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年前,王国维在寺庙里写的妙词,专家评:最高格的无我之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作为其中宝贵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很多名垂文史的大诗人。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古诗词自唐宋的巅峰盛况后,于后世便逐渐没落。尤其是到了近现代,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词的文人已然是屈指可数。而王国维便是其中之一,他的那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即便是放眼千年文坛也算是佳句。
不过王国维最为人称道的并不是他自己写的古体诗词有多出彩,而是他对于文学鉴赏的卓越成就。他是我国近代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来解读点评中国古典文学的先行者。他的《人间词话》一书更是成为了众多古典文学爱好者的案头书。
对于词,王国维的观点是以境界为上,一首词有了意境,才能显得格调高迈,达成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从创作的主体关系来看,境界又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王国维曾有一首词被知名学者佛雏评价为:最高格的无我之境。下面我们就通过这首词来探寻一下这个问题。
《浣溪沙》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这首词创作于115年前。1905年王国维在夏天回到海宁,在某个旁晚登临硖山,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漫步在寺庙中,由所见所闻产生无限联想,于是便写了这首脱俗妙词。
这首词上阕描绘的是词人在山上所见之景。夕阳的余晖斜斜洒在山上的寺庙之上,让整座寺庙似乎蒙上一层氤氲的光晕,让人看不真切,只能模糊分辨大概的轮廓。飞鸟也显得影子迷离,刚飞到半山腰,随着太阳落山,整座山也缓缓淹没于昏暗的阴影当中。耳边传来寺庙中悠扬的钟磬之声,似乎将天上本就行踪不定的云都定格了下来。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首词上阕似乎只是单纯的写景,但其实这个上阕并不是写景,甚至于这个上阕都不能将它当作写景去看待。这三句其实描写的是一种崇高幽美而又渺茫的境界。“山寺微茫”让人不由抬眼望向半空高处,这高处便是崇高之境。但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力并不一定能达到,所以才有了“鸟飞不到半山昏”。但是它的存在又对人有无限的吸引力,想要放手不再向往,却如同天空中的云被钟磬定住,欲走不能走。于是对于这向往又有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下阕也似写景,但实则是对崇高之境的探寻。想要登上山顶将天上的明月看得更加分明,倘若得以开天眼便能借此看透红尘俗世。但这些终究只是奢想,自己只是天眼中红尘俗事的普通人而已。
其实这里的哲思是,在探寻崇高之境的过程付出了很多努力,也经历了很多苦痛。偶然得以涉足却发现,凡俗之人本就处于红尘落网之中不可自拔,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窥”是想要全部看见却未能全见,“觑”则是希望窥见的东西能得以不见,却又不得不见。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伤悲。至此,词人看透种种,才知自己也只是红尘俗世众生中的一个。而这最后7字也一直被人所推崇,风靡了100多年。
王国维这首词看似写的是“我”所见之事物,但实际上却是从事物的角度出发来观察认识事物,达到了物我两忘的高妙境界,这其实正是所谓的“无我之境”。而“有我之境”则是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带有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在其中,是以外界事物来映照“我”的色彩,其实就是融情于景。
细细品读王国维这首词,确实写得空灵而意韵深远,让人读之,似乎能够体悟到词人那种茫茫然物我相忘的境界,也难怪乎会被专家赞誉为“最高格的无我之境”,确实所言非虚!
对于王国维的这首妙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