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臂--中小出版企业的痛苦转型

文/杜辉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物竞天择,丛林法则。

近年来,国有出版企业集团化的改造和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到位,民营的几大公司也已做强,并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出版业的作者资源和渠道资源已经向这些企业倾斜。这些企业初步具备了集中化、垄断化、规模化的特点。名家、优质作者等稿件资源已经被各大企业瓜分,大都建立了长久的合作模式,甚至已经走买断合约的形式。发行渠道的销售重点、采购重点、业务政策支持也已经开始战略性的对大型出版企业倾斜。

在传统市场形态急剧恶化的形式下,这种资源的集中化、优先化更为突出。好的作者要不被大型出版社和公司长期买断签约,或天价的稿酬让中小企业力所不逮。发行渠道对于大企业、大社在采购折扣上可以给予较高折扣;产品选择上,可以给与更高的采品率和上架率;门市展示上,可以提供专区专架陈列;账款结算,也都是优先安排。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平衡以上措置,而增加的各项成本支出需要转嫁出去,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利益与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如压低折扣,强化选品销售,货款结算延后,上架陈列边缘化等等。以上行为对策在市场经济下完全无可厚非,应该说是非常有效、正确的经营策略。中小企业面对如此环境,无力争取,游戏规则完全被动,逐步丧失了最后的一点话语权。

在如此激烈、残酷的市场规则下,中小出版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从企业的所有者,到业务的执行者都表现出更多的焦躁、恐慌、悲观、无助。一些经营者已经在逐步的退出行业,一些还期待在现有模式下还有奇迹可以发生。虽然有些人在尽力寻找出路,但更多的是疲于应付、苟延残喘。编辑会抱怨企业没有大的投入,优秀稿源签不到,就是偶有一些性价比不错的作品,也往往容易被大公司大社最后抢走。发行的回款成为很多业者的噩梦,账期已不可能,实销实结也只有少数客户能做到,更多的就是慢慢积攒应收,最后干脆清户不做。这意味着你的资本投入无法按计划循环。就算有利润,但在如此低的资本周转率下,实际上和赔钱也基本一样了。百万级别的小企最近几年大部分已经退出了出版行业,许多千万级别的公司也是在苦苦挣扎。许多人面对困境束手无策,中小出版企业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大而全,不如小而精。随波逐流,不如坚持特色。

人往往身在其中就很难看清形势,自己在一个固化封闭的思维下无计可施。如果能跳出这个圈子,用另一个角度从新审视自身情况,从新找到新的定位,也未尝没有出路,也未尝就不会有新的开始。

1. 小型企业应以退为进,砍掉渠道,回归内容创作。

小型企业盘子小,应该更容易转型,当然其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决断。成本投入最大、资金占用最多的就是发行业务。资本回收周期长,坏账率高,退货多等等,这些目前来看都是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与其不停在把自己最后一点资本投入泥潭,深陷其中,不如彻底放弃。虽然在回收上旧账上会产生很多呆死帐目,或是渠道商要求欠款打折后清算等,但把所谓的数字账面变为实际的有用资金,虽然损失很大,但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不然只是数字游戏而已,于事无补。不舍就不得,把不属于自己的虚假期待收益变为属于自己的实际财富。然后裁撤发行部门,精简行政人员,保留核心的业务骨干。以工作室的形态出现,以创作稿件,出版中介等经营方式生存。虽然收益低于发行的理论收益率,但是低成本、小资本的运作,那么还会给企业留有一线生机,还能保留自己一个职业的延续。同时把自己这些年所积累的资源从新整合,行业经验加以总结,比很多新创业的文化工作室,会有诸多优势。再逐步寻找新的机遇,新的利润点,比如现在所谓的创业孵化等模式,其实对于已经开始严重恶化的工作室生存模式也是一条新的出路了。

2. 中型企业应该有舍有得,去腐生肌,做专做精。

中型企业盘子稍大,也不是可以轻易一下就完全转型的。但是针对自身情况、资源的规模,相对的出路也会较多选择。一方面可以优化发行渠道,裁减不良客户,或者把某些专业领域的渠道转托其他发行公司。表面上看,发行总量在某些方面有所减少,利润率在某些方面降低,但是正因为缩小了规模,反而可以腾出精力把现有渠道作细,减少了低效无用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人员成本。提高产品的动销速率,增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坏账风险。之后再依托图书这个产品的原始平台,衍生多元化的版权投放渠道,例如版权输出,电子版权销售,图书影视剧本改编等,以此寻求新的利润来源。表面看企业规模有所倒退,但是持续优化,做精作细之后则会有更多的资本运作以及被大公司所收购的机会。其实这两年很多中型公司已经成功的转型或者被收购,日子最起码过得下去,甚至一些还非常不错。面对现实总比固步自封的好。

另一方面也可以退出竞争激烈的大众产品领域,去专门做一些较冷门、较专业领域的图书产品线。表面看冷门、专业的图书市场较窄。但就因为如此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反而竞争较小。且产品是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反而市场风险较小,同质化产品较少,利润空间会较大。术有专攻,在某个领域内做出特色以后,大企业如果想在这个领域插足,那么收购的成本会远远低于自身开发的成本,也就增加了被收购的机会。如果没有大企业插足,则可以利用相对的稳定性,自身逐步发展、壮大。退可偏安一隅,进可攻城略地。

3. 与其苟延,不如招安。

除了以上几个情况外,还有一种就是被招安,被其他大型企业收购,或成为某个企业资本运作中的一环。在资本化运作的市场下,中小企业对于市场风险的抵抗,对于资源争夺,以及渠道的话语权是无法占据优势的。单纯依靠自身循序渐进的发展,在封闭环境下也许可以,但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难实现。所以企业做出自我特色后,然后吸引资本,吸引并购也许才是一条最好的出路。以上几个方面只能让企业暂时可以生存,不过是一种过渡,但不可能解决竞争下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所以资本运作才是最后的出路。大型企业如果想开发某个领域,从资本角度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市场孕育过程太过缓慢。收购已经成型的中小企业,不管是从进度上,还是从成本上都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所以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最后的出路。但是就是被招安收购,对方也会择良从优。所以如何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成优质的、有特点的资源,才是最后能否被招安或者生存的关键。

许多经营者、从业者对于缩减规模,裁撤部门,被收购都会心有不甘。但是市场规律不是我们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与其做鸵鸟苟延残喘,不如迎风面对,给自己从新定位,让企业从新开始。

作者注:

    本文发表在2012.5.10的新华书目报.科技新书目986期A4市场观察版。五年后重新修订,还是觉得当初的思路是对的。身边有太多的公司消失,但是也有许多的公司还活着。不管身份如何,活着才是一切希望的根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