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看画册,一杯咖啡的时间读懂《日出·印象》及莫奈

《日出·印象》(现藏于法国玛摩丹·莫奈美术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印象派”这一名称正是出自《日出·印象》这幅作品,但当时“印象”二字是对该流派充满嘲讽与诋毁的负面批评。《日出·印象》出自 1874 年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该展览由“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组织,在纳达尔位于卡普辛大道的工作室举办。这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协会由几位年轻艺术家(雷诺阿、西斯莱、德加、毕沙罗、塞尚和莫奈)共同创立,此前他们还在圣乔治街35号的雷诺阿画室里精心编写了协会的各种章程。
莫奈的画室(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日出·印象》这幅有些突破意义的画作虽然创作手法仍显保守,但其在绘画风格探索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以这幅画为起点,莫奈开始了自己的绘画冒险之旅,他不断追寻自我、开拓新的领域,并最终凭借“睡莲”系列走向了艺术生涯的巅峰。
《睡莲》(现藏于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睡莲》(现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院,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睡莲》(现藏于美国休斯顿美术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在创作《日出·印象》时,莫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相似性,而是更注重展示自己的真实观感,赋予对象不同的个人意义。莫奈的视角在 19 世纪末大放异彩,滋养了全新的绘画流派,令梦境般的画面成为潮流。不仅如此,这种视角很快从绘画圈延伸到了文学圈。作家们不只会对此类新流派画作表达支持并做出评论,更会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风格。
《撑阳伞的女人》(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阿让特伊的塞纳河风光》(现藏于法国奥赛美术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窗边的卡米尔·莫奈》(现藏于美国里士满弗吉利亚美术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莫奈的视角并不带有太多的思辨和精神意义,而是严格固定于极为稀松平常的现实场景之中。这种视角并没有什么虚构成分,而是表达“进入主题本身”时的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亲近感受、一种现实的瞬间: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以随时变换。对此,身为艺术评论家的普鲁斯特认为:“仅凭画作本身,我们就可以走出自我,了解另一个人眼中的世界。这片世界与我们看到的并不相同,其间的风景对我们而言就如同月球上的景观一样陌生。”
《阅读中的女孩》(现藏于美国巴尔的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韦特伊的艺术家花园》(私人收藏,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普维尔悬崖边漫步》(现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院,图片出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以上内容节选自《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之“里程碑《日出·印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让-雅克·莱维柯 著;范炜炜 译
定价:88.00 元
开本:24开,170mm*210mm
页数:228页
当当新书限时5折(11.25-11.27)

印象派领军人:莫奈

这是意志坚定者的作品,莫奈无比沉着冷静,始终在追逐难以捕捉的光线效果。

——画家保罗·塞尚

莫奈用饥渴的目光观察着这个世界,他沉迷于空气中悬浮的一个个光点,这些光点在他眼中如同宝石般珍贵。

——画家约瑟夫·拉卡斯

他仅凭双手便将大海上的狂风暴雨展现于画卷之上。

——作家居伊·德·莫泊桑

普罗米修斯这位被处死刑的泰坦巨神,曾将藏于阿魏茴香枝里的火种带到人间,而莫奈这个普通人类的代表则计划征服来自上天的光线,为人们呈现事物最迷人的视角,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

——政治家乔治·克里孟梭

143张莫奈名画为路标,讲述追光之旅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书中从前辈大师布丹及容金德开始,追溯印象派奠基人之一莫奈的艺术源头,以一幅幅画为路标,从《日出·印象》到《撑阳伞的女人》,从“鲁昂大教堂”系列到“睡莲”系列,带你回顾莫奈跌跌撞撞的绘画冒险之旅,进而走近印象派的历史。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大量莫奈本人、亲友及同时代的画家、作家、评论家甚至政治家的话语,力求全方位地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莫奈。

配套音频听故事

书中选取了多个精彩章节录制成音频,闲暇时间也可随着动人朗读体验莫奈的艺术人生。

附录年表,标记莫奈生平及时事

全书的最后附录年表,这些年表不止记录莫奈的一生,还记录了当年发生的大事,如文学艺术作品的面世、科学的进步、政治的变革,以此来反映艺术家的成就并非个人时运,更多的是时代的促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