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在人间生活了75年的白居易走了,他的离世意味着中唐时期文坛一个时代的逝去,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可以称得上是中唐时期的诗坛泰斗,他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他的提倡并践行下,中唐诗坛一扫因安史之乱之后的落寞、迟疑、犹豫的氛围,创作了大量的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倾向的诗文,将中唐时期的历史风貌相对详实的记录了下来,为后世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

同时因为他们的新乐府运动所提倡的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切中时弊的文风贴合时代的需求,事实上扩大了诗文在民间的传播流传,将诗文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正如唐宣宗写给白居易的悼念诗中所写的”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从这个角度来看,白居易于中唐诗坛是居功至伟的。

白居易在诗文上的造诣是被当时的朝野所公认的,甚至还被作为儒家代表参与了三教论战(“文宗大和元年,十月十日,文宗诞日,诏居易与安国寺沙门义林、太清宫道士杨弘元于麟德殿论儒、释、道三教教义”)可见其文坛地位,白居易逝去后,就连新登基的唐宣宗都专程写诗悼念

吊白居易

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自古以来,文人写诗悼念皇帝的见得多,但皇帝写诗悼念臣子,且写得堪称经典的真实不多见,在这首诗中唐宣宗称白居易为诗仙,很可惜,后世将诗仙这个称号送给了李白,但白居易的诗文成就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因为历史原因,白居易在日本的名声是大过同期的其他文学巨匠的,包括李白和杜甫。但很无奈的是,虽然白居易有皇帝给他写悼亡诗,但后世竟然没有其他著名文人给白居易写诗文悼念,真的是挺奇怪的,但更奇怪的是,没人写不是吗?白居易在醉酒后自己给自己写了篇墓志铭,写的还挺好

先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也,秦将武安君起之后。高祖讳志善,尚衣奉御。曾祖讳温,检校都官郎中。王父讳鍠。侍御史、河南府巩县令。先大父讳季庚,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先大父夫人陈氏,赠颍川郡太夫人,妻杨氏,弘农郡君。兄幼文。皇浮梁县主簿。弟行简,皇尚书膳部郎中。一女,适监察御史谈弘□。三侄:长曰味道,庐州巢县丞;次曰景回,淄州司兵参军;次曰晦之,举进士。乐天无子,以侄孙阿新为之后。

乐天幼好学,长工文,累登进士、拔萃、制策三科,始自校书郎,终以少傅致仕。前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前后著文集七十卷,合三千七百二十首,传于家。又著《事类集要》三十部,合一千一百三十门,时人目为《白氏六帖》,行于世。凡平生所慕所感,所行所丧,所经所遇所通,一事一物已上,布在文集中,开卷而尽可知也,故不备书。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东廓宅。以会昌六年月日,终于东都履道里私第,春秋七十有五。以某年月日,葬于华州下邽县临津里北原,祔侍御、仆射二先茔也。

启手足之夕,语其妻与侄曰:吾之幸也,寿过七十,官至二品,有名于世,无益于人,褒优之礼,宜自贬损。我殁,当敛以衣一袭,送以车一乘,无用卤簿葬,无以血食祭,无请太常谥,无建神道碑;但于墓前立一石,刻吾《醉吟先生传》一本可矣。语讫命笔,自铭其墓云:

乐天乐天,生天地中,七十有五年。其生也浮云然,其死也委蜕然。来何因?去何缘?吾性不动,吾形屡迁。已焉已焉!吾安往而不可?又何足厌恋乎其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