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你知道得太多了……
重读《红楼梦》,我对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个年代,只有极贫穷的人才去做小和尚。做小和尚不是为了信仰,而是为了谋饭。在葫芦庙做小沙弥,有幸认识了同样穷愁潦倒的贾雨村。
贾雨村“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准确把握贾雨村,千万不能错过这一段。诗书官宦之家,可见当年家族的鼎盛,但如今“一身一口”,末世沦落至斯,这就必然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贾雨村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必然要承担家族振兴的重任。二是无牵无挂, 除了贫穷和锁链,什么也不会丢失,很可能就胆大妄为。
贾雨村决定进京赶考,求取功名。走到苏州,奈何盘缠用尽,不得已在葫芦庙寄居,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书中写到:“自前岁来此”,推断贾雨村在葫芦庙已经待了二年。这段日子想来不好过,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两年相处,这时的贾雨村与小沙弥,关系应该是不错的。小沙弥虽然文化水平不如贾雨村,但在心理上却未必落于下风。为何如此?同为谋生,小沙弥是做小和尚谋生,自食其力,做一天沙弥撞一天钟。贾雨村是寄居,是靠葫芦庙的慈悲为怀。某种程度上,小沙弥才是真正的主人。
所幸贾雨村遇见了甄士隐。雨村自况“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被甄士隐偶然听到。也许未必是偶然。雨村在此蛰居两年,对甄士隐不可能一无所知。很可能这就是一个局,展示才华是为了吸引甄士隐的注意。只有交往才能得到帮助。甄士隐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与雨村一见如故,他爱惜贾雨村的才华,想要资助又顾及他的自尊,真真急煞人也。
这年中秋,甄士隐请雨村饮酒赏月。雨村醉酒后诗兴大发:“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甄士隐惊为天人,大夸雨村非池中物,将来一定可以有大作为。雨村适时一声长叹,说出了寄居不能赶考的困境。此言一出,甄士隐欣喜若狂,早就等着这句话,立马封白银五十两,并两套冬衣相赠。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
贾雨村何等聪明之人,当晚未必醉了,只是甄士隐醉了。拿到盘缠之后,雨村没有和甄士隐招呼一声真的隐了。当晚就从葫芦庙启程,小沙弥叫他择日再走,雨村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一个穷得当裤子的人,当然没思想包袱,不在乎黄道黑道,百无禁忌,大不了再回去卖画卖文怎么滴。这样的人一旦掌权,毫无敬畏之心,做事不择手段,不幸贾雨村就是这样的人。
果然金榜题名,果然高歌猛进,果然“人间百姓仰头看”。雨村突然间青云直上,梦想成真,难免得意忘形,对上恃才傲物,对下刻薄寡恩,而且穷怕了特别贪财。上司看了不爽,探知雨村没什么关系,也没有后台老板加持,自然参他一本,把他革职了事。
这以后雨村学乖了,当上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做教师是假,看中林家与贾府的关系,攀龙附凤才是真。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林黛玉进贾府,雨村献殷勤一路护送,重要的是,他获得了黛玉父亲林如海的举荐信。然后贾政轻而易举地帮忙,就像班主任安排一个小组长一样,雨村轻松官复原职,在金陵府为官。
但一上任贾雨村就遇见了一个蹊跷案子。光天化日之下,有人为争抢一个丫头,竟把另一个人活活打死,然后凶手就跟没事人一样,扬长而去。
雨村听了大怒:“哪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
其实雨村错了,他以为人家逃了,但人家就是扬长而走的走,大摇大摆的走。一个简单的案件,为什么告了一年都没人管?为什么他刚一上任又有人来喊冤了?雨村也不动动脑子。
雨村正准备发签捉拿,突然一个门子对他使眼色。此门子是谁?原来就是当初葫芦庙的小沙弥。小沙弥怎么成了门子?小说中没有说,但这不奇怪。贾雨村鲤鱼跃龙门能成官场大员,小沙弥就不能改头换面?小沙弥绝顶聪明,肯定也不甘寂寞,于是蓄发做了一个官差,希望将来有所图谋。
两个落魄的人再次相聚,但今时不同往日。经过官场蹂躏的雨村变聪明了,门子一使眼色,雨村立马心领神会,草草打发。赶紧闭门询问门子。这才发现门子竟然是当年葫芦庙的小沙弥。这一惊非同小可,但雨村不动声色,反而对门子异常亲热。
书中写到:雨村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久。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一则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
这一谈更吃一惊,原来这被拐子卖掉的丫头不是别人,竟然是雨村大恩人甄士隐丢失的女儿英莲。因为被拐子卖了两家,第一家冯渊公子被打死,冯渊就是逢冤。再往下谈,又吃一惊。原来打死这个丫头的薛蟠,乃是贾政的外甥儿,难怪气焰熏天,打死人根本不当一回事儿。贾政之所以官复原职,就是贾政的帮忙。贾政的外甥岂能得罪?岂敢得罪?
《红楼梦》写人从不孤立来写,雨村和门子都曾落魄,所以比照来写。雨村自身也比照来写,突然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他必须进行两难选择,一方面就是报恩,缉拿凶手,解救甄士隐的女儿。另一方面就是还贾政一个人情,放走薛蟠,给贾府一个投名状。
雨村听门子说“护官符”,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得罪哪一家轻则丢官,重则丧命。雨村心里早有盘算,却故意问门子如何是好。门子还是小聪明。竟然与领导叙旧,尤其是这个“旧”是领导的不堪之旧。这是官场大忌。更要命的是,门子还纵横捭阖,既有护官符的高瞻远瞩,又有“扶鸾请仙”的具体策略,把一桩凶杀案秒变前世因果案,何其凶狠歹毒!何其阴险狡诈!
雨村老奸巨滑,心里早有打算,嘴巴上还要冠冕堂皇,当门子说到“扶鸾请仙”的主意时,为了不让门子看出自己忘恩负义,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而且还说出“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正义凛然的话。门子只得做小人,劝他“大丈夫要相时而动,趋吉避凶者为君子”,雨村万般无奈,最后只得听从了门子的建议。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之后,雨村慌忙修书一封给贾政,无非是令外甥之事已经办妥,不必挂在心上。一桩人命关天的官司就被贾雨村做了人情。但事情肯定还没完,门子如此狡诈诡谲,必须早早除去心腹大患。
为什么?因为门子知道得太多了。门子知道了什么东西?
一是知道贾雨村过去。
葫芦庙寄居是贾雨村人生的至暗时刻,也是他最想抹去的时光。即便甄士隐还在,贾雨村也不会顾及,说不定也会对其不利。否则就不会对他的掌上明珠不闻不问。人的良心很容易就被狗吃了。雨村的想法是,这段时光只要没人知道,就可以不存在。
二是知道贾雨村枉法。
门子认为自己遇见了“故人”,所以拼命表现,帮雨村把难办的事情摆平了。他以为自己有功劳,未来一定会被重用。但他忘了最根本的一条:他们的身份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一个是主人,一个是奴才,怎么可能平等?不要以为雨村让了他一次坐,他就成师爷了。
三是知道贾雨村的把柄。
贾雨村为了自己的前途,不顾当年甄士隐赠银送衣,置甄士隐被拐卖的女儿而不顾,卖友求荣,贪赃枉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完全丧失了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其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在门子面前一览无余,门子以为自己拿住了雨村的把柄,雨村一定会对自己有所忌惮。事实也确是如此,雨村被门子抓到了小辫子,寝食难安,“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他才罢”。一个“到底”说明了雨村的用心良苦。
门子的遭遇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是不要和领导套近乎。以为自己和领导是故人,还有一段贫贱之交,领导就会喜欢你重用你,大错特错。一般领导都不会重用贫贱之交,不堪历史谁都想抹去。朱元璋做皇帝之后,那些过去和他一样做和尚的要饭的,没有一个有好果子吃。
二是不要以为自己为领导解决了难题,特别是为领导擦了屁股,自己就能论功行赏,升官发财。事实上领导难题被解决之后,往往异常尴尬,让领导觉得自己无能是危险的。你比领导还要能,领导心里怎么想?更重要的是,你帮领导解决难题领导就重用你,这就显得领导投桃报李,没有大局观念。领导本就不想用你,正好拿你来避嫌。
三是不要以为掌握了领导的小辫子,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领导为了摆脱小辫子被薅住的危险,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不能知道太多领导的秘密。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87版《红楼梦》是经典中的经典,所有参与人员都是红学大家,改编最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最后一集是落发为僧的贾宝玉,在白茫茫的大雪中,先看见一队差役押送一个囚犯,那个囚犯赫然就是贾雨村。另外一个八抬大轿里,坐着一个人,万没想到那个人竟然就是门子。门子的脸上有颗痣,非常好认。风水轮流转。正如《红楼梦》中所写: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