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那些民间艺术
〓 第 1380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与同窗聊天,聊起了说“呱嘴"。说“呱嘴",在民间就是说快板的意思。快板有几种形式,即单人呱嘴,二人绕口呱嘴。乐器是竹板落子配竹扎扎板。这种乐器有的地方说莲花落也用它伴奏,助兴。呱嘴上口,竹器有节奏感。还有三句半。呱嘴,三句半,是用来弥补一个戏剧结束,另外一个戏剧还不能马上登场的空档间隙,怕冷了场,用来衔接上下戏剧的救场的一种剧目,也很受观众欢迎的。为何要救场呢,因为一个主演往往要演好几个剧目中的主角儿,刚下舞台,需要换装化装,或者下一个剧目的主演突然有病或者有事,不能登台,急需换角儿顶替,这时上下场剧目的空档,就需要呱嘴来救场。后来,也有独的,二人合唱的。救场如救火。演戏最怕冷了场。这一点,村里的剧团做得很好,很到位,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我也亲身经历过这种场面,因为我也在七十年代参加过这个剧团。
呱嘴也是民间剧种的一朵小浪花,小奇葩,与相声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好口才的演员妙语连珠,掌声喝彩不断,真是令人百听不厌,精神为之一振,好不快活呀!
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家乡有一个剧团,农闲时弹拉说唱,好不热闹,令人难以忘怀。这支文艺宣传队,从五十年代组建,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
这个剧团,是由老一辈艺人组建。人多时四十多名。演唱内容丰富,乡土气浓厚,非常接地气,深受全村村民的欢迎。所在大队、公社也都称赞,是一个生动活泼,生龙活虎,艺术精湛的民间剧团的典型代表。
剧团刚组建时,由队长二活牙兼任。公社大队派专人来村里挑选骨干分子、文艺青年。经过筛查挑选,二十名青年男女入选。
经过县里公社的文艺宣传委员近一个月的指导培训,这二十个青年都能登台表演。音乐器材都是县文化局和公社捐赠的。
乐器的敲打演奏,经过两个多月的学练,十几个男青年,吹拉、弹奏、敲打也都象模象样。
经过一个冬春的演练,这二十个青年,都能独挡一面。
农闲时,他们开始在村里,周边村庄试演。剧本由县文化局提供。后来又吸收了一批演员。他们上演的剧目有二人台、多人台。
有一年,从呼市来公社演出的二人台名家韩世武,也抽空儿接待了我们村几个名角儿的拜访。韩老师为我们村几个名演员讲解表演了三打一放,一挂(红灯),一卖碗的要领、台步。如何踩鼓点儿,如何配合丝线(二胡,四胡等),如何面对观众。如何自救却场,冷场,台词连接(有时忘了台词,赶紧随机应变)圆场等技巧。得到名人高人的指点,村剧团演员们的演技不断提高,每场戏都得到热烈的鼓掌欢迎!
剧团成员,不断扩大,不断更新。团长也换了十几位。由外行领导逐步转为内行领导,越来越多的有文化回乡青年加入进来,那些老演员逐步分批退居幕后当导演。也有的因病,因事或外嫁离开了剧团。
但是剧团搞得有声有色,名声鹊起,兴旺发达,演技越来精湛,剧目越来越新鲜,成员有增无减。他们挣工分,有物资奖励。村里、大队年年有奖赏;公社、县里,只要登场都能拿奖!因此,剧团对文艺表演爱好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回乡青年、爱唱的、精通乐器的都积极报名参加。寒假里初中生,高中生参加文艺宣传队的人可不少哩!
我们村的剧团,后来在冬闲时,正月里到方圆百十多里地的村镇演出挣钱,再交回队里,换工分,挣奖金。声威大振,名不虚传!
他们上演的剧目很多。如打金钱、打樱桃、打连成、五哥放羊、挂红灯、卖碗、订缸、大走西口、一把镰刀、王三打鸟、小寡妇上坟、十对花、三娘教子、牧羊圈、挑女婿,后来又学习演唱八个样板戏,学唱晋剧(山西梆子)。还有二姑娘赶集、秀姑劝夫、墙头记、逛新城。还有他们自编自演的问路、二姑娘的心事儿、换麦种、斗地主、找对象、交公粮、送子参军、老俩口学毛选等等。真是剧目繁多,好戏连台。村里的剧团,到了九十年代末,不复存在了。
如今,那些老艺术家也逐步凋零辞世,所剩不多,屈指可数了。最小的也已年逾花甲了。再过几年,几十年,将永远失去了。有些上好的民间剧种,演技,将会失传,湮没。
恳请希望各级政府以及宣传,文化部门,尽快及时收集,挽救,整理民间优秀剧种以及演技,传承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为建设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挽救发掘民间艺术瑰宝,让人民群众,信心满满,有更好更多的精神物资的获得感和幸感而笑口常开!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