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机构老想砍树,你能理解吗?
从小喜欢玩虫、长大还继续跳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天坑的小宋同学,打死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乐呵呵地站在油松林里看着工人砍树。
伴随着油锯的轰鸣和工人的呼喝声,一棵八米多高碗口粗细的油松顺着山坡轰然倒下。
砍树进行中 摄像/张棽的三防相机
看着倒下的树木越来越多,小宋同学不仅没有痛心疾首,还活蹦乱跳地跑到倒木堆边上数年轮,数完了伸个懒腰,发出舒服的感叹:“来了京西一年,总算在这片林子里晒到太阳了!”
哎哎哎等一等,你没走错频道,我们还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先别打举报电话啊,听我解释!
01 从林子的分类讲起
像我们这样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看到一片林子的时候,心里会给它简单分个类。一般而言,天然林(natural forest)总是比人工林要好的。当然天然林也分三六九等,原始林(native forest)——就我们所知的历史上没有或者极少经过人类砍伐干扰的林子——是最珍贵的。不论在寒带还是热带,没受到干扰的林子,几百年的大树,都能支撑起最独特的生物群落。
西藏日喀则的原始森林 摄影/张棽
在天然林中的原生树木受到人类利用(比如砍伐)而消失后,自然条件下会生长出新树,这些“次生”成分会随着人类利用强度的增强不断增多。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天然次生林:一片林子,大树早就被砍光,由周围传播而来的种子或是土壤里留存的种子库逐渐萌发,形成新的植物群落。一片次生林里的物种可能完全是最近几十年里才新长出来的,这里面有些还是先锋物种,有些好点儿的,逐渐多了些顶级群落的组成成分。我们项目所在的京西林场,或者说华北山地的中山区而言,阴坡森林植被中一般以山杨(一般在1400m以下)、白桦(1200m以上)为主要的先锋物种,它们生长繁殖较为迅速,能够相对快速地占领采伐(或者其他干扰)留下的空白。
山杨、蒙古栎组成的次生林 摄影/谭羚迪
在较为自然的条件下,蒙古栎是这个区域比较常见的天然顶级群落建群种——相比前面这些先锋物种,栎类的寿命要长很多(可达上百年),可以在先锋物种逐渐到寿枯死的过程中逐渐占据这些空间。在这些建群种之间,随着自然演替的过程,也会有其他伴生的物种存在——京西硕果仅存的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中除了不少山杨,还可以见到花曲柳(大叶白蜡)的幼苗和更多种类的灌木草本。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组分的森林也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生存空间。
京西林场的蒙古栎 摄影/罗晶
至于各种人工林——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为了木材生产或绿化等原因而播种、栽植的林地。人工林也来源各异,有些是飞播成林,有些是一棵一棵种下去的。依据不同的历史,有些可能由若干个树种混杂(比如废弃村落留下的槐树、核桃树还有各种果树),有些最极端的则是单独一个物种成林。华北山地最典型的人工林,就是各种大面积连片的侧柏林、油松林和落叶松林了——对于植树造林来说,一步登顶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而针叶林耐性强,寿命长,确实是非常稳定的顶级物种。而我们砍的,就是这么一片人工栽植的、整整齐齐的的林子。
整齐的落叶松林 摄影/张棽
02 太整齐的人工林怎么了?
我们开展工作的京西林场,其前身是京煤林场;(看看我们之前的推送【想在北京有块地吗?能见到褐马鸡的那种】,了解更多相关故事。)当年植树主要是为了获得木材,因此出于对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以及树木抗逆性的要求,中海拔段造林选用了油松,再高一些的海拔,则逐渐改为华北落叶松,因此目前存在了大片油松和华北落叶松纯林,以及少数二者的混交林。
对我们来说,京西这些整齐的人工林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成行成列”,过于密集。
京西林场密集整齐的松林 摄影/张棽
由于担心成活率低,当时的种植密度高,树与树之间的间距过小。树木受限于狭小的生长空间,只能往上争夺阳光,因此经过三十年的生长,树干仍旧细得两只手就能轻轻松松合围。
其实在天然的森林里,树木有时也会生长过密,但在各种自然因素——山火、病害、台风,或者大象这样的大型动物(!)——的扰动下,或者单纯是到了天定的寿数,每过一段时间,一小部分森林就会被“破坏”:一些树木倒下,同时也仿佛在密不透风的冠层中打开一扇窗,让阳光重新照射在土地上,为其他物种的萌发提供必要的光热条件。
间伐后形成的林窗 摄影/张棽
但在位于北温带、北京周边的中山区,类似的自然扰动几乎不可能在京西林场发生。大象和台风这儿没有,病害和山火那更不可能——毕竟离市中心不到50公里,林场的工作人员每天兢兢业业看护,消防队时时刻刻守着,哪能让小火苗威胁到首都的安全。而作为顶级物种的油松、落叶松,和杨桦之类只能活几十年的先锋物种不同,它们个顶个的长寿,很难给森林留出自然更新的空间。
长寿的松林 摄影/罗晶
第二个问题,也是我们看来更主要的问题,在于物种单一,而这一问题又因为树木的过度密集而进一步恶化。
比如在我们砍的这片人工油松-落叶松混交林里,除了少数生长在夹缝中的植株之外,几百亩的地里,乔木只有两种——油松和华北落叶松。
高强度的植树造林让山地从空中看是茂密的绿色,但站在林子里,却是一片绿色的荒漠,很难感受到生机:为了争夺稀缺的生长资源,树与树的枝叶层层叠叠,密不透光。由于缺乏阳光的照射加以松树的化感效应,林下的草本植物稀稀拉拉,灌木更是难以存活。
人工林下稀疏的草木 摄影/张棽
没有了种类多样、不同梯度的植物提供食物和躲藏空间,各种植食性的初级消费者相对匮乏,除了少数几种喜爱松果的兽类(当然是松鼠啦!鸟的话就是䴓和山雀比较多),其他哺乳动物在此也往往是匆匆过客,转而去寻找山中更“野”的林子。
那么更“野”的天然林里面是什么样的呢?同样是在京西林场,同样的坡向,我们也找到了一片拿来做对照的天然次生林(放眼北京原始林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这片天然林也由两个树种主导,先锋物种山杨和顶级群落的建群种蒙古栎。这里用生机勃勃来形容应该不为过。
京西林场的天然次生林 摄影/张棽
松鼠和北社鼠(一个白天一个晚上)总在狗獾临时打的洞里钻来钻去,不知想要翻出什么宝藏;春夏之交,蓝歌鸲和宝兴歌鸫的鸣唱让在调查的我们忍不住去找它们的身影——但又找不到;总盖度接近七成的灌木中有多种重要蜜源,也有毛毛虫们喜爱的食物,自然也少不了路边翻飞的蝴蝶。如果不用砍刀开路,我们也只能俯身勉强钻过这些茂密的灌丛——即便有西伯利亚狍和野猪走出的兽道。若是等到我们退休的时候,栎树能再长大一些(像现在雾灵山那样),那鼯鼠们也许也能在此找到栖身之所。
在灌木丛中开路 摄影/张棽
03 为了生物多样性而砍树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是人种的树,还是得人来管。让人工林的组分慢慢向天然林学习,由此来改善树木密集、多样性单一的问题,而我们选择的改善手段就是:砍树!
其实砍树早不是什么新鲜事,择伐、疏伐、间伐,都是林业管理常见的方式。林业上有一种做法叫做近自然森林经营,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这样的智慧。不过我们的目的略有不同,我们希望整个森林的结构从物种单一的人工林向组分复杂的天然林逐渐转变,并在此过程中给灌木和草本也留出生长空间,而不仅仅是希望通过疏伐给原本栽植的树木以更多生长空间,让它们长得更好。
前期调查 摄影/李彦臻
我们砍树也不是乱砍一通:从初期调查开始,我们就和林业专家、林场工程师、打火队员一起对改造样方内的树木编号,对每棵树的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做了测量和记录,并绘制树冠投影图,以此来估算目前树林的郁闭度(简单来说,林子里透的光越少,郁闭度越高)。并在计划砍树时,根据投影图确定需要砍的准确棵数,并优先选取长势不佳的树木标记砍伐,为其他有生长潜力的树(尤其是珍贵的阔叶树和树苗)留出空间。
经历小半年的艰难申请,在取得砍伐许可证后,我们也终于按照计划,在11月的京西林场里砍下了第一棵树。
京西砍树作业中 摄影/李昊
在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砍伐时,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在砍伐后,我们会持续监测,关注林地发生的种种变化,也希望邀请更多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观察和感受这片林子的更新情况,并在恢复实践有效的情况下,将这种管理方式进一步推广。
托马斯·穆勒(这不是足球运动员二娃,而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科普作家)在《美丽栖息》中说:“不是所有成片的树木,都是森林。”
京西林场间伐前后对比 摄影/张棽
从树木到森林之间,差距在于多样性的组成。这里的多样性可能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在我们看来,也可以是保护手段的多样性。
或许在下一个三十年里,京西的树林会在你我的见证下,变成真正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