我国虽疆域辽阔,但是有效面积却远低于美国,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城市化进程势头尤为迅猛。相形之下,事倍功半的交通治堵投入高、见效差,道路设施升级换代和功能更新迟缓滞后,故严重拖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后腿。
高投入的地铁等轨道交通只能疏堵,不能治堵。建设“轨道上的城市”,无法改变中国城市道路紧运行现状,更不能创造出交通畅行新奇迹。这已经被京沪穗深等城市的交通排堵保畅实践所证实。
城市道路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其特征是结构开放、平面交叉、人车混行、拥堵源随处可见,在马车时代尚能璀璨夺目,进入汽车时代却显得黯淡无光。无论是百米宽路、窄路密网,还是顶天的高架或入地的隧道,都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超大车流量交通的需要。每当上下班高峰时段,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在前行途中,不仅会遭遇红灯禁行信号的层层拦截以及非机动车、行人的干扰,还容易出现争相加塞抢路、碰撞摩擦、无序停车等违规行为。
摩托车、助动车在安全出行和确保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方面,同样存在着很多难以消弭的隐患与缺陷。
城市规模大、职住分离,自行车和步行占比必然会出现枯竭和萎缩态势。道路长期紧运行,自行车面临边缘化困境,骑车族出行或停车常蒙受坎坷和阻碍。老弱病残孕幼出行,最发憷的就是跨越百米宽马路或车流来回穿梭的窄马路。
由此可以推断:上述交通模式并不适合中国人多、土地资源短缺的国情和车流量大、交通拥堵的市情。随着城市集中度、人民生活水平、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如果继续推行此类活力不足、事倍功半、路堵车塞的出行模式,中国城市交通治堵持久战必将越打越艰难。
城市最佳交通出行的新模式是“共享智能汽车+自行车+步行”。只要坚持科学求真和改革创新,中国城市就一定有能力、也有优势率先展现畅行交通的新蓝图。
一、共享智能汽车前景无量
共享智能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一人座、两人座、四人座、六人座、十人座、n人座的智能汽车,能满足不同人数的即时出行需求。其特点是:
线上订车,准点上车,无以往的候车等车之苦。
按时到站,门到门服务。
舒适、快捷、安全、卫生。
除提供运输服务之外,还可享受线上办公、餐饮、保健、娱乐、健身以及超越我们想象力的多功能服务。
由于无驾驶员,使用的是低谷时段廉价电能,加之车辆利用率高,其运行成本将远低于出租车、私家车和地铁,甚至可与传统的公交车比试高低。
能确保共享智能汽车高效、快捷、有序运行的是具有封闭型结构、单一化行车功能和无交通拥堵源的畅行道路。与公交车、传统出租车、私家车和地铁相比,共享智能汽车的市场优势最为突出。站在城市交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视点上,共享智能汽车已经展现出独树一帜的发展前景。
二、自行车依然璀璨
自行车特别适合1——4公里左右的距离出行,其优势是绿色、环保,并具有健身、美体和陶冶情操等功能。
实现“职住平衡”,有助于重现绿色交通之辉煌。城市建成区将低成本创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分离”交通新格局,街区四周应构建一层商铺和公共用房,其房顶为自行车道和步行观光道。若能科学规划,此类“路房两用”建筑就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行车重现昔日之辉煌,也不再是神幻与奇思怪想。
三、步行风景独好
人体结构是造物主的精妙创意,带给人类是一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步行。然而,两相分离的住行布局,以车为本的交通理念,结构开放的宽道窄路,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让步行这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备受委屈和折磨。
如果中国城市每平方公里建成区都能规范打造4个职住融合、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街区,就可形成特别适合于市民步行的独立生活圈。
值得一提的是,矗立在道路上方的“路房合一”过街楼是连接各街区以及可供行人、自行车跨越机动车道的空中通道,步行也会变得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语:只要解放思想,重塑城市交通出行新蓝图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