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 | 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4月第10卷第11期
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观察
梁起寿 刘成伟
(512026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肛肠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对出血性内痔的临床疗效 。
方法:
出血性内痔患者 248例 , 随机分为治疗组 ( 采用聚桂醇注射 )126 例 , 对照组 ( 采用消痔灵注射 )122 例;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与体征变化 , 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结果。
结果:
两组术后止血有效率均达到 100.0%, 但术后肛门内胀痛、肛缘水肿、尿潴留、术后 2~6个月便血复发及肛门内硬结伴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肛门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优于消痔灵注射 , 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聚桂醇;注射;出血性内痔
文献编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013
出血性内痔是肛肠疾病最为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 反复地大便带血、便后滴血甚至喷射状出血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本科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采用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出血性内痔患者126例 , 取得满意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将本院在上述时间内收治的明确诊断为 ( Ⅰ、Ⅱ、Ⅲ期 ) 出血性内痔患者 248 例 , 排除有内痔严重并发症、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缺陷以及妊娠者。随机分为两组 , 其中治疗组 126 例 , 对照组 122 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上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治疗方法
  • 1. 2. 1 治疗组 术前清洁灌肠 , 采用肛周局部麻醉后 , 取侧卧位 , 常规消毒铺巾 , 扩肛至3~4指 , 置入一次性喇叭状肛门镜 , 采用4.5号细针头套 10ml 注射器 , 抽取聚桂醇注射液10ml, 看清内痔出血点及可疑部位后 , 新洁尔灭消毒进针点区域 , 在肛门镜直视下进针至黏膜下层 , 回抽无血液后 , 边退针边注射药液 , 每个痔核约2~4 ml, 一般总量不超过10 ml,至痔核黏膜充分膨胀 , 微细血管显露 , 颜色苍白呈鱼泡状改变 , 术毕肛门镜压齿线处约2min, 防止药液渗透至齿线以下 ,先从较小痔核开始注射 , 使硬化注射液能缓慢均匀分布于痔核组织 , 每次结束时边退针边推注药液 , 后用新洁尔灭再次消毒 , 并压迫针眼 , 防止药液渗出和出血 , 术后用万花油纱块填压肛门 , 嘱后24h 尽量控制大便 , 大便后用中药制剂温水坐浴及肛门换药 , 术后使用抗生素2~4d抗感染治疗。
  • 1. 2. 2 对照组 术前准备及麻醉同治疗组 , 取1% 普鲁卡因与消痔灵配成1:1溶液 , 采用国内常规的消痔灵四步注射法 ,将消痔灵混合液注入各个内痔区域 , 每个内痔核注入药液约5~8ml, 总量一般不超过30ml, 术后处理同治疗组。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1~3d便血均消失 , 止血有效率均达到100.0%,手术时间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术后肛门内胀痛、尿潴留、肛缘水肿及术后肛门内硬结并排便困难、术后2~6个月便血复发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3. 1 目前国内外对出血性内痔的临床治疗研究 , 形成了多种药物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方法 , 如局部黏膜保护剂、止血剂和外切内扎术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手术 ) 等 , 药物治疗主要是暂时的对症治疗为主 , 复发率高 , 而手术治疗都会一定程度破坏肛门直肠的正常结构 , 且术后多见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 , 而且疗程较长 , 费用较高 ,为克服上述弊端 , 后来逐渐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消痔灵发明以来 , 肛内对内痔出血的硬化治疗 , 已普遍使用消痔灵作硬化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临床发现有些硬化剂对已经发生纤维性变的三期内痔 , 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 而且往往在注射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因此硬化注射治疗对三期内痔并非都是最佳选择。根据肛垫下移学说的观点[2], 所谓痔实为一种正常的解剖结构。故治疗内痔是消灭痔的症状 , 而不是消灭痔的本体。硬化注射治疗为非摧毁性治疗 , 符合肛垫下移学说的观点。如果按摧毁性治疗的要求来衡量。既要求痔症状消失 , 又要求痔组织消除这种要求是否合理有待探讨。作者认为制定切合痔的病理、生理特点的疗效标准 , 以便较为准确地评论疗效以及治疗方法。
3. 2 目前内痔治疗效果的评价还是以症状是否改善作为标准 , 出血性内痔的治疗根本就是快速简便地止血 , 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硬化剂 , 就显得十分重要 , 聚桂醇(Lauromacrogol Injection) , 化学名 :聚氧乙烯月桂醇醚 ;是一种国产新型非油脂性硬化剂 , 为无色澄明液体 , 粘稠度较低 ,摇动时有少量泡沫产生。1963年德国 Henschel 发现血管内注入高浓度聚桂醇后呈现血管壁刺激作用 , 首次报道了聚桂醇的硬化效果[3], 其安全性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 , 聚桂醇是一种对血管、组织刺激反应较小的硬化剂 , 成为目前欧美国家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硬化药物 , 主要用于静脉曲张、血管瘤内痔及囊肿性疾病等的硬化治疗。是德国迄今唯一被批准用于硬化治疗的药物 , 德国将 3% 聚桂醇注射液作为常规治疗内痔的硬化剂。聚桂醇具有硬化与止血双重作用 , 其作用机理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 促进血栓形成 , 粘附于注射部位血管内 , 继而产生炎性病变和组织纤维化 , 纤维化条索代替病理性血管 , 导致病理性血管永久性闭塞 , 从而达到硬化目的。同时使曲张静脉周围形成一层厚的纤维化组织 , 加强血管抵抗力 , 降低血管内血流速率及压力 , 闭塞血管 , 以防止曲张的内痔静脉破裂出血 , 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3. 3 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 , 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 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 ,又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4]。内痔是由肛垫 ( 肛管血管垫 ) 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引起 ;内痔虽为常见病多发病 , 但“无需治疗没有肛门症状的体征”这一原则[5],已为广大肛肠科同行接受 , 只有在内痔反复地出现便血 , 肿胀脱出时才采取治疗措施 , 治疗以微创、痛苦少及保护肛门功能为原则。尤其是出血性内痔 ,快速止血为第一要务 , 聚桂醇肛门镜下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 ,既达到了快速止血的目的 , 又遵循了微创、痛苦少及保护肛门功能治疗原则 , 据作者临床观察 , 聚桂醇肛门镜直视下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 , 更能充分暴露内痔核真实情况 , 可保证各个内痔核注药充分 , 着药均匀 , 且注药量较少 , 最大程度地防止了硬化剂注射过深过多 , 明显减少了术后肛门胀痛、尿潴留及肛缘水肿等并发症 , 经术后2~6个月的随访 , 也未出现便血复发现象 , 说明聚桂醇肛门镜下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 , 疗效确切 , 操作简便 , 并发症少 , 目前值得临床推广 , 但更远期的临床效果 , 还有待于更大宗病例观察 , 更长时间的随访跟踪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法长期疗效比较 , 才能进一步证实。
微信号: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