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 祖 父(一)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祖父乳名盛尔,大名张清海。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农历腊月二十四,1967年正月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祖父在他们四兄妹中排行第三。上有一个哥哥(我大祖父,西院文虎堂兄的父亲),一个姐姐(嫁到西社),下有一个弟弟(三祖父,未及成年去世)。
祖父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稷山解放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青壮年时期,兵荒马乱,自然灾害不断,要养家存活,就全凭苦苦奋斗。祖父对农村的庄稼活计样样精通,干活又快又好,人也生得精干利索有力气。摇耧、入草[注]、赶车不在话下,浇园、栽辣椒、种西瓜压瓜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农活,也是得心应手。他栽的辣椒,横看竖看都成行;他种的西瓜,皮薄瓤甜,还比别家早开园。
相当长的岁月里,自给自足是农村经济的特点。祖父刚强有志气,深谙求人不如求已。除了粮食作物外,祖父对合家人离不开的菜园子,务弄得品种齐全,自给有余。白土坡下的菜地里,种有韭菜、辣椒、西红柿、黄瓜、南瓜、茄子、豆角、胡萝卜、白萝卜、芫荽、茴香、蔓菁、白菜、大蒜等,还有一棵香椿树。那些年家里饭桌上的菜应时应景,充足丰盛。若是没有了,母亲她们就拿上篮子到菜地里,叫“取菜”,要啥有啥,根本用不着买。
祖父还重视种植林果等经济作物。老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祖父手里,后洼种了杨树园,古杨粗壮,人家骨作(地名)的楸树也有好几棵,几把粗,都已成材,他发展了西坡上、东崖根底两园枣林,菜园井旁有软枣(黑枣)苗圃,后洼嫁接了好几棵柿子树。他从姚村寻来梨树芽,利用杜梨木作砧木,在后洼、东崖根底嫁接了好几棵梨树,到了秋季,大黄犁快把树枝压断。祖父还在菜地井边栽有桐树,以备后人结婚做箱柜、嫁妆。他利用村里涧水近便的地域优势,栽植引种成功一大片芦苇和一片荻子,可供编炕席、或打苇箔、荻箔(分别是盖房或晾晒棉花、柿饼所用的物品)。做到了别人有的,咱家要有(芦苇);别人家没有的,咱家也要有(获子)。目标是能不求人,就不求人。由于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每年西瓜、辣椒、烟叶、棉花、大葱都有可观的收入。后来发展的大黄梨和季节性蔬菜蒜苔、白菜,自给有余,还在市场上出售变钱,成为家庭置地购房、添置家当的基础。记事起,家中大车、扇车、轧花机各种农具一应俱全。邻近村里都知道,是凭苦干换来的滋腻光景。
祖父心灵手巧,除了种地是能手,还会木匠活计,家里锯子、推刨、凿子、锛子等木匠家具几乎都有。不用说我兄弟几个小时候的玩具车车,就连家里的饭桌、小凳、纺棉花车子、织布机都出自祖父之手。后院牲口房翻盖时,祖父只带领父亲几个人就盖好了,泥水活不挡手,干得有模有样。祖父还无师自通,学会了编席,家中和姑姑家的炕席、遮窗席都是祖父编的。
祖父公道正派,乐于助人,在村里有着崇高威信。他平时话语不多,但办的事让人佩服。嫁到西社的老姑去世较早,家中贫寒。外甥月喜伯伯说,他从小在桐上舅家长大,祖父一直关照让这个外甥娶妻成了家。月喜伯伯把他二舅(我祖父)如何能干的事迹,几乎在西社传遍了,多年来每到清明,都要为祖父上坟。陶梁三老舅多年来和失聪的居元叔父子二人生活,好多年每到年末,都到桐上住几天。祖父知道三老舅为过年发愁,就给上些钱,三老舅直接进城置办些年货。刚解放那几年,姚村表兄娶亲,女方家彩礼要多少石小麦,祖父让我亲爹套上马车装上一车小麦送去。上柏姑姑家刚分开家那几年底子薄,光景过得紧张。祖父不是给粮食,而是磨好面让父亲他们担上送去,每到春节,则将炸好的麻花等吃食送去。祖父倾尽全力管姑姑家,在上柏村有了名气。
后
稷
文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