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的智慧

文/其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李易安的诗句里,我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追求与不负今生的慷慨“。

但成为人杰,并不容易。

乌江边,乌骓马的悲鸣声,鸣犹在耳。踏过森森白骨山,翻过斑斑血泪海,萧何、张良、韩信才成为了汉高祖口中赞叹不已名满天下的人杰。

此三子凭借着各自的本事成为了“汉初三杰”,他们虽是与我们相隔了两千多年的古人,但古人的智慧却不会作古,在太史公的笔下仍常看常新。

三杰的智慧,对现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01

萧何的智慧

作为开国功臣,不怕吃糠咽菜,就怕功高盖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不仅适用于文种,也同样适合萧何。

只因在高祖的众多功臣中,萧何功居第一,但他能册封酂侯,位居相国高位却脱离谋臣死的结局,很大原因在于萧相国他能从善如流。

狡兔三窟而得以虎口脱险,萧相国屡纳良策,才终于打消高祖对他谋反的再三怀疑。

当高祖和项王焦灼于京索之战却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萧何时,他采取了鲍生的建议,派遣家族能作战的子弟全去支援前线。

当萧何为吕后出谋划策杀了在关中谋反的韩信,在外作战的高祖封他为相国,加封食邑设置卫队时,萧何采取了东陵侯召平的建议,辞让封赏并把全部家产充为军需支持高祖。

当高祖出征讨伐反叛的黥布同时派遣使者监督萧何时,萧何采取了门客低价强买农家土地房屋自污威望的行为。

能躲掉一次怀疑是幸运,次次都能躲掉是命运。

小心驶得万年船,萧何的小心谨慎帮助他稳稳地掌住了汉王朝相国的位置,谥号文终得以善终。

02

张良的智慧

贵人的脸上没有字,谁也不知道他的去留。被高祖封为留侯的张良,却每每留住了生命中的贵人,他的智慧可以用“留”来概括。

在下邳被黄石公再三刁难通过考验后,张良收获了值得一生研读的《太公兵法》,后得遇来下邳的沛公,开启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谋人生之路。

没有受故交项伯之邀月下逃亡,张良留下陪沛公共度生死攸关的鸿门宴。

项庄意在沛公的剑被项伯扰乱,樊哙众人护送沛公归霸上,而张良依旧留在敌营,为项王和亚父献上作为礼物的白璧和玉斗,他的言行不愧为后世良臣的典范。

在为吕后出谋划策迎来商山四皓作为太子登基的助力后,留侯以跟随神仙赤松子云游四海为由,放下了功名利禄,与昔日庙堂之上的同僚们相忘于江湖。

知道什么该留,什么当舍。张良凭智慧在青史留名的同时,“谋若子房”也成了后世谋臣的不懈向往与追求。

03

韩信的智慧

“军王”被“君王”猜忌是不可避免的。齐景公御赐之桃,成就了晏子的智谋,也成全了勇士的悲哀。

带着“国士无双”的评价,韩信走上了展现他高超领兵作战能力的历史舞台。“战必胜,攻必克”成了他官拜王侯将相的资本,也成了他被同僚排挤和被上猜疑的最大原因。

战无不胜,独当一面,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置之死地而后生,问路斩樵,十面埋伏……韩信带兵打仗的智慧凝聚在一个个成语之中。在为将的专业领域,同时代无人能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若月下的萧何没有追到韩信,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局。若韩信听从蒯通的建议,那也可能是不一样的结局。不过,即使再换一个主上,功高盖主的他依旧会走到相同的结局。

斯人已逝,其言长存。希望在未来的某天,凝聚韩信心血的《韩信兵法》能得以重见天日,那会成为对古今之人的最大安慰。

不论是萧何的从善如流,张良的留舍自如,还是韩信的战无不胜,想要在生活中运用他们的智慧一定要知止。

知止才能“定静安虑得”,才能定中生慧。知止才能止于至善,走上“一以贯之”的“正”道。

走“正”道要知两止,第一是要在位上知止,在工作中,可以做潜龙,见龙,惕龙,轻易不要尝试让飞龙猜测的跃龙,不然就有落入深渊的可能。第二是要在时上知止,吾生有涯,而忙无止境。

心中一定要有止的标准,忙闲得当,不然忙到“心亡”就真的就得不偿失了。

END

作者简介:

笔名其乐,本名黄鑫宇。好武侠,喜诗文,为践行社成员。

点击图片,了解践行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