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处亮 | ​德高识广路自宽 ——读任张广先生自传《辙印》

往期回顾 

·  孝义的另一座金斗山

·  1996年孝义元宵节的街头文艺活动

作者:赵处亮

金秋时节,我有幸对任张广先生的自传《辙印》书稿先睹为快,满满的收获感与深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任张广先生是我尊敬的老领导,也是我相处多年的挚友和兄长,自然对他有较深的了解。

1968年,他于孝义中学毕业后参军,一直晋升到团职干部。后回到孝义工作,先后担任孝义县委常委、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孝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孝义市纪检委书记、监委主任,孝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等重要职务。

退休后又组建了山西省孝义市扶贫基金会,担任理事长达十多年之久。他是一位从政多年的孝义知名人物。

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山里娃,能够有如此经历和成就,也可以说是人生的赢家和胜者。

在仔细品读这8万余字的自传中,我忽然想起一句古语:“小胜靠勤,中胜靠才,大胜靠智,全胜靠德。”

任先生在这本书中记叙的自己七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不正是这样的写照吗?

我以此入墨,作为自己的读书感悟,与老领导任张广先生和读者共商。

小胜靠勤

小胜靠勤。这里的胜指成功。勤,即勤奋、勤劳和吃苦耐劳精神。

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讲:“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还有不少古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有勤者,则人必兴;家有勤者,则家必旺。”“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都说明了勤者与胜者紧密相连。

而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曾国藩则从反面告诉人们:“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无疑,任张广先生的人生之路,是勤者之路,也是胜者之路。

任张广先生的勤奋、勤劳和吃苦耐劳精神是在青少年时期磨炼和养成的。他出生在山大沟深、穷乡僻壤的孝义县西部山区的东岭村(现划归交口县),四年的初级小学求学路,是在山那边的和古村。

他一个小学生,每天都要在崎岖的山路往返四趟,风雨不误。夏天常常冒着大雨,在淌着泥水的山路上手脚并用爬行,冬季要顶着凛冽的寒风,甚至是踏着没膝的积雪前行,从不旷过一天课,加之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使他成为全校拔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接着又在离村里6里多路的古镇大麦郊读高小。入学不到两个月就开始“大战钢铁”,小学生们白天从高庙山抬铁矿,晚上加班砸矿石,由于大冬天在野外没有棉鞋穿,没几天他的脚指头就冻伤了。

在孝义中学上学时,为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尽管暑期劳动十分艰苦,却有效的解决了他上学的经济危机。

看到这些往事回忆,我不禁想起孟子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正是“自古雄才多磨难”,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勤者终究是勤者。

1968年他参军后参加国防施工,作为一名机械手,为了保证机械的良好技术状态,不因机械常规保养耽误连队作业,他有意识地把机械保养时间尽量放在连队的节假日。

1968年五一假期,战友们都休息了,他却和副班长贾丙仁顶着烈日进行机械三级保养。在烈日下,他的双臂都沾满了洗油,晒出了许多过敏的水泡,不久便感染了,最后不得不住卫生队治疗。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的意志,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勤劳勤奋、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他日后在部队和地方工作中不断成长和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胜靠才

中胜靠才。才,即才华、才干。

德才兼备,历来是我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没有一定的才华和才干是担不起重任的。

而文化是才华的重要内容。毛主席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在和平建设时期,在部队国防施工中,仍然需要有文化的官兵。

任张广先生参军后,很快成为连队建设的骨干,他在国防施工中大显身手,首先得益于他较高的文化水平。

参军前他上学的孝义中学,是当时孝义最高学府,也是当时的晋中名校,能考取孝义中学的学生,都是十几比一,甚至是二十比一的佼佼者。他参军时已是高三毕业,只是由于1966年文革全国停止高考而未能进入大学,即使这样,他的文化程度在当时的部队中也是出类拔萃,凤毛麟角,在他所在的机械连队中派上了用场。

他在书中说,在参加工建六工区机械训练大队为期三个月的机械知识培训中,“凭着自己在高中课程中学到的电学和内燃机基本知识和半年多的操作实践,我很快便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内燃机、发电机的构造原理及操作和维修知识,也为日后所进行的机械车辆管理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以后,随着他成为机械维修与管理的行家里手,他被提拔为团后勤处装备股干部、军械股股长。特别是在解放军后勤学院专业系深造后,系统学习了部队的军械装备管理、现代军事科技及战时后方勤务等专业,使他成为部队难得的后勤专业干部,接着便担任起师国防施工指挥部机械器材科长(副团)的重要职务,为国防施工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应了清代政治家纪晓岚的一句话,“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意思是说,当一个人一心一意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其工艺和手艺必定是精湛的;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必定是成功人士。

任张广先生在部队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在部队的1971年和1976年两次近半年的案件调查办理,也为他日后担任孝义市纪检委书记一职时的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奠定了业务基础。

在担任孝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3007国道连接线筑路工程时,他到工地上检查路面沥青铺装工程,很快发现了不少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他严肃批评了施工负责人,要求他们立即停工整顿,并对整顿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

试想,一个领导者强烈的责任心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施工知识和管理才干,也是不可能担负重任的。

大胜靠智

大胜靠智。这里所说的智,并非是说天生的智商和聪明,而是在此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分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是学而能用,知而能行的真学真知,称之为智慧。

有智慧的人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从实际出发,从大局考虑,从长远计议,力求取得最佳效果,而被称为智者。

从任张广先生的人生历程看,即可称之为有智慧的智者。

在记述“三次转岗”中,他引用了著名作家柳青的名言,“人生之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依我之见,他最紧要的第一步应该是参军。

1966年因文革高考取消,他和大学失之交臂,他们几位同学选择了参军。我联想到1920年,年轻的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陈毅、聂荣臻等人选择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马克思主义。这些人回国后,不少人都成为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不能不承认这些人当初的高明选择。

1968年,孝中老三届学生任张广、吴汉国、张建文、郝贞运以及高大旺等同志选择报名参军,这些同志在部队提拔为干部,转业回到地方后,都成为孝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

这自然与周恩来等人的赴法勤工俭学不可同日而语,但都是在人生紧要关头的正确选择。试想,这几位在孝义政界名望很高的领导者,如果当初不是选择了参军,而是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了当工人、当民办教师,其发展前程就很难设想了。

1985年恰逢百万大裁军,任张广先生拟任师后勤部政委已经不可能。正值盛年、身体尚好、对部队有深厚感情的他,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回到孝义担任孝义县委常委、县人民武装部政委、人武部党委书记,应当说,这又是一次关键时期的最佳选择。当然,这和他求助高人指点和贵人引路分不开。

当时他的师政委申安民和他曾经的部队老首长、时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于鸿礼、副司令员董云海,为他指点迷津,穿针引线,从中周旋,才得以实现。这正应了孟子所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拥有智慧,不如借助别人的力量。《红楼梦》也有一佳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点。”在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的前提下,善于利用权威人物的力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好地为党为国尽忠尽职,不失为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他的智慧还体现在能够正确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他在担任连部文书的时候,针对连长、指导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他私下分别给两位连首长做思想工作,渐渐地成为连长指导员之间矛盾的调和剂,成为连队离不开的人物。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连部文书也还是个兵。我也曾在部队担任过连部文书,调处连长和指导员之间的矛盾,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任张广先生却在这方面显示了他高超的智慧和水平。

还有他在主持孝义市人民武装部工作时,面对重重阻力,歪风邪气盛行的局面,他以昂然正气,采用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调整手段并举的方法,打破坚冰,建章立制,开创了人武部工作新局面,成为全省人武部工作先进单位,显示了他是一个称职的主官和智者。

在担任孝义市副市长分管3007国道连接线筑路工程时,他和其他领导一起,千方百计解决了资金的严重不足和机械缺乏等问题,保证了这项巨大的工程顺利进行,成为小力量办大事的典范。

在他担任市纪检委书记期间,市委将回购部队空置房地产的任务交给他牵头,面对 一波三折,重重阻力,又是他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千方百计,终于办成了这件事关孝义城市品位的大事。

在他担任市政协主席期间,政协的多个建议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如“大办卫生”“大办教育”“大办交通”“经营城市”“争创百强”等高超建议被采纳,并最终形成全市的大决策、大动作、大成果,都与他的智慧和改革创新精神分不开。

任张广先生的工作实践,使我想起了毛主席幽默的一句话,“什么叫千方百计?'千方’,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计’,就是九十九计加一计。”有这种精神,何愁事不成。有这种精神,智慧也就在其中了。

全胜靠德

德才兼备,以德为首。良好的德行是人得以立身的根本,也是事业成功的根本。

古语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不正,则事不兴”。德行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德行的宽度,决定了人生的结局。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决定他能走得多快,而一个人有没有德,则决定他是否走得远。

任张广先生的人生历程可以证明,一个人通往成功的必备条件,就是拥有良好的德行。

还是让我们从第一章“山村求学”中看看作者的叙述吧。

“1959年春天,我在大麦郊小学上学,由于村里大食堂没有我的口粮,为了不挤占父母那点少得可怜的份饭,有几个星期天我就干脆不回家了,就在大麦郊村外挖野菜煮煮充饥,尽管整天饥肠辘辘,但我还是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读罢此文,我为他少年的困境痛彻心扉,同时又为他字里行间这份美德和孝心肃然起敬。正是自古英雄多磨难。穷人出孝子,人穷志不穷。

对父母的孝往往伸延成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他在“军旅情深”中写道:“从穿上军装之日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努力做一名雷锋式的战士。我和好友吴汉国经常谈心交流,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新兵下连队发军装,别人都抢着要新式绿军装,我领了一件旧式黄军装。发军大衣时,别人抢着要新的,我最后默默地拿了一件老式旧黄大衣。就这样,我从点滴做起,处处注意严格要求自己。”

这段文字叙述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深深地打动着我,因为我也是在他之后参军的,深深懂得其中的平凡而伟大,深深懂得一滴水见太阳。有这样高素质的好兵,在部队的发展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他在书中叙述自己入党过程时说:“我觉得自己离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还差得很远。在我心目中,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标准应该像《红岩》小说中描写的江姐、许云峰、陈刚那样。也应该像我们在高中时熟读的《革命烈士诗抄》中的柔石、邓中夏、翟秋白等烈士,也要像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那样,要像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那样。”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在那个部队的大熔炉,他的那段内心独白,是最大的正能量。他心目中的榜样,那些优秀共产党员身上体现的是那个时代乃至当代最大的德。他自身的努力,加之党的培养,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

1974年,领导安排他参加了军里举办的师、团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班,1979年又有机会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深造,更使他的军政素质进一步提高,成为军队建设的骨干,转业后又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人,可谓志在必得,顺理成章。

在地方工作中,他继续坚持和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敢打硬仗,争创一流,能使出百分百的劲,绝不使九十九。

他无论是在市政府担任副市长,还是在市委担任纪检委书记,还是在市政协担任主席,都能够创下不平凡的业绩,并能够在不正之风盛行之中站稳立场,清正廉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他在主持市纪检委工作中,对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敢于正视,敢于查处,以致有人扬言对他报复。对被人诬陷的好干部则实事求是,敢于保护。在记者问案的正邪交锋中,突出地体现了他主持正义的求实精神和刚正不阿的军人气质。

他谦虚谨慎,低调做人,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调动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本书叙述的许多重大事件中,他总是把问题归于自己,把成绩归于别人

。他饱沾笔墨,赞扬了在307国道连接线修建中呕心沥血的市委书记章霍生,赞扬了为筹集筑路资金千方百计求助成功的常务副指挥王安礼,赞扬了为孝义购回军队地产劳心费力无怨无悔的邵富贵、杜玉金、武跃飞,赞扬了为筹建残疾人联合会尽心竭力打开局面的李桂才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分管过的部门很多,但他唯独把分管过的市残疾人联合会作为专门一节,浓墨重彩来写,体现出他对弱势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对残疾人的大善大爱。

特别是在他退休之后,他仍然发挥余热,组建了山西省孝义市扶贫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一职已达12年之久。

十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基金会一班人,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当地企业和爱心人士为扶贫济困筹集善款,并坚持访贫问苦,精准助学,扶助“三农”,广泛深入开展各种扶贫济困公益慈善活动,共支出善款1914余万元,有4800多个家庭受益,受益者近5万人。

其中共资助贫困大学生、中学生3900多人次,支出善款681万余元,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共扶持大病重病患者3980多人次,支出善款783万余元,使他们走出了困境。为抗灾救灾,扶助“三农”支出善款190万元,为社会稳定、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这其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为节省笔墨,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任张广先生的大德大善,正应了一句古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读完全书,掩卷深思,一个人人生之路成功与否,不取决于父母,不取决于家庭出身,而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取决于社会的大环境和周围的小环境。

在个人的努力中,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厚德方可载物。身处社会的大环境和周围的小环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心尽力尽责,公道正派廉洁,始终具有正能量,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昂扬正气和精神风貌。任张广先生的人生历程不正是这样的吗?

我还深思,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贫富、学历或者美丑,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距。无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任张广先生成功之路的根本。

最后,我以一副嵌名贺联赠与任张广先生:

从军从政牢记初心纲举目张长城内外留辙印
亦武亦文担当作为德高识广孝河两岸有美名
更多人在读

(0)

相关推荐

  • 任盛前往河南新乡抗洪救灾

    2021年7月23日,一声令下,共青团孝义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孝义市西辛庄镇武装部应急战士(兼).孝义市天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盛一行十余人星夜兼程,驱车百里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参加一线抗洪. 同时 ...

  • 赵处亮 | 我为农民树碑立传

    往期回顾  ·  郭守云的创业故事 | 豆腐 ·  追寻山西吕梁山抗日模范村"石像村" 作者:赵处亮 农民朋友"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我则是"谷雨之前 ...

  • 赵处亮 | 以史为鉴知兴替——写在《商海留痕》即将出版发行之际

    往期回顾  ·  山西八大案之一 | 高崖村反革命杀人案 ·  山西八大案之二 | 毛泽东表扬过的案子,比电影还精彩 以史为鉴知兴替 --写在<商海留痕>即将出版发行之际 作者:赵处亮 今 ...

  • 赵处亮 | 深情寄哀思 挽联悼英灵——浅谈挽联的撰写实践与思考

    往期回顾  往事 | 给姥姥买烟 儿子考上清华,父亲写的一封信在教育界火了 作者:赵处亮 2021年新年刚过,孝义市礼仪文化总管协会会长王正杰先生编著的<孝义丧葬民俗文化>一书即将出版付印 ...

  • 赵处亮 | 老槐新姿

    在吕梁山脉东麓,孝义市西北山区的杜村乡,有个七百多口人的小村叫西房庄.村中央半山腰有一处大院落,约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虽历经150多年沧桑岁月,仍完好无损.因在建时为全村唯一的一处坐北朝 ...

  • 赵处亮 | 母亲的银发

    母亲的银发 作者:赵处亮 我喜爱集邮,也喜爱集币,还收藏了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的百余张门票.然而,我珍藏的无价之宝却是一缕银发.那是我妈师巧伶的头发.她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今年又是我妈的百年诞辰,见物忆 ...

  • 张广天 | 行走与歌唱:张广天自传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 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 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 ...

  • 赵润同,识图马,王亮三位老师作品欣赏

    -请扫码关注- 诗人思归平台欢迎您 投稿微信号: CZJ690430 喜 讯 告 知 思归文集 因 你 而 精 彩 作者简介 赵润同,微信名字:田园诗韵.河南商水人,粮食战线退休职工.酷爱诗词,讲究礼 ...

  • 路啊路!回不去的两广路!

    有人问小北:啥叫京味儿文化? 这可难不倒小北,立马儿脱口而出:胡同.茶馆.戏园子.酒楼.会馆.老字号.名小吃...... 这人又问小北:去哪能体验最正宗的京味儿文化? 小北沉思良久,无奈地告诉他:这可 ...

  • 北京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清华池的澡堂子,珠市口儿的教堂和电影院.丰泽园,还有德寿堂药店.纪晓岚故居.中国书店-这些个连起来的地标建筑就是今儿个要说的--两广路. 所谓两广路啊,就是西起广安门,东至广渠门儿.在2001年8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