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随笔:'先以动定,后以智拨'

《百年孤独》中写道: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
韩愈在孤独、困顿、悲伤与无奈的情形下,写了流传至今的不朽名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叙事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当年的岭南潮州靠近漳州,属于未经过教化的'不化之地',而且气侯恶劣'瘴气肆虐'…百姓活下去就真不容易,既便是在这儿当官…
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为上表谏皇帝《谏迎佛骨》,惹怒了上司,被贬到潮州当刺吏,相当于副总理调任地委书记···他到潮州后恰好缘起遇见到在那儿当大颠和尚随从的杨义中禅师,此刻的韩愈反悔了,想寻找高僧找到一些觉悟的智慧,那天恰好大颠和尚正在午休···杨义中禅师通报后出来对韩愈大师开示'先以定动,后以智拨'…一般俗称'定'不属于'动',而禅宗的释义不一样,定不一定'固定不动','定'亦是一种法相,一种姿态,一种'动作'如禅定,定亦是动··相对的不动亦是'定',相对而动也是'不动',如并行的车辆,他们之间处于一种'定',却无时不刻仍然在'动'的行使中···杨义中禅师开示韩愈'先以定动',到潮州当刺史,就放下朝中大臣的大官架子,一心一意干好这份当下的本职工作…待以时日,'后以智拨',人的思想与情绪,过一阵子会'拨开乌云见太阳'的…皇帝也是一样的。后来,韩愈在潮州为老百姓办了六件大好事大实事··潮州老百姓以为天神下凡,为韩愈塑了神像,建了韩公庙…历朝历代皇帝高官,每到潮州必上韩公庙拜见一番,能上的时候往往有风险,能下的时候恰恰出奇迹,迩来'上'与'下'与'动'与'静'的哲理,岂无相通吗?

附文:

《谏迎佛骨表》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後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年,书史不言其寿,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至中国,非因事佛而致此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後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识见不远,不能深究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尝恨焉!伏惟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别立寺观。臣当时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信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微贱,於佛岂合惜身命?所以灼顶燔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後时,老幼奔波,弃其生业。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臠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於境,不令惑於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以入宫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膨祓除不祥,然後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膨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於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

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0)

相关推荐

  • 韩愈对佛骨的一通鞭尸,气得唐宪宗差点杀了他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十一月,功德使向唐宪宗进言道:"凤翔法门寺的塔中有释迦牟尼佛的手指骨,相传寺塔三十年开一次,开放时就会五谷丰登.百姓祥和.明年法门寺正当开放,请去迎接佛指骨.&qu ...

  • 你是皇帝,看到韩愈的朝奏,一定也会夕贬他

    文:聂传安 我们学过的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一句就是: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早上我给朝廷写了一封谏书,晚上被贬到离京城八千里外的潮州(八千里,虚指). 背景老师都会讲 ...

  • 难怪韩愈会被贬潮州?他竟然敢写奏章,诅咒唐宪宗早死

    为何韩愈会被贬潮州?关于这个问题,韩愈在写给侄孙韩湘子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得清清楚楚,诗中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句诗交代了韩愈被贬官的原 ...

  • 韩愈劝谏唐宪宗勿迎佛骨,不料被贬潮州,贾岛写诗安慰,情真意切

    提起唐朝,很多人都知道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的盛世,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非常繁荣昌盛,其中不少皇帝都是非常笃信佛教,原本唐朝的国教是道教,后来武则天取代李唐,开始大肆修建寺院,她去世之后,其子唐中 ...

  • 梧闽随笔:会'狂奔'的母亲

    老石码赶圩记 天宝,那边的人味,有点老家梧桥的记忆,过去的赶墟-我经常随父母去,无非想吃一碗鲁面- 近似,赶墟卖龙眼的父亲 10岁那年,我与5岁的小弟争着跟母亲去赶赴龙文小港墟,为了出售前几天剥壳的1 ...

  • 梧闽随笔:林语堂 同是农民的儿子

    林语堂大师的父亲是位牧师,但他却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英国诗人库柏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既将耳顺退休的我,这辈子最幸运的感觉,莫过于出生在乡村,当了农民的儿子-庄子云:'人法地,地 ...

  • 梧闽随笔:活成一棵树

    这是两煌学弟发的,这一棵老樟树,因为树大招风,也许年份太老-不免被电闪雷劈,然而它却活了下来,天空中已经没有它枝繁叶茂的英姿,毕竟它曾经伸长过-枝干被掏空了,仅仅剩下两片皮,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黄土, ...

  • 梧闽随笔:也是'无忧果' 杨梅

    每年杨梅熟的时候,表弟总是来电话摧促,今年也不例外,虽然杨梅价格大好,每斤有20多元···不似当年驻村九湖荔枝海,听惯了一句民谚'荔枝青,妮奶奶,荔枝红,不认人.'意思是荔枝未熟时,逢人总是热情招呼来 ...

  • 梧闽随笔:南靖龙山 也有'世外桃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00多年前陶渊明写下的诗句,成为许多现代人的向往.拥有一方山居,暂别都市喧嚣,寄情山水之间,何不快哉! 南靖龙山竹溪'大易山庄'沈杰斌贤弟的一组照片 ...

  • 梧闽随笔:竹溪 也有'桃源梦'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00多年前陶渊明写下的诗句,成为许多现代人的向往.拥有一方山居,暂别都市喧嚣,寄情山水之间,何不快哉! 南靖龙山竹溪'大易山庄'沈杰斌贤弟的一组照片 ...

  • 梧闽随笔:怀念 朦胧诗人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晴,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作为一个天才的诗人,改开那个初期的'愤青',顾城离开祖国,出去了外面的世界,他的黑眼睛在澳洲新西兰,开始的时候,好象很美好,你看<门前>:'草 ...

  • 梧闽随笔:梦里的水乡 湘桥

    在漳州东效,有一句民谚叫'有湘桥富,也沒梧桥厝',说的都是我的故乡故事.清朝顺治年间,因为迁界禁海,我的前廿世祖郑思美公从石码大埕,迁往云洞岩西麓梧桥这地方拓土开基-原先走南洋的月港商贾大贩'海上马车 ...

  • 梧闽随笔:坪水畲村,山哈的乐园

    '吾心安处是吾乡' '富在深山有远亲' 41年老同学聚首华安高安,中为华安同学黄其中,去过23个国家- '高安深山里,吃苦沒人知.阿姆呀,咸鱼呀干,请寄一斤来···',七十年代漳州来高安知青,编的一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