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体】人体健康自测三百问 九,常见恶性肿瘤自测
【养生健体】
人体健康自测三百问
九,常见恶性肿瘤自测
250.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当今世界52亿人口中,每年因患癌症而死亡的约400万,占全部死因的12~25%。癌症的发生和因癌症死亡者多在中、老年,但近年来,癌症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癌症对人类的威胁如此之大,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的发育和繁衍受身体的神经和内分泌以及细胞本身的控制,使细胞生长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正常细胞的增生是有限度的。当某些因素使细胞核发生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使其生长失去控制,就会导致细胞不符合身体生理需要而无限制地增殖。这种新生的肿物,医学上称之为肿瘤。
癌症实际上只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恶性肿瘤叫肉瘤。由于这两种肿瘤的组织来源不同,故名称各异。癌是指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皮肤癌等;而来自间叶组织如肌肉、骨、血管、淋巴等的恶性肿瘤则称做肉瘤,如骨肉瘤、淋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但是,人们习惯上常常将恶性肿瘤统统称为癌症。
癌肿是一群不随生理需要而反常地生长的细胞集团。癌细胞不但没有同类正常细胞的功能,而且在形态上与同类的正常细胞相比也是不成熟的,因此,它是一种变异了的细胞。癌细胞的代谢过程比正常细胞快,它消耗人体的营养,妨碍正常细胞的生长,破坏正常组织,产生毒素危害机体,还可向远处组织器官扩散转移,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英文中的“癌”(cancer)来自拉丁文,原意是蟹,意指癌症向四处扩展,形如蟹爪。
251.目前癌症防治的关键是什么?
癌症虽然是一种顽症,但也用不着“谈虎色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癌症发生发展的规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早在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提示:“约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1/3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1/3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将有关防癌和早期发现癌症的知识告诉广大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有必要的。
252.哪些环境因素与癌症有关?
癌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的,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是环境因素。与癌症有关的环境因素有:
(1)化学因素 迄今为止,已确定或有可疑的化学致癌物质约有1000多种。其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如苯及其衍生物-3,4-苯并芘、1,2,5,6二苯并蒽)、甲基胆蒽苯、氨基偶氮染料、芳香胺类、亚硝胺类、霉菌毒素,以及砷、铬、镉、镍、石蜡油等数百种物质已被证实有致癌作用。因此,化学致癌因素在人类癌症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
(2)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γ、X射线)、日光及紫外线、部分纤维性物质(如石棉、玻璃丝)等均已证实有直接致癌作用。如电离辐射易引起皮肤癌、骨肉瘤、肺癌、白血病、甲状腺癌和恶性淋巴瘤等;长期受强烈的日光与紫外线照射易导致皮肤癌;大量吸入石棉等纤维性物质易导致肺或胸膜的恶性肿瘤。
(3)生物因素 主要与病毒、寄生虫及慢性炎症有关。如肝癌及胆管细胞癌与中华分枝睾吸虫感染有关。虽然从一些癌组织如非洲儿童淋巴瘤、鼻咽癌、乳腺癌等分离出了病毒,但它是否是人类癌症的真正病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53.人体内在致癌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均发现某些癌症与遗传有关。如乳腺癌、视网膜细胞瘤等患者多有明显的家族史。但是,遗传的并不是肿瘤本身,而是对癌症的易感性,或称癌症素质。也就是说,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同类癌症。
(2)内分泌因素 女性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和转归与女性性激素的水平有明显关系,说明内分泌紊乱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3)免疫因素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严密地监视着每一个异常细胞,并把它们消灭。若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后天免疫性疾病,或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某些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后,就会使异常细胞得以乘机繁殖而发生癌症。
(4)神经、精神因素 强烈的精神刺激、持续的精神压力以及严重的精神创伤,一方面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可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使体内细胞分裂失去控制而异常生长,导致癌症的发生。
总之,癌症的病因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包括内因和外因在内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54.食管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如何?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男性食管癌为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女性食管癌则占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宫颈癌。可见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特点。食管癌高发区有: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以河南林县、安阳县为代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盐亭、阆中、南部三县交界地区以及广东省某些地区如南澳岛等地。此外,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湖北、陕西、新疆等地尚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发病人性别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1. 3~2.7:1。30岁以下患此病较少,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年龄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因食管癌死亡的人中60%以上年龄在50~69岁之间。
食管癌的治疗结果因病期的早晚而相差非常悬殊。以手术治疗为例,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为90%左右,而中晚期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对食管癌来说,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55.食管癌在早期会发出哪些信号?
食管癌早期因病变部位的粘膜充血、肿胀、糜烂,粘膜和粘膜下有炎症改变,故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当食物通过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也可引起食管局部痉挛,从而导致进食时不同程度的梗噎感。因此,90%左右的早期食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常见的早期症状有:
(1)梗噎感进食时,特别在进食较干的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内短暂停留;有时觉得食管内有吞咽不完的食物,故常反复作吞咽动作。这种症状不经治疗可自动消失,但数日或数月后重复出现,以后发生的频度和梗噎感的程度逐渐增加。
(2)食管内异物感 即使在非进食时,也觉得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
(3)进食时胸骨后轻微不适或疼痛 这种不适或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有时仅几秒钟。但进食粗、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可加重,或疼痛时间延长。若是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
(4)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可伴有轻微疼痛。
(5)胸内闷胀不适,或上腹饱胀,或吞咽时暖气。
上述症状为食管癌的早期信号。在一个病人身上可以只有一种症状,也可几种症状同时出现,而且症状的轻重程度可以不同。
一旦出现了上述早期症状,应尽快去医统检查。目前针对食管癌的检查主要有X线食管造影、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和食管镜检查等。
256.胃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疗效如何?
胃癌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一般来说,胃癌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华中、华西内陆。发病率最高的是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胶东半岛和江浙沿海一带。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是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贵州。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5~65岁最为多见。男性胃癌的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
胃癌的疗效与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若癌肿仅位于胃粘膜层,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而晚期胃癌,手术存活率平均只有20%左右。因此,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然而,遗憾的是,早期胃癌常常无明显症状,有时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现象,且往往会被人忽视。当病人感到不舒适而就诊时,癌症已多属中、晚期而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所以,应该提高对胃癌的警惕,及时抓住胃癌在早期可能发出的一些信号,进行有关检查,争取早期发现胃癌,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257.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胃癌?
约2/3的胃癌在早期可出现下列症状:
(1)上腹痛 约1/4的患者疼痛规律如消化性溃疡;但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餐后腹痛,无间歇性,且不能用食物或制酸剂获得缓解。
(2)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胃癌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若伴有上腹痛,且能排除肝炎的话,则更应引起重视。与肝炎的鉴别是:肝炎除有食欲减退、厌油腻外,还常有黄疸、浓茶样尿,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等。不少患者由于进食减少而导致乏力、消瘦。
(3)大便潜血阳性,黑便和呕血 这些都是胃出血的征象,在胃癌早期即可出现。若癌肿破坏了小血管,出血量少时,大便外观正常,但化验可见血细胞,这就是潜血阳性;若癌肿破坏了大血管,出血量多时,可表现为排黑色大便和呕血,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胃癌引起的出血为持续性、顽固性;而溃疡病引起的出血为间歇性,且经过治疗出血可停止。可据此加以鉴别。
(4)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 表现为进食后饱胀不适、恶心和呕吐。胃贲门部(胃的入口)癌肿开始时可感进食不通畅,继之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返流。若癌肿位于胃幽门部(胃的出口)时,恶心最明显,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幽门梗阻,表现为呕吐腐败隔夜食物。
(5)其它胃癌的早期表现 对食物的喜好突然改变;不明原因的腹泻或便秘或下腹不适;偶有上腹不适时,用手扪压上腹可有深压痛及轻度肌肉紧张感。
无论出现了上述胃癌的1个或数个早期信号,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男性无胃病史者,应尽快去医院消化科做有关检查。
此外,有约1/3的胃癌在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要想早期发现胃癌,只有依靠普查。因此,在胃癌流行区,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或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或已施行胃手术在10年以上者,均应定期做X线或胃镜检查。
258.肝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是怎样的?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本文所述为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在女性中,次于胃癌、宫颈癌、食管癌,居第四位。
在我国,肝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以上海、江苏(尤其是启东市)、浙江(尤其是嵊泗、岱山县)、福建(尤其是同安县)和广东最突出,其中广西扶绥县和江苏启东市是我国肝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
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多,男女之比为2~5:1。
目前,治疗肝癌最好的方法是手术切除癌肿。据报道,早期发现的小肝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已接近70%。但晚期肝癌,由于失去了手术的机会,疗效很差,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和存活率的关键。
259.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起病隐袭,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待出现肝区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肝肿大等症状时,癌症已多属中、晚期。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对肝癌的警惕性,发现问题及时做有关检查,才有可能早期或相对早期地发现肝癌。
肝癌细胞有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而正常人(除孕妇外)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极微,只是在胎儿体内较多。通过检测甲胎蛋白(AFP),可以在肝癌的症状出现前6~8个月左右发现肝癌,这时,病人可无任何症状,称为亚临床肝癌。对这种早期肝癌作手术治疗,疗效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60~70%。将甲胎蛋白普查施于肝癌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包括肝硬变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有肝炎史10年以上者),有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
其次,B超也是检测方法之一,可以显示出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肝癌。
此外,对于与肝癌有关症状加以重视,有利于肝癌的相对早期发现。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和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症状,经治疗后不缓解或反而逐渐加重;或原有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变,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明显的肝区疼痛、食欲下降、乏力、肝肿大、消瘦,甚至黄疸,都应高度警惕肝癌,及早做相应检查。
260.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发病年龄以45~70岁最为多见,60岁左右为高峰,但也可发生于青少年。男女之比为2:1。
因胰腺癌隐藏于腹腔深部,一般来说,早期无特殊表现,可有上腹不适、乏力、食欲降低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待出现腹痛、黄疸、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明显症状时,癌症已多属晚期,故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多数医院胰腺癌手术5年生存率仅4%左右。
因此,了解胰腺癌在早期可能出现的一些信号,及时做有关检查,对于胰腺癌的早期或相对早期诊断及提高疗效是有帮助的。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信号),应考虑本病:
(1)进行性阻塞性黄疸。
(2)原因不明的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
(3)不能解释的体重减轻。
(4)近期出现的脂肪泻(因胰液分泌不足,导致脂肪消化不良而引起)。
(5)近期出现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因胰岛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症状性糖尿病,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不能以一般性糖尿病解释者。
261.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与结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完全相同。多发年龄也不完全相同。40岁以上患者居多,但青年人患大肠癌亦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年轻患者不断增加,且青年大肠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故应加以重视。
大肠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大肠癌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直肠癌。
大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癌肿早期切除。早期发现的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大于50%。而到了晚期,由于癌肿浸润扩散和转移到其它部位,则疗效不佳。也就是说,病变发现越早,5年生存率越高。因此,大肠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
262.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由于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表现,易被误诊为痢疾、痔疮、慢性结肠炎等良性疾病而延误治疗。因此,了解大肠癌在早期发出的一些信号,对于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信号是:
(1)便血 是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约90%的直肠癌患者有便血,其中30~40%的病人为首发症状。由于发生大肠癌的部位因人而异,故其便血出现的时间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直肠癌早期一般出血量很少,多在大便条的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人在粪便排出后,随之排出较多量滴状的新鲜血液。乙状结肠因与直肠接近,故乙状结肠癌的便血症状同上。但乙状结肠以上的大肠癌,因粪便在肠管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出血的颜色变暗,可表现为绛紫色或黑色大便,便血出现的时间也较晚。便血发生的原因是癌肿组织表面溃破,发生溃疡,侵蚀血管所致。当出血量少时,肉眼看不出便血,只有在做大便潜血试验时才能发现。
(2)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表现为大便次数改变、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直肠癌患者虽然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如果癌肿突出在肠腔内压迫粪便,可使排出的粪便呈细条状或扁形。
(3)腹痛 癌肿早期多为隐痛,且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待癌肿侵犯肠壁出现明显腹痛时,已属晚期。
(4)肠梗阻、腹部包块和贫血 癌肿长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肠梗阻和腹部包块。持续的肠出血可导致贫血。
总之,凡近期出现的原因不明的血便,或排便习惯改变,或原因不明的贫血,都应考虑到本病,应及时去医院做大便潜血、肛门指诊、X线、肠镜等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63.鼻咽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是怎样的?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也是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所有患者中,祖籍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台湾、江西、四川、湖南的最多。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该病年龄范围较广,但30~50岁的青壮年最为多见,因此,危害性极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癌症之一。
鼻咽癌的疗效因病期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早期(一期)鼻咽癌经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80%;但晚期(四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2.7~27%。
因此,及时抓住鼻咽癌早期发现的一些症状,尽可能地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是非常必要的。
264.怎样才能早期发现鼻咽癌?
早期发现鼻咽癌的关键是要了解鼻咽癌早期发出的一些信号。
极其早期的鼻咽癌,局限在鼻咽粘膜的上皮层,没有侵犯深部组织,也无扩散、转移,故除个别病人偶有耳鸣或痰中带血外,基本上没有症状,只有通过普查,才能发现。因此,对鼻咽癌高发人群进行定期观察和普查,是早期发现鼻咽癌的重要途径。
待鼻咽癌长到一定程度,将出现下列症状:
(1)流血性鼻涕 这是癌肿表面发生糜烂和溃疡的结果。可表现为擤出的鼻涕带血,或回吸鼻涕时经口排出血性鼻涕,后一种形式更为多见,且多发生在清晨起床后。开始时为鼻涕内有少量血丝;进一步发展可有血块;少数病人可有滴血或口鼻均出血,且用按压或堵塞前鼻腔的方法不能止住出血。
(2)鼻塞 若癌肿阻住鼻后孔或侵入后鼻腔,都会引起鼻塞。早期常为一侧鼻塞,晚期则双侧都可有鼻塞,且鼻塞越来越严重,而不是时有时无。
(3)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常为一侧性,持续存在,越来越严重,以后可发展为双侧。
(4)头痛 多为偏头痛。早期为间歇性,部位不固定;晚期则为持续性剧痛,部位固定。
(5)面神经麻痹,复视,颈部淋巴结肿大 这些都是癌肿侵犯颅神经的结果,晚期还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无论出现了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都可能是患鼻咽癌的信号。但癌肿生长的部位不同,出现这些信号的早晚也不同。若鼻咽顶部的肿瘤,又没有发生溃疡,有时虽然长得很大,病人也可无特殊感觉。若肿瘤正好长在后鼻孔,或表面有溃疡、出血,则在较早期就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总之,一旦出现了上述信号,就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265.肺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如何?
肺癌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工业发达的美、英、日等国上升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和工业致癌等因素密切相关。
男性肺癌的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肺癌多发于中年以上,一般自40岁以上发病率迅速上升,至70岁达高峰,以后略有下降。因此肺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目前各国广泛重视和研究防治的重要课题。
肺癌的预后也与病期密切相关。以手术治疗来说,所有手术后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40%,但早期发现的隐性肺癌和原位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70%,也就是说,肺癌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266.怎样早期发现肺癌?
大多数肺癌在早期都会出现一些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多无特异性,往往被人们忽略。因此,提高对肺癌的警惕,及时抓住肺癌在早期发出的“信号”,对早期发现肺癌是十分有利的。
(1)咳嗽 是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系因肿瘤及其分泌物刺激支气管粘膜引起。多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泡沫痰;若癌肿增大造成支气管严重狭窄时,则咳嗽加重,咳声呈变调金属音;若合并有肺部感染,可咳粘液脓性痰,虽经抗生素治疗,但咳嗽并不停止。
(2)血痰 是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系由癌组织坏死、溃烂引起毛细血管破裂造成。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持续出现,且经一般治疗症状无改善。少数病人可由于肿瘤侵犯大血管而导致大咯血。
(3)胸痛 早期胸痛常为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且位置不固定,癌症晚期可表现出固定的剧烈胸痛。
(4)发热 当癌组织坏死,或阻塞支气管使分泌物无法排出,从而导致肺部感染时,可引起发热。由前者引起的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由后者引起的发热,虽经抗生素治疗可退热,但病因未除,仍可反复发作。
(5)其它 由于肺癌细胞可分泌一些内分泌激素,使机体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有时甚至在呼吸道症状之前出现,故是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线索。最常见的是杵状指(趾)和肥大性骨关节病。前者表现为远端指(趾)节呈杵状膨大,指端疼痛,指甲周围有红晕;后者为长骨骨端疼痛,关节肿痛,但无畸形。这两种症状可同时存在。其次有浮肿、高血压、尿糖增多、嗜睡、男性乳房发育等。
总之,凡4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有吸烟史者,若出现了上述症状,应该不失时机地去医院作X线、痰查癌细胞以及支气管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267.如何早期发现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平均约为55岁,男性患者为女性的2~3倍。
膀胱癌的初期症状为肉眼血尿,一般为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但也可表现为起始血尿。尿中可有较大的血块或腐烂组织。由于血块阻塞,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多为无痛性,也就是排血尿的同时,病人不痛不痒,亦无其它自觉症状;但若伴有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当血尿第一次出现时,若能抓住这一信号及时检查治疗膀胱癌,尚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由于血尿间歇出现,常能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而不加重视。待到出现腰骶部疼痛、贫血、浮肿、下腹肿块等明显症状及体征时,癌症已属晚期而失去治疗机会。
因此,凡中老年有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化验查有红细胞、白细胞者,均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即使无其它任何不适,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也应及早去医院做尿细胞学、膀胱镜和X线等有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膀胱癌。
268.肾癌初发症状有哪些?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的患者,儿童患者偶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肾癌的初发症状有:
(1)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肾癌最主要的初发症状。即突然排出血尿,但不伴有疼痛或其它不适。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肿瘤侵入肾盏肾盂,导致出血,血从输尿管流入膀胱,最后自尿排出。因此,血尿的出现表明癌肿已非早期。和膀胱癌一样,若能在第一次血尿时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当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由于这种血尿常常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这时,切不可认为病已痊愈而不加以重视,待到血尿多次反复发作,或伴有其它症状时,癌症已属晚期。
(2)腰痛 多为腰或上腹部钝痛或隐痛。当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剧烈的肾绞痛。
(3)腰部包块 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从腰部或上腹部摸到或见到肿块。病人有时也可感到腹部有肿块。
以上3种症状是肾癌的典型症状,若全部出现,说明癌症已属晚期;即使只出现其中一项,也表明癌症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4)其它 有部分肾癌病人,初期症状不是血尿、腰痛或腰部包块,而是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血沉加快、肝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糖、性功能紊乱等。往往在这些症状出现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泌尿系统的症状。此外有的病人肾脏本身原发的肿瘤很小,故泌尿系统的症状不明显,却可首先表现出癌症转移到其它器官的症状,如转移到肺部可有咳嗽、咳血;转移到腋下淋巴结可有腋下肿块;转移到骨骼,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还可表现为下肢麻痹、肿胀等。
由此可见,肾癌的初期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凡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者,都应及时去医院做血、尿常规和肾脏B超、膀胱镜和X线等有关检查,或在做其它疾病的检查时,同时做泌尿系统的检查,排除肾癌的可能性。
269.乳腺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是怎样的?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在京、津、沪三大城市的局部地区中,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乳腺癌的好发年龄为45~74岁。其发病率有3次高峰,第一次为妊娠哺乳期,第二次为更年期,即45~55岁,第三次为60~74岁。在上述3个时期中,人体内性激素均有所变化,故有人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人体内激素平衡失调有关。
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且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做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已超过85%。因此,对于乳腺癌的防治,关键也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270.乳腺癌有哪些表现?
(1)乳房肿块 乳腺癌早期多无症状,常在洗澡、穿衣、体检或自我检查时,发现有乳房肿块。肿块最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方,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方。肿块多为单发,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
(2)乳房疼痛 早期大多数患者无疼痛,少数可表现为乳房隐痛、胀痛、钝痛或刺痛。
(3)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这是由于肿瘤造成淋巴引流不畅,使皮肤水肿所致。
(4)乳头内陷 由于肿瘤侵及乳管,导致乳头内陷,且不易拉出;或将乳头牵向癌块方向,造成乳头移位。
(5)乳头溢液 多为血性浆液,这是乳腺导管内癌的初期表现。
(6)乳房轮廓改变,两侧乳房不对称 随着癌肿体积的增大,可侵及周围组织,从而造成乳房外形改变。另外,患侧乳房表面皮肤受牵拉常出现凹陷(称做“酒窝征”),与健侧乳房不对称。
(7)乳头或乳晕处出现表皮糜烂或溃疡。
(8)乳房显著增大,皮肤红肿,发热 这是炎性乳腺癌的表现,往往被误诊为急性乳腺炎,但抗炎治疗无效。
(9)乳房缩小,乳头位置抬高。
(10)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最初多出现于腋窝。
271.怎样早期发现乳腺癌?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如前所述,乳腺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乳房肿块,且乳房位于体表,因此,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检查乳房的方法,经常进行自我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癌是完全有可能的。临床上大部分的乳腺癌,均是患者自己先发现,然后再请医生确诊的。尤其是乳腺癌“高发人群”,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就更加有意义了。
所谓“高发人群”,是专家们提出的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乳腺癌的那些人,她们是:
(1)有肿瘤家族史,尤其是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者。
(2)未哺乳或哺乳不正常者,终身未生育或高龄生育者。
(3)一侧已患乳腺癌者。
(4)月经初潮早于13岁,绝经年龄迟于55岁者。
(5)营养过剩,中年后明显肥胖者。
(6)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射线者。
272.怎样自我检查乳房?
30岁以上的女性,原则上要求每月自我检查乳房1次,或至少2~3个月1次,且必须持之以恒。检查时间应选择在每次月经干净后1周进行,因这时正好是乳腺腺体最松软、触痛最轻微的最佳检查时期。已绝经的妇女则可选择每月最易记住的固定日期进行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是:
站立或坐于穿衣镜前,对比观察双侧乳房各部分的外形轮廓是否对称,大小有无变化,如有无肿胀、萎缩等情况。两侧乳头是否位于同一水平,乳房皮肤有无溃疡或“橘皮样”改变。然后举起双手观察有无上述几种情况。左手用力叉腰,用右手推动左侧乳房,观察乳房活动度是否受限,再用同样方法检查右侧乳房。
然后,仰卧于床上,将左手举过头用并拢的右手指或右手掌触摸左侧乳房,按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地检查乳房各部位有无肿块,但不可用力挤压肿物。最后将左手放下,右手手指插入左侧腋窝深部,扪摸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左侧检查完毕,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
值得注意的是,检查时,不应用手指将乳房抓起,这样易误将正常的乳腺组织当成肿瘤,而应将手指或手掌平放在乳房上触摸。一旦发现有肿块,应及早去医院检查。当然,并非所有的肿块都是乳腺癌,其它几种疾病也可表现为乳房肿块,如乳腺纤维腺瘤、乳房囊性增生和乳房结核等。然而,乳腺癌在乳房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且不少良性肿瘤也有恶性变的可能。因此,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求医,仔细检查,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273.恶性淋巴瘤的初发症状有哪些?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并不少见,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11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最多。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其初期表现有:
(1)表浅淋巴结肿大 60~80%的患者以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其次为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为无痛性、韧性、可活动。初起可为黄豆大,逐渐长大后可相互融合,或与皮肤粘连,甚至破溃。如果淋巴结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
(2)发热,盗汗,乏力,消瘦 有部分病人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发热可为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后患者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则表明肿瘤已非早期。
(3)皮肤瘙痒 可为淋巴瘤的唯一症状,可有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多发生于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
(4)咳嗽,胸闷,胸痛,气促 见于胸腔纵隔的恶性淋巴瘤。严重者可出现面部、胸部、上肢浮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5)腹痛,腹部包块 见于腹部的恶性淋巴瘤。
(6)鼻涕带血,鼻塞,呼吸不畅,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 见于咽淋巴环的恶性淋巴瘤。表现为扁桃体、鼻咽部、舌根、软腭等部位的淋巴组织肿大,由此导致上述症状。
总之,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淋巴结活检可确定是否为恶性淋巴瘤。
274.怎样早期发现宫颈癌?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的年龄范围为12~86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统计,各国宫颈癌发病率于40岁以后显著增加,55~65岁组发病率最高。
宫颈癌常见的早期症状是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或血性白带。
(1)阴道出血 最初为性交后出血或排便、活动和妇科检查后出血。这是因为宫颈癌的癌变组织较柔软,犹如稍干燥的豆腐。故夫妻同房,或妇科医生的手指或检查器械碰到癌变组织时,就容易碰伤出血。待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表现为类似月经不调的不规则出血,即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来来停停,总不干净,或绝经期后的阴道出血。这种阴道出血的颜色也与正常月经不同,呈紫红色、紫色或深褐色。出血量由少到多。少数病人可引起贫血。
(2)白带增多 初期为浆液性或粘液性白带,无臭味,量不多。随病情进展,可呈现米汤样或血性白带。晚期癌组织坏死、感染,出现大量脓性白带,有恶臭。
无论具有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的女性都应尽早去医院妇产科做宫颈细胞学涂片、阴道镜等有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宫颈癌。
然而,遗憾的是,临床前宫颈癌即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又称O期宫颈癌和Ia期宫颈癌)患者,绝大多数无特殊症状,通常在普查时才能发现。因此,在中老年妇女中进行宫颈癌的普查,是早期诊断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此外,宫颈慢性疾病,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白斑、宫颈湿疣病变和宫颈不典型增生,均属癌前疾患和病变,应加以重视,积极检查和治疗,以防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
据报道,I期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到93.4%,而到了Ⅲ期,则降为26.6%。可见,早期发观,早期诊断宫颈癌是多么重要。
275.癌症在早期会发出哪些信号?
癌组织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逐渐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早期就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现象,通常有:
(1)低热,可表现为长时期的持续低热,伴乏力、盗汗、自汗等。
(2)贫血、出血,不明原因的贫血以及皮肤紫癜或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3)吞咽不利,进食发噎,进食时食管疼痛且逐渐加重。
(4)上腹饱胀,上腹痛近期加重,或规律改变。
(5)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6)上腹和右上腹肝区闷胀痛,肝肿大。
(7)排粘液血便或血便,原有大便习惯改变,慢性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形状改变呈细条状。
(8)鼻涕带血,不明原因的鼻塞,且进行性加重;头痛耳鸣,颈部肿块。
(9)声音嘶哑,饮水或进食呛咳。
(10)久治不愈的干咳,咯痰带血,特别是伴有胸痛。
(11)单侧头痛伴有呕吐及视力障碍。
(12)中年以上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以及血性白带。
(13)乳房肿块,乳头分泌血水。
(14)无痛性血尿。
(15)不痛不痒、生长迅速、明显增大的肿块。
(16)经久不愈的溃疡,如胃肠道慢性溃疡和舌、唇、口腔粘膜等处长期不愈的溃疡。
(17)反复发作的带状疱疹。有些癌症病人在早期常可发生带状疱疹,为全身性或对称性,可反复发作。多见于白血病、胃癌、淋巴瘤、卵巢癌、支气管肺癌和乳腺癌等。
以上都是癌症可能发生的信号,当然,其中有些症状也可存在于某些良性病变中,但是只有通过有关检查才能加以鉴别。因此,无论出现了上述任何一种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作出诊断。若是癌症,便可争取在早期或较早期获得治疗机会,从而延长生命。
276.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症是由正常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经过癌前病变阶段,而后形成癌的。若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给予治疗,阻止其向癌发展,就能达到防癌的效果。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1)粘膜白斑,多发生于口腔、食管、外阴、阴道、宫颈、阴茎等处。如白斑变粗糙、坚硬、突起、溃疡,即表示可能发生恶性改变。
(2)手掌、足底、颈项、腰部以及全身其它易受摩擦部位的疣或色素痣,如突然增大,颜色加深,脱毛,疼痛,炎症,破溃,出血等时,即有恶变的可能。
(3)久不愈合的慢性溃疡,多发生于口腔、胃、小腿、皮肤、肛门等部位。
(4)胃肠道单发或多发的息肉样腺瘤。
(5)鼻咽、食管、胃贲门粘膜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如经及时治疗,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否则可能转化为癌。
(6)慢性萎缩性胃炎,若得病时间较长,并见到化生上皮的癌移行,则有发生胃癌的可能,应积极治疗。
(7)老年性皮肤角化症,多发生在面部和手。
(8)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9)乙型肝炎和肝硬变。
(10)子宫颈重度糜烂。
(11)睾丸下降不全或隐睾。
(12)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如发现龟头有奇痒、疼痛、破溃、肿大或出血者应及时诊治。
(13)皮肤、舌或身体其它部位不消退的肿块。
(14)葡萄胎。
(15)某些良性肿瘤,如皮肤乳头状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有时可发生恶性变,应积极治疗。
应该指出,癌前病变并不等同于癌症,只是有可能发展为癌症。如果发现这些病变后,及时请医生检查和治疗,是有可能阻止癌症的发生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