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恰半 | 吃三秋,喝三秋,养三秋
中秋,又近秋分,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吃货的季节。
我愿你吃好喝好,好过三秋!
你发现没,傍晚到来的时间变早了,天变高了,云变远了,人间清景。《梦梁录》记载:“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今年中秋与秋分仅隔一天,光阴里阴阳各守一半,秋色各分一半。生活里忙碌着最后的秋收,又准备着回归只有一粥一饭的生息。
一半收纳过去,一半期待静美,看什么好呢?
一半固本培元,一半休养生息,吃什么好呢?
《黄帝内经》把四时养生列为单独的篇章,称“四气调神大论篇”。人的饮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无非顺应四时。
三秋恰半,我们只需做一个顺时的人,一个顺时的吃货。
汪曾祺说:“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并非是馋嘴,而是深有渊源。
夏季是恶季,秋老虎是恶虎,天气酷热潮湿,汗水涔涔,消耗心力就罢了,也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这个秋天,我们可以大口吃肉,补偿一下损失,补回一些斤两,谓“贴秋膘”。
《黄帝内经》更有记:“五畜为益。”肉虽不如五谷必须吃,但有了肉,人更加鲜活。
〈 吃羊肉 〉
羊上了膘,温补肝阳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提到:“羊肉温补肝阳,滋补木中生气,以助升达。”大概阴历的八九月,羊上了膘,肥了,人便可以去“贴”了。
将切得薄薄的羊肉放到架上烤,再“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汪曾祺有言。这对苦夏又苦秋老虎的中国人来说,大口吃肉,温补气血,无疑是顶满足的事情。
〈 吃肥蟹 〉
滋补肾阴,不失当令
秋风起蟹脚痒,临海临湖的人们已使出浑身解数,或抹猪油清蒸,或椒盐炒制,或生腌蟹,掰开蟹壳,吃完了膏黄蟹肉,再咂摸出那腿里的小肉,吃得一丝不挂,人们才肯罢休。
蟹性寒,但因为肾属水喜温润,水中蟹可滋补肾阴。在岭南喜放一点紫苏,温中散寒,解虾蟹之毒。在江南,则喜配黄酒。在可以温养出众多反季食物的当下,蟹却一直维持着秋凉才能吃到的习惯,不时不食,不失当令。
〈 吃乌鸡 〉
清肺润肺,白食养生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一顺口溜:“秋吃白,冬吃黑。”秋属金,金色白,白对应五脏之肺,秋吃白,可以清肺润肺。在浙江一些地方人们采买“十样白”煨乌骨鸡,白芍、白芨、白茯苓、白莲子。
白茯苓健脾燥湿,白芍敛阴养肝血,甘草益气健脾。鸡是白肉,与普通鸡是热性不同,《本草纲目》中说:“乌鸡甘平。”平白食物,没有大辛大热的美食来得刺激,但对身体温和。
露水降下来后,人就犯了秋燥。润秋燥,并非多喝水就能解决根本问题,要把水转换成体内的津液。大自然的公道此时也能体现出来,缺水缺津液,时节就长出了许多润泽的食物。
〈 喝藕汤 〉
地上灵根,健脾开胃
《庄子》有句话:“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食物中能量最强的往往是秋天长成果实与根茎,比如莲藕。
莲藕被李时珍称为“灵根”,味甘,是生津的佳品。生吃可以清热润肺;也可以选几块略微肥腴的排骨,炖在一起,汤色白里有着淡淡的绯红,一碗盛上,撒几粒葱花下去,多喝几口,胃口能变好。煮熟的莲藕,性子由凉变温,易健脾开胃,有好的胃口,才能好好吃饭,好好滋养。
〈 喝甘露 〉
去秋燥,生津液
北京的秋天,气温高,而湿度低,人们容易燥热,“躁气当令,易伤津液。”梨成于秋,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将梨,称为“天生甘露果”,梨汁为甘露汤。
老北京人便将梨、银耳、枸杞、红枣、冰糖,一起小火慢慢熬成羹,谓小吊梨汤,咕噜咕噜多喝几口,对肺有滋润的作用,谓“润秋燥”,同时也可以把津液收在身体里。
〈 喝糖水 〉
润可生精,降火消烦
龙眼又叫“桂圆”。《玉楸药解》里说它:“甘能益脾,润可生精,滋肝木而清风燥,降心火而消热烦。”
吃法好简单,剥开果皮,弹丸大小的白色果肉露出,去核吃肉,细细嚼成,可以生津。或者加入芡实,和润肺的百合,煮成桂圆糖水,香甜,又补水去燥,降火消烦。
《黄帝内经》有言:“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仲秋后,人身体的阳气也收得快了,秋天的运动不宜激烈,以免阳气外散,做一些休闲运动就好。
〈 宜吐纳 〉
小小活动,疏解身体
《遵生八笺》里八月中的健身动作是这样的:“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①时间大概是每日清晨,吃早饭之前。
②盘腿而坐,两只手掩住耳朵,各向左向右把上半身转到极限,拉伸身体,各做15次。
③然后上下牙齿相叩36次,吐故纳新,把分泌的唾液咽下。
这套叫十二月坐功图。我们在夏天心急火燎地过来,快节奏地忙碌了好久,也需要及时修养,不必做多迅猛的运动,小小活动,呼吸吐纳,疏解身体的疲累也许就足够。
〈 宜静坐 〉
静静做自己
我们总是被手机所累,被信息所烦,处理各种的事情,唯独没有处理自己,且不如给自己一个时间,什么都不做,只静坐。
静坐之法,就像这个时节一样,到了这里便开始内敛生息,它不需要特殊的安排,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平平常常到了一个地方,就静静进入自己的时间。
也可以像郁达夫那样“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感觉秋意。”
〈 宜寄情 〉
让心情空空如也
中国养生学中提到:“一切药物补元,器玩娱志,心有所寄,庶不外驰,亦清凈之本也。”
秋也,愁也,一个容易引发悲伤情绪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外放,把情绪放出来,去赏红,赏桂,看秋波,踏秋山,把所思所虑,寄出去,心里空空,身体才会轻松。
中秋,又近秋分,对生活在南方的物道君而言,真是舒了好大一口气,秋老虎在此刻终于不张牙舞爪,有了丝丝凉爽。
一场秋雨,驱散了最后一丝暑气,光阴里不再有夏的喧哗膨胀,不再有秋老虎的心急火燎,秋水平了,云疏了,天清了,一切放佛都淡了、静了。
愿你我,不再只埋头于匆忙的生活,回到一饭一粥的平淡里。
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