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才——援越抗美的白衣战士 ​ ——记一 三八野战医院

一、从战场中走来
第一三八野战医院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部队。前身是解放战争华东军区和太行军区野战医疗队合并组成的川北军区野战医院。后改为西南公安医院。1954年奉命调入蒙自军分区,改为第68驻军医院。
1958年,为支援铁道兵第五师修建贵昆铁路,全院又调入曲靖铁五师。担负筑路部队的卫勤保障任务。
1961年,为铲除国民党残匪在中缅边境骚扰,该院又奉命调往思茅(现普洱市)参加中缅边界作战任务。任务完成后,于1961年底又返回蒙自,划归第13军建制。1963年,改编为第一三八野战医院。1961年,美帝国主义在越南南方发动了“特种战争”,又于1964年制造“北部湾”事件,严重威胁我国的边境安全。全院随第13军37师在红河两岸进入紧张的战备训练之中,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1965年,为适应东南亚形势的需要,医院扩编为30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分为院部机关,3个野战医疗所。每个医疗所有100个床位,干部57名,战士21名,配备1个警卫班,共90人,成为独立的野战小医院。
二、援越抗美,保家卫国
1965年起,医院划归新组建的昆明军区后勤第23分部管辖。
1966年元月,全院移交给第72医院收治伤病员,第二、三医疗所分别奔赴越南,执行援越抗美任务。其中:第二医疗所由智院长带一个工作组,从蒙自出发,经河口口岸进驻越南黄连山下一个山沟开展工作。主要担负36大队筑路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至1967年8月换防,第二医疗所奉命回国,驻扎在金平县继续执行援越抗美的任务。
第三医疗所,由杨副院长带一个工作组,从蒙自出发,经金平县金水河口岸出国,驻扎在莱州省一个山沟开展工作。主要担负34大队筑路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至1967年8月换防回到蒙自,继续执行援越抗美作战任务。
而院部机关和第一医疗所,边进行战前准备,边进行社会主义“四清”教育。随着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对部队进行正面教育。
三、奠边府的白衣战士
1967年元月4日,院部机关和第一医疗所从蒙自出发,经金平县金水河口岸进入越南。院部机关驻莱州第三医疗所旁开展工作。
我随政委耿天顺、副院长王忠华组成的工作组,带领第一医疗所,经过两天行程,在开出的毛路上,向战事最紧、条件最差的奠边府省驻扎。
最初,选点在离奠边府30公里的“胡志明小道”旁一个小山坡上驻扎。工作组研究后认为:驻地太过暴露,不利于隐蔽。决定改在工程量大而利于隐蔽的大山沟驻扎,开展战场救治任务。实践证明,经过战争长期考验的“三八”式老干部王忠华的决策是英明的。一个月后,原址就被美机炸成一片废墟。
奠边府地处越南西北。气候炎热,条件艰苦。头上有敌机轰炸,地下有毒蛇猛兽、蚊虫叮咬,还有敌特骚扰……而在原始森林的大山沟里建一所野战医院,完全靠医护人员自己动手。而在医护人员中,女同志就占三分之一。从修路、平地基、砍竹子、背钢架、草片上山搭房子、铺床铺……不仅保证自己生活,还要完成100个床位伤病员的住宿。任务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大家不叫苦、不叫累,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始终坚持战斗在前方。
边营建边开展收治伤病员工作,边完善医疗设施的建设。
野战医疗所除了保障筑路部队的医疗后勤任务外,更有运输部队和高炮部队的伤员不断从前线送来。医护人员不分白天夜晚、日以继夜地苦战。
奠边府是敌机轰炸北方的重点地区和必经之路。不论白天还是夜晚,经常有敌机空袭。由于作战的需要,美国把最先进的战机,包括B52、B57轰炸机,F4、F4C、F5、F105等战机和威力巨大的“菠萝弹”“子母弹”“钢珠弹”等炸弹投向这一地区,弹坑、弹片随处可见。
第一医疗所驻地两次被敌机轰炸。在1967年4月20日,警卫班战士黄永富在执行任务中,坚守岗位,被炸弹炸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时年23岁。这是医疗所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敌机的狂轰烂炸, 并没有吓倒“白衣战士”。他(她)们迎着艰苦的环境,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继续战斗在援越抗美的前线。
特别是我高炮630团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始终斗志昂扬。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生死,同敌机展开殊死的对抗。特别是1967年9月19日的炮战,3个炮连历经早晚两次决战。只见阵地上一片火海,战士们仍然坚持重伤不下火线,顽强奋战,最终取得击落敌机17架的辉煌战绩。我方受伤78人,31位战友血洒异域。其中57位伤员送往第一医疗所。全体人员投入紧张的战伤救治中。医护人员不够,轻伤员照顾重伤员,就日夜守护。无论外科、内科,还是手术室,七天七夜连轴转:医生不够,护士上;血浆不够,为挽救伤员的生命,医护人员、警卫后勤人员就抽自己的鲜血……先后输入7000多毫升。
经过一周紧张又繁忙的抢救,伤员们都逐步稳定,创造了无一例死亡的奇迹。此举受到昆明军区的通令嘉奖。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敌机频繁轰炸中,我驻地两次被敌机轰炸。警卫战士黄永富和女军医汤芳琴同志光荣牺牲。这是我院援越抗美不幸牺牲在奠边府的两位战友。
汤芳琴医生,原在黄连山第二医疗所。为加强该所的外科力量,她在第二医疗所即将完成任务调防,将与4个儿子团聚之前,于1967年7月初奉命调往奠边府一所工作。
她不顾一路风尘、一路疲劳,很快投入伤病员的救治工作中。就在7月21日凌晨,被叛徒打死而牺牲,时年33岁。
这是我院援越抗美不幸牺牲在奠边府的两位战友。而汤芳琴军医则是越战中牺牲的唯一的女同志。
第一医疗所于1967年10月底换防回国,驻防河口县。继续执行援越抗美的任务。
四、尾声
忆可忆:
伟大的援越抗美迄今50多年,“弹指一挥间”。
叹可叹:
黑发变白发,英姿成暮年。
感可感:
许多老首长、老战友驾鹤西去,不在人世;现健在的耿政委已99岁,一所教导员段志明已93岁,我们这些幸存者,纵然青春无悔,都已进入耄耋之年。
悔不悔:
假如时光流转50年,我们依然胸怀壮志,重返战场,浴血沙场,甚至为与当年的战友一齐同生共死而高兴万分。
盼啊、盼啊,这一天终于姗姗来了。
2013年,清明节刚过,我联络20位老战友和烈士子女,激动地回归黄花别外香的战地。先后祭拜了老街省、黄连山省、莱州省和奠边府的四个烈士陵园,祭奠了182位长眠于此的战友。仅奠边府两个烈士陵园,就安葬了156位英烈。
虽说天各一方,虽说人冥两界,经我们苦苦追寻几十载,算是了却大家毕生的夙愿。
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
中越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
校对:心系远山

校对:心系远山

作者简介:张连才,男,现年78岁,山西省高平市人,1957年底入伍,1965年入党。历任138野战医院(68医院)卫生员、麻醉士、政治干事、第三医疗所政治教导员、院政治协理员等职。先后于1961年参加中缅边界勘界作战;1966年—1967年援越抗美作战;1975年参加云南沙甸平叛作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全过程。1983年—1984年参加“两山”即云南老山、者阴山防御作战等任务。特别是作为院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到第二第三医疗所检查指导工作。并亲身经历了第一医疗所在奠边府战斗的全过程。回国后继续执行援越抗美任务,至1973年。由于带领本单位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通令嘉奖表彰。1985年转业在曲靖烟草企业(如今的云南“红云红河”烟草集团),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复转干部”等奖励。于2003年退休。

(0)

相关推荐

  • 杏林赤子——徐发水(二)

    五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公元2003年春,"非典"病魔倏然从天外忽啸降临华夏大地. 5月14日,邢台县第三医院破格被邢台市委.市政府指定为全县唯一一家收治"非典& ...

  • 疫情中的我们⑭ ▏致山东白衣战士的一封信

    ··············· 文 | 贺友斌  编辑 | 倪志平   编审 | 梅玉荣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亲爱的山东白衣战士,我们的小哥小妹: 你们好! 在黄冈连续10多天确诊新冠病毒人数为零的 ...

  • 铁十三师张正海——援越抗美中西庄站岗记

    英雄的铁道兵 援越抗美期间,我们62团二连进驻越.老边境西庄,承担抢建12号线西庄段终端并保障12号线军运畅通的重任.这里是胡志明秘密小道与越北连接的唯一交汇处,是援越抗美中.美地空厮杀博弈的前沿阵地 ...

  • 张金春——援越抗美中的党员工程师-张楚然

    永远的铁道兵 援越抗美中的党员工程师-张楚然 作者:二师七团张金春 部队出国前我与张楚然同志都在七团二营部,他担任技术员,我是卫生员,当时部队住在湘黔线娄氐火车站不远处的一座庙里.出国参加援越抗美我们 ...

  • 援越抗美叙事咏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笔者火线入党55周年纪念,并将享受党组织颁发的"在党50周年"纪念章. 笔有心情澎湃,热血沸腾.写下<援越抗美叙事咏>纪念难 ...

  • 第五次跨出国境:援越抗美

    --人民解放军七次出境作战扫描(五) 陈 辉 援越抗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次跨出国境线作战,这次出国作战的特点是:只派高炮部队.工程部队.铁道兵部队.扫雷部队,没有与美军地面部队短兵相接.另一特点是: ...

  • 援越抗美铁道兵:​难忘的记忆

    作者: 杨蔚凡 原铁道兵第十三师 1965年9月25日,一列军用列车从云南省开远车站开出,由北向南风驰电掣地行驶在祖国南疆崇山峻岭的铁道线上,远山.近树.农舍从车门掠过,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专列抵达云 ...

  • 铁道兵历史画卷9【国防工程建设与援越抗美及边界自卫还击铁路公路保障】

    晓安2016-12-22阅读 4322 飘扬的"八一"军旗上永远铭刻着这样一支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她诞生在炮火纷飞的一九四八年,一九八三年百万大裁军中改工.走过了三十五年 ...

  • 援越抗美铁道兵:血铸军魂、功垂青史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郁钧剑 - 我是郁钧剑 精选军旅歌曲   血铸军魂.功垂青史 --铁一师二团"援越抗美"出国作战五十周年庆祝大会纪实 作者:王德明 原一师二团政治处干事 十月的 ...

  • 史锡腾——援越抗美生活系列纪实:友谊关外的难忘岁月(1)

    --援越抗美生活纪实 1.踏上征途 1968年3月16日下午,汉口新江岸车站. 空旷.巨大的车场,几十上百条钢轨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金属所特有的冰冷寒光.这些铁轨近看起来相互平行,像上天使用巨大无比的直 ...

  • 史锡腾——援越抗美生活系列纪实之三:初进新兵营

    --援越抗美生活纪实 3.初进新兵营 3月17日晚,列车在桂林北站停了差不多整整一夜,直到清晨才继续开动.它几乎是以蜗牛爬行的速度慢慢穿过整个桂林市区,最后悄悄地停在一个叫做瓦窑的小站上. 站在车厢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