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从赚6万到亏10万,她究竟做错了什么?
班班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惨烈”的故事。
2015年,班班的大姨听说许多人买股票、买基金都赚到了钱,就拿出了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大概30万)在一个远房亲戚(某工商银行职员)的推荐下,买了一款“收益率挺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开始的几个月,大姨的基金确实赚了6万多块钱(大概有22%),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她不仅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亏掉了之前的盈利,后来甚至连本金也开始亏损……最终,没能等来回本、翻倍的大姨却带着超过30%(接近10万)的亏损,结束了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投资”。
01.
银行理财并不是安全的代名词
之前除了银行存款就没有接触过其他理财产品的大姨,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亲戚推荐的一向以安全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竟然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本金损失!
大姨进入投资市场的时候,正是A股上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在当时全民炒股的热潮中,确实不少人都获得了不俗的“账面收益”。在这些赚钱的人中,有很多都是我们身边没有什么专业背景的普通人,当时有大姨同小区的几个邻居,每天下午坐在一起闲聊的话题就是:他们今天又赚了多少钱。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姨找来了自己认为最靠谱的专业人士——一位在银行上班的亲戚,进行理财咨询。
在经过多次确认,确定买基金、投股票确实能赚钱之后,大姨终于下定决心,拿出了自己家庭几乎全部的积蓄,进行了人生第一笔基金投资。
但是令人措手不及的是,没有任何经验、本想着能“随大流”赚点钱的大姨,在已经达到自己设定的10%收益目标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卖出自己的基金,而是眼看着她的账户,从最高收益21.7%到最后亏损33%。
她看着自己账户里的数字,从30万到36万又回到了30万……最后只剩下了20万。
本以为就算赚不到钱也不可能亏损的最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没想给自己带来的确是惨痛的教训!
不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因为据我所知,在2015年那一轮大牛市中,像班班大姨这样的普通人,不在少数。
02.
具体来说,班班的大姨购买的银行理财其实并不是她认知里的“银行理财”,而是一款银行代销的股票基金产品。股票基金是一种会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的基金,所以它所对应的风险与收益(波动性)也要高一些。
03.
班班知道,在我们班的同学中,大多数都是像班班大姨一样的理财小白,大家平时接触最多的理财产品应该就是银行存款。所以,班班大姨所犯的错误,可能大家也曾犯过,或者说大家以后也有可能会犯。
回顾班班大姨的投资经历,班班觉得她犯下的主要错误有以下三点:
第一,没有及时的止盈。其实在进行投资之前,她有着明确的目标;赚10%就卖掉基金,因为根据当时的工资水平,3万大概相当于我们当地一个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因为市场行情太好,钱投进去后才1个多月,她就已经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但是在当时全民狂热的牛市氛围中,所有人都认为,股市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后来,即便在获得自己当初设定目标一倍的盈利(20%)时,她依然没有选择卖掉自己的基金。这时的她已经不再满足于只获得这点收益,她的最新目标是——翻倍!
第二,没有及时的止损。如果说在牛市的氛围下,自己的判断会受到市场的影响,那么在市场出现了明显变化时,在自己的本金开始亏损时,还没有能够及时的止损,反而梦想着自己的基金还能随着股市涨回去,那就太情绪化了。
巴菲特曾说过:“投资最重要的事有三件——保住本金!保住本金!保住本金!”在盈利全部损失,本金开始出现亏损的时候没能及时的卖出基金降低损失风险,是她犯下的又一大错误。
第三,没有做足功课就进入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人永远也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金钱,就算偶尔有幸赚到了,市场也会有100种方式,让他还回去。
班班的大姨在进行这笔“投资”时,她自己并不知道这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她不知道这样的产品会有怎样的风险……她知道的只是——这款产品能让自己赚到钱,就像当时身边的许多人一样。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马上就要上战场打仗的士兵,连子弹如何上膛都不知道,他有什么理由能活着回来?
因为在实力面前,运气真的一文不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