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也要“减税降费”?别想“多”了
【原创】
资本市场也要“减税降费”?
别想“多”了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2月21日晚间,一份题为《关于就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措施征集意见的通知》的文件在市场上广为流传,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人士纷纷热议,证券公司是否又将迎来利好?
对此,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人士回应称,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向证券公司发出的《关于就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措施征集意见的通知》,是从服务会员出发,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减税降费的相关要求,征集会员在经营活动中减税降费意见和建议,不涉及其他方面。
具体什么意思呢?按照目前监管机构和证券公司之间的关系,证券机构需要缴纳的费用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上交给交易所或证监会的规费,此外,作为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券商还要向证券业协会缴纳会费,以及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费用等。
这也意味着,所谓资本市场的“减税降费”,只是监管机构依据中央要求,可能将自身向证券公司收取的费用,适当减少和降低一些,以减轻证券公司的负担,体现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的关心和支持,表达对中央决策的拥护态度和决心。
事实上,中央提出的“减税降费”,更多的并不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券商等,而是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是要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摆脱发展困境,提高企业效益,从而为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因此,在“减税降费”问题上,着力点也应当放在生产和经营环节,即便涉及资本市场,也应当是企业首次上市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而不是证券公司等的相关税费,如印花税。要知道,对资本市场的相关税费实施减免,就等于给投资者、券商等实施让利,只能搅动市场情绪,让市场的活跃度提升,而对上市和没有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多大正面影响。
正是因为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问题,是企业的负担偏重问题,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问题。自然,“减税降费”的落脚点也应当放在企业身上,而不是资本市场。否则,就重点不突出、扶持方向走偏了。
需要注意的是,对企业实施“减税降费”,对资本市场也是利好。因为,企业的负担轻了,效益好了,盈利能力强了,对企业在股市的表现也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增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当然,如果给资本市场“减税降费”,也不是只对投资者、券商等有利。如果资本市场活跃了,对IPO的容忍度就会更高,更有利于企业上市和再融资。自然,也就能够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增加企业融资的空间。反过来,再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只是,就眼前来看,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对实体企业的“减税降费”上,资本市场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研究是否出台相关的“减税降费”政策。如果市场步入正常轨道了,也没有必要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要把政策资源用到需要的时候。
至于给证券公司“减税降费”,笔者的观点是,没有多大必要。为什么呢?纵观目前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大多是吃光用尽的主。日子好过了,效益好了,就拼命地、没有节制地、像演艺明星那样地给员工、尤其是分析师们发工资奖金,少则百万,多则数百万、上千万,很少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做得好一点的,则是把钱全部用于建设豪华办公大楼等方面。出了问题了,或者效益不好了,显得毫无办法。民企质押风险中,就有许多是证券公司的,是证券公司没有承受能力的表现。现在,并不是“振兴”证券公司的时候。随着市场回升,证券公司的收入又开始大幅增加了,又何必锦上添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