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分析需求?
编辑导语:需求分析可不是产品经理一人的工作,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对产品进行设计以外,更要参与到需求分析里面,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从而做出更加全面优秀的产品;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设计师应该怎么进行需求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1 关于需求
1. 什么是需求
这里的需求指业务需求,即现状无法满足需要,从而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需求主体未必只有用户,也可能是企业、产品、运营、技术。
2. 需求的分类
需求可以大致分类两大类,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
什么是内部需求?
内部需求即由企业内部发起的,基于企业、产品本身商业(产品、运营)、体验(设计、技术)等层面的诉求而提出的。
产品的需求:由产品侧发起,最为常见,通常基于对产品发展目标、商业目标、竞品动向、行业变化等层面考虑的需求。
运营的需求:由运营侧发起,通常基于运营活动、玩法等层面考虑的需求。
设计的需求:由设计侧发起,通常基于对体验、视觉等层面考虑的需求。
技术的需求:由技术侧发起,通常基于对产品技术体验、性能优化等层面考虑的需求。
领导的需求:由公司上层发起,一般与产品经理发起的需求类似,但有时也可能临时想法。
…
什么是外部需求?
外部需求即所有在企业以外发起的,基于对企业产品的诉求、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提出的。
用户需求:主要来自 C 端产品,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或企业对用户的调研而得出的需求。
客户需求:主要来自 B 端产品,客户对于产品功能、性能等层面考虑的需求。
政策需求:主要来自相关政策法规,通常基于对产品合规性、用户隐私权限等层面进行规范要求而整改的需求。
…
以上列举的是常见的需求类型,可以发现需求类型其实是多样的,设计师对于需求类型的鉴别也需要有一定的认知。
3.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的需求分析
在互联网公司中,常见的职能角色主要有:产品经理、交互设计(主要分布在中型、大型互联网公司)、UI 设计、研发、测试;但除了产品经理之外,设计师对于需求分析的了解也有很大的必要性。
上面提到,产品是需求的主要发起者,所以理所应当有很大一部分工作量就是需求分析。设计师的工作,最常见的就是对接需求,然后将需求转化为设计。而这个流程中的关键点,就是作为交互、UI 设计师,应该如何正确的分析需求。
有人说,分析需求不是产品经理的事情吗?交互设计师只要会画框架框架不就行了?如果这么想,那是还没有对“分析需求”本身有足够清晰的认知。
如果从用户体验五要素的层面对需求分析进行划分,可以发现:
战略层告诉我们“什么是产品目标、用户需求”
范围层告诉我们“什么方式、内容、功能可以满足需求”
结构层告诉我们“如何分布这些满足需求的内容、功能”
框架层告诉我们”如何设计这些满足需求的界面框架、信息呈现”
表现层告诉我们“如何设计符合产品定位、风格、需求特征的最终展示外观”
结论:
产品经理的需求分析:侧重于从商业维度考虑产品目标,考虑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样的东西去满足用户需求。
设计师的需求分析:更侧重于基于对产品需求的正确理解,从用户、商业的层面考虑,并采用合适的设计形式来实现。
02 对齐需求:正确沟通
在体量较小的公司,产品经理会肩负需求分析、交互设计等工作。而在体量较大或者更重视用户体验的公司,设计师则可以更加聚焦于如何权衡商业与用户体验。
这时,摆在产品经理与设计师面前的会有 2 道鸿沟:
1. 需求理解的鸿沟
产品经理是设计师最常见的需求对接者,基本上是产品经理发起需求,设计师执行;这个过程是先后关系,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单向传递的。
当产品经理比较强势时,即使设计师对需求有疑问,也只能当成意见补充,而是否接受很大程度上是产品经理决定;这里面的沟通很关键,因为这条鸿沟决定着设计师是否能够正确理解需求背后的本质,理解本质需求就是跨越这条鸿沟的桥梁。
正确的沟通姿势是理解需求的第一步,而这一步基本定义了整个交互、UI 的设计走向,需求目标会影响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当没有将需求目标透彻理解时,会使思考方式严重受限,比如产品需求是让设计一个弹窗,设计师就原原本本的设计一个弹窗,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弹窗。
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需求?
关注本质:
产品输出需求文档的时候,大多会输出初步的交互框架想法或者视觉设计建议,但在需求沟通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关注本质需求,避免一开始就陷进具体的需求细节;这里并非说产品提供的方案不好,事实上,有时交互方案与产品提供的方案一致,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目标相对清晰的时候,不需要为了特地设计而设计。
但是,如果沟通需求时,过于关注细节,容易导致看不清需求的本质。所以,当与产品经理沟通时,可以多问问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满足什么需求,然后从交互体验、创意性等角度出发,思考更好的交互方案。
甄别需求:
无论是内部需求还是外部需求,一般都会汇总到产品经理,再由产品经理与设计侧以及其他职能同事对接;需求来源多样,特别是用户需求,我们都知道用户表达或反馈的需求未必是用户的真实需求,所以在沟通时,应该甄别哪些需求不合理。
设计师有用户体验的立场,站在不同立场上,往往可以发现不同的问题,将问题在需求阶段暴露出来,避免执行过程反复调整。
2. 意见冲突的鸿沟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职能不同,所以立场、关注点都会有差别。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产品经理与设计师的意见是一定会产生冲突的,所以不要觉得为什么与产品经理怎么总是意见不合。
其次,站在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是让产品变得更好的角度,我并不认为意见冲突是不好的;相反,这是在前期基于双方不同立场对于需求本身合理性的充分讨论,达到双方都认同的意见,然后共同将产品做好。
如何跨过产品经理与设计师意见冲突的鸿沟?
理解目标:
要看清这个问题,需要回归到产品经理与设计师立场的差异上,设计师习惯性的会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往往需要为体验负责;而产品经理需要考虑更多产品策略方面的问题,有业务的 KPI。
在沟通需求时,双方意见不合主要是关注的目标不一致。这时,设计师不该只从体验好与不好、这么做好不好看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是需要基于用户体验并在理解商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作为设计师,不能盲目接受需求,更不能盲目拒绝需求。
提前介入:
不同企业的产品流程会有一些差异,但大部分是产品需求过了几轮评审之后,流转到设计。此时就算设计师对需求有不同意见且产品也同意调整,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造成项目延期的风险。
如果条件允许,设计师可以提前介入到需求评审阶段,即在需求评审初期可以表达设计侧对需求的看法,而需求评审可以充分进行需求讨论。此外,某些产品需求(比如要求较多的设计创意发散)可能会强依赖于设计、动画等职能角色参与,提前介入可以在需求前期有充分表达设计观点的机会。
03 拆解需求:5W1H 法
5W1H 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工作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只关注某个细节或者具体的需求方案,而是从顶层开始思考的方式。
大部分人都听过这个方法,但是日常工作中不太知道应该如何使用,个人理解,这个方法在很小的需求方面不太适合;但是在处理比较中型/大型的需求、设计师对需求本身疑惑时、甚至与产品经理意见分歧时,有很大的用处。
原因( Why):
需求的背景是什么,产品在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比如数据差、体验反馈差等。
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是商业需求还是用户需求?
产品所在行业的竞品情况如何,市场趋势如何?
对象( What):
需求的内容是什么,基于需求的背景、目标,产品即将做什么事情?注意不能局限于做某个具体形态的事情,可以尝试描述这件事情如何满足需求。
场景( Where):
什么场景出现这个需求?
需求的最终产物会在什么场景/页面/模块出现?
时间(When):
什么时间节点出现这个需求?
需求的最终产物会在什么时间节点出现?
用户(Who):
产品的用户是谁?这个“谁”不是只某个个体,而是产品的某类典型群体。
用户需求是什么?用户遇到了什问题?可以将用户需求枚举出来,但是需要注意用户需求不一定等于产品需求。
方法(How):
需求所要做的这件事情,实现方式是怎么样的?
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件事情?
思考产品提出的需求建议方案,与需求目标是否一致;设计师理解并同意以上拆分的结论,那就证明需求本身层面是没有异议的,接下来就是需求实现层面的问题了;此时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思考是否还存在更好的实现方式能够满足这个需求。
如果以上问题不够明确,那么可能需求本身可能有值得商榷的部分。
以需求目标为导向,是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的最直接方法;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帮助设计师与产品经理构建相同目标、场景等变量信息,帮助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对齐设计目标,减少后续方案返工的情况;我们通过梳理这些信息,尽管未必能够马上思考出方案,但是能够初步判断哪些方案可能不太合适。
以上是对于 5W1H 的基本拆解,下面我会尝试举一个虚拟例子进行解释。
某天,产品经理提了一个需求:
需求内容:
优化用户取消订单的挽留弹窗。线上的样式是底部弹窗,但是底部弹窗容易点击“取消订单”按钮,且文字提示不够清晰。
初步方案是将弹窗样式改成居中弹窗,对于用户提醒层面会更加明显,如下图:
你觉得很奇怪,把弹窗从底部改为居中样式,尽管提示更明显了,但是真的能够降低用户的取消率吗?实际上,你甚至不清楚这个弹窗对于用户是否有帮助,也不清楚是否能解决需求的问题。你可能会思考,假如你是用户,会因为这个弹窗就不取消订单吗?
很多产品都会设计页面退出时的挽留弹窗,常见的如“确定退出页面吗? 退出/取消”,但这经常是一种为了做而做的挽留弹窗;对于这种弹窗,是否可能不仅不能带来目标效果,反而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
我们在分析需求时,可以尝试简单拆解一下这个需求:
原因(Why):
需求的背景:行业内,用户下单之后都有取消订单的操作,本平台的订单取消率处于行业中的平均水平,基于对产品的优化,希望可以降低订单的取消率。
对象(What):
通过某种方式,降低订单取消率。目前比较合适的方式是优化取消订单的挽留弹窗。
场景(Where):
我的订单页,目前其他场景无法取消订单,所以场景比较明确。
时间(When):
用户已经下单(已支付/未支付)之后,点击【取消订单】按钮后触发挽留弹窗。
用户(Who):
目标用户:已经下单的用户。
用户需求:枚举用户遇到的问题,如:点错了、忘记支付密码、不想买了、收货地址填错了、其他原因。
方法(How):
初步想法:把底部挽留弹窗改成居中挽留弹窗。
其他想法:是否还有其他方式降低取消率?
你会发现,这个需求其实是可以被拆解的。在这个需求里,你会发现,尽管原因(Why)很清晰,但是用户(Who)是推导出来的结论方法(How)是有些问题的;当从用户角度出发 ,仅仅一个居中挽留弹窗是无法解决用户需求的。
这里需要警惕一个点,即设计“挽留弹窗”这件事情,先不管最终产物是不是一个弹窗的形式,但是不能一开始就陷入“我要设计一个弹窗”的思维,可以先思考下,我需要通过什么方式降低用户的取消率?
但是我们如何发现潜在的更优方案呢?
可以尝试多几个问号:用户为什么会取消订单?设计挽留弹窗,是否就真的对降低取消率?设计挽留弹窗,能否解决用户在这个场景遇到的问题?是否可能不用挽留弹窗降低取消率?
通过上面用户需求列举,你可能会发现部分取消订单原因,是不需要用户取消了订单才能解决的,比如“地址填错了”,并且这部分用户在本平台订单取消率中占了一大部分。
这时需求的解决方式,可能变成:
通过向用户提供修改收货地址的入口降低订单取消率。此时弹窗的动机不再是为了“阻挡”用户,而是推测用户操作意图,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相比于单纯的阻挡弹窗,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通过找到并解决部分操作的根本原因,以减少负向操作,帮助平台更好分析用户取消订单的原因以改善产品体验;
如果填错地址的用户占了订单取消率的很高比重,是否可能尝试优化下单流程?比如将让用户更明确感知订单地址,避免用户选错地址;从而通过优化本质的问题,减少用户取消订单的比例,也减少弹窗出现的频次。
最后你会发现,设计出来的方案可能会以弹窗作为表现形式,也可能通过优化下单流程降低取消率;这个方法主要是将需求梳理清楚,让我们明确这个需求的来龙去脉,减少遗漏的问题。
04 发现真正需求:双钻设计模式
2005年,英国设计协会(the British Design Council)首次提出这种双发散—聚焦设计模式,被称作双钻设计模式(double-diamond design process model)。
英国设计协会将设计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发现”和“定义”,确认正确问题的发散和聚焦阶段;然后是“构思”和“交付”,制定正确方案的发散和聚焦阶段。
迄今为止,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许多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避免从初始问题直接思考解决方案,避免因为忽视真正的、根本的问题而设计价值不大的设计方案。
双钻设计模式,与上面的 5W1H 分析法都是属于设计分析方法,也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分析需求、拆解需求、解决正确的问题。
设计师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要明确需求是某种方案,但未必是最终结果;尽管从效率层面看起来像是在倒退,因为明明产品经理已经提供了方案,而设计师还要重新思考。
但实际上,这种思考方式,恰恰可以避免局限于某种职能视角思考问题。
为什么称为双钻模型?
设计师会先质疑问题,接着扩大问题的范围,思考问题之下隐藏的根本原因,接着聚焦于其中某一个问题的描述。
在思考解决方案阶段,会先扩展可能的方案,再进行一次发散思考。最后,将这一切重归于某个合适的方案。
拿到问题——发散——聚焦——发散——聚焦,看起来像是两颗并列的钻石,所以称作双钻模型。
发现问题:
对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了解用户特征、产品当前状况、用户如何使用产品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态度、竞品现状等,此时我们不会将聚焦于某一个问题,而是穷举尽可能多的潜在问题。
定义问题:
确定关键问题。这一阶段,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用户当前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需要根据团队的资源状况作出取舍,聚焦到核心问题上。
构思方案:
寻找潜在的解决方案。在方案发散阶段,我们不需要过多考虑技术的可实现性。
交付方案:
把上阶段所有潜在的解决方案,逐个进行分析验证,选择出最适合的一个或多个方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可以尽可能地发散想法,但是就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产品现状而言,很难将多种想法一一尝试,因为开发成本、项目时间等问题,可能导致投入产出比不高的情况,所以设计师应该提升对好方案的判断能力。
我们该如何使用双钻设计模式,同样在此我会举一个虚拟例子进行解释。
你们是内容资讯类产品,某天,你接到一个需求:
需求内容:
优化某应用 App 首页搜索栏,包括将搜索栏高度加高、设计颜色更加明显,以提升搜索栏的点击率。
需求背景:
对比了同行业竞品,发现竞品的搜索栏点击率比我们高了20%。我们的搜索栏点击率为 5%,而竞品为 20%;同时,通过对比发现,竞品搜索栏高度更高,搜索栏颜色更加明显,除此之外,页面其他信息区别不大。
初步分析:
这个需求问题很明确,就是我们搜索栏点击率比竞品低。但这个问题归因真的全因搜索栏高度、设计样式的影响吗?
其实未必是这个原因,搜索栏的点击行为本身更倾向于目的性点击,也就是说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去点击,而目前高度虽然不高,但是足够明确。
采用双钻设计模型分析:
通过双钻模型“发散——聚焦”的分析和验证,我们发现最终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最初的方案,这四个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
当然这种举例是为了更加便于理解,实际项目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是很复杂且很难顺利解决的;但是这种设计模式帮助我们减少用局限性的眼光进行设计,发现正确的问题,发现正确的解决方案。
06 分析思维:结构化思维
1. 什么是结构性思维?
有人这么解释: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逻辑框架像金字塔结构,以上统下,归纳总结。
我理解中的结构化思维,是灵活可变的。比如上述提到的的 5W1H ,就是结构化思维的一种,因为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结构,并非必须 5W+1H ,在合适场景也可以演变成 5W+2H 等。
当我们面对一个需求时,我们是如何进行分析的?出了方案应该如何和其他人描述?如何判断方案的合理性?
一种人看了需求,了解需求概况,然后开始找参考找灵感,找到相同页面类型的,然后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抄)的,开始发散思考表现和形式,提出的方案不清楚优劣性。这是不是像许多人平时思考需求、思考问题的方式?
而使用结构化思维的分析方式是:
1)仔细推敲需求产生的原因、背景,而不是单纯只看需求,然后结合需求得出初步的改进目标。
2)分析需求的相关用户群体。不同产品的相关用户群体不一致,比如电商产品相关用户群体是普通用户、商家;网约车相相关用户群体是用户和司机;B 端产品相关用户群体有客户(负责购买)和用户(负责使用)
3)结构化的分析竞品,而不是单纯找灵感。如看竞品是如何做的,而看竞品如何做并不是为了单纯只看表象,也会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竞品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是什么?如果竞品做得不如我们,他们的不足之处在哪里?竞品这么做对我们有没有参考意义?分析竞品有助于我们通过别人的方案,帮助我们更清晰地分析目标的意义;围绕目标,再发散思维,此时的方案会比第一种人更加紧密围绕需求和目标,而不是单凭感觉去发散。我们提出的方案,相对而言也会更加具备理论、数据、分析的支撑。
4)分析方案的意义,方案对产品本身、对团队等方面是否有更多的意义。举个例子,你做的方案是否考虑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复用性?是否考虑到对当前业务的数据变化以及后续维护?更甚于,对自己的意义,是否能从中学习更多内在方法?
一个需求可以拆解成多个点进行解析,比如:产品问题+产品目标+产品定位+竞品分析+相关用户群体+体验地图+ … + 需求类别特性(不唯一);但是,并非每个需求都需要把产品定位、体验地图拿出来遛一遍,这样子就变成了生搬硬套,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思考不同的分析点。
我们在需求分析中,最常用到的是以下几种,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拆分点,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分析的结构也不一致。
问题:我们产品当前遇到什么问题?
目标:针对当前的问题,我们期望达到什么目标?
竞品分析:竞品分析几乎做需求前必做的,关键在于参考其他产品的设计思路,以及别人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基于目标,侧重于从交互、UI 的设计层面进行分析、类比。
相关用户群体:最基础的当然是普通用户,此外根据不同产品或者不同功能类型有:商家(电商类)、UP 主(B 站等)、CP(内容提供商)、司机(网约车类)等,甚至同一产品不同功能模块需要考虑的相关用户群体也不同。
需求类别特性:基于不同需求的相关内容而言的,这种变量会更聚焦于某需求的具体内容,但是一个具体需求是可以被拆分成多种维度,比如信息维度、框架维度、设计风格维度;假如你在做一个搜索的需求,分析的变量就是搜索操作类型、搜索推荐方式、搜索结果呈现规则等。假如你在做一个信息流的需求,分析的变量就是信息推荐规则、信息卡片呈现方式等。
结构性思维,无论是在沟通、处理分析问题上,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考方式,避免让方案过于发散而不聚焦,更好地判断方案对于业务、团队、自身的意义,以达到清楚方案的优劣性的目的。
07 结语
本文介绍了设计师在项目中如何更好的沟通需求的方法,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更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我认为本质上是学会如何用全局的眼光看待需求,避免局限于具体解决方案。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会遇到多种类型的需求,特别是遇到较大的需求时,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特别重要,这能够很有指导性的帮助我们有意识、有节奏的看待需求。
避免为了使用某种方法论而强行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使用不同的方法。
作为设计师,很关键的一点是判断什么需求是真实需求、什么需求是伪需求,这在需求沟通、需求分析中会形成较大差异。
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对用户行为及体验的理解、对商业的理解才能提升。
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本文由 @热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