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勒图中学生活的几个片段

本文作者:风雪夜归人


我在苏勒图中学学习和生活了不到一年,那是我进入大学前最后一年的学习。我们那个班的同学都是从参加1978年高考的考生中选拔出来的。那一年里,我们以高考为目标,打破学制,将高中文科的课程复习了几遍。那一年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

【上学途中】

收到录取通知书大约是在八月中旬,我稍作收拾便准备报到,同学史来英与我同行。我收到通知书比他早些。他来看我时,情绪不是很好,但他表示,就是在家复习也一定要参加明年的高考。说真的,我很佩服他的决心。从小学到高中,我俩一直是同学,我了解他,他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没过几天,他也收到了通知书,我们便相约赴苏勒图中学报道。

送我的是我父亲,送来英的是他二姐夫。我们赶着两辆满载行李、面粉及学习用品的马车,踏上了去往学校的路。学校在五十多公里之外,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已是初秋,秋风习习,原野一片金黄。为了给马减负,我们跟在车后徒步而行。一路上,我和来英说话很少,也许是第一次离家远行,也许是对即将到来的陌生环境心存忐忑。从科布尔往西,便进入山区,再往前走,山势渐渐雄伟起来,我知道,我们已进入阴山腹地了。傍晚时分,到达七苏木乡,离校还远,我们便找了一家小店入住。吃过晚饭,听说这里有家很有名的厂子,察右中旗化肥厂,我们就不顾劳累去看。走了一小会儿,就到了厂区。抬头看去,厂房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很是宏伟,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的厂房和辉煌的灯火,我既新奇又兴奋。

次日早晨,我们继续赶路,中午时分到了学校。苏中座落在两山间的一块狭小的平地上,背靠一座大山,前面是一条湍急的小河。此河在大黑河的上游,最终汇入黄河。河边的农田旁有不少杨树,郁郁葱葱。校门遥对一座很有气势的山峰。校园有些旧,但毕竟是旗属中学,比乡级中学气派多了。想到就要在这里开启新的学习和生活,心里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上午,父亲要返家,我送出很远,望着父亲消瘦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路的尽头,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们这个家,孩子多,母亲身体又不好,是父亲用他的一副身板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父亲,就是我的山!

【开学】

到校的下午,我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劳动。我们到校门外的一块地里起土豆。这样的活儿,对我们这些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简直小菜一碟,两个小时就收完了。虽说同学们来自全旗各地,但相近的年龄和经历,使我们很快就变熟了。

晚饭熄灯后,我们正要休息,忽然闯进一个说侉子话(普通话)的小伙子,他表情极尽夸张、滑稽,把大家都逗乐了。他自我介绍说叫段左元,是大家的同班同学,家住华山子卧狼卜子村。左元是个有个性且很执着的人,他信念坚定,很少受别人影响。此后的一年里,他一直是我们班的笑星。听说毕业后他回家当了村官,日子过得很是红火,但我们却没有机会相见。

第二天正式开学,没有什么仪式,班主任李老师作了自我介绍后,对大家进行了鼓励。依据高考成绩,任命了班委和各组组长,我也被封了个小官。

【为伊消得人憔悴】

开学后,学习便步入正轨。我们都参加过1978年的高考,了解那年的试题,自我感觉大学梦并非遥不可及,但心里并不踏实,不知来年的高考题会不会很难。感谢教历史地理的严老师,他总给我们鼓劲打气,让我们有了信心。严老师是个有水平的人,教学上很有一套。我们毕业后,他老人家便回到了老家丰镇。

高中文科各门课我们都有所接触,只是掌握的不够全面和细致,老师们为我们做了不少的功课梳理复习。有的课,诸如政史地,要求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背会。因此,每当清晨,总有不少同学在校园前面的杨树林里背诵,成为那里的一道风景。理科班有一位同学非常用功,每天早晨,准时“矗立”在校门外一处高高的石堆上,大声朗诵,身体一动不动,远远望去,像尊雕像!据说此兄背政治题连标点都要记住。

我学得也苦。记得那年元旦假期,很多同学都回家了,我仍然留校学习。夜晚,教室里安静而清冷,我点上一盏小煤油灯,伏桌一直到深夜。回宿舍的路上,抬头仰望满天星辰,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苦中有乐。

那年期末考试,我真是拼了,总成绩排名全班第一。这是仅有的一次,我超过了我们班的学霸要瑞芬。实话说,她比我厉害得多,后来她考上了北京大学。

由于老师教授有方,我们拼命苦读,1979年的高考,我们班大获丰收!

【刻骨铭心的饿】

那一年,除去学习的苦,记忆最深的就是饿。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还比较贫穷,学生的生活自然更差一些。

我们吃的面粉和土豆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学校食堂为我们做饭,每天两顿,中午晚上各一顿,没有早饭。饭菜相当简单粗糙,主食有馒头、窝头、钢丝面,还有莜面做的块垒,每份半斤。所谓的“菜”就是把土豆倒进大铁锅里洗巴洗巴,加上清水煮熟,出锅前滴上几滴胡油。每个宿舍每天都有一位值班的同学,他把饭打来,再分给大家。这样的饭菜,对于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来说,根本不够。学校又不给加餐,因此,总是觉得饿。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挨饿,主要还是学校做得不够。因为即便家里不富裕,家长们也会想办法给孩子带足。那时的学校有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好学生是饿出来的。

大部分同学都从家里带些炒面,实在饿得慌,就用开水冲上一碗。记得有同学从家里带来面,在交食堂之前,我们会留下一点,睌上在火炉上做面片。没有餐具,我们就把脸盆洗净当锅,把和好的面用手抻薄,扔进盆里煮熟,再撒些盐巴,这就是面片了。几个同学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转眼工夫就吃完了。

张贵亮的姐姐在旗石棉矿工作,家里条件比较好。他隔一段儿时间就去姐姐家住一住,回来总能带些好吃的,我们也能享用一番。

施海罗的大哥是旗化肥厂的驾驶员,每周都要往旗下营送化肥,途经学校,总要给他留些吃喝。看着威武的解放牌汽车和那些好东西,我们好生羡慕!于是,经常逗他,每每遇到,我们就大声嚷:“海罗!化肥厂的车来啦!”

有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凑上几毛钱,去供销社买上一块儿月饼,分着吃。那是多么难忘的记忆啊!

繁重的学习对体能消耗很大,营养又跟不上,临到高考,很多同学也已精疲力竭了。

1979年,我和彦钦考上内蒙古大学历史系,之后两年,每年都有中旗的考生考入该系。由于身体虚弱,在入学的第一年里,我们都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系里都说中旗的学生身体素质差,系总支书记拍板,以后不再招察右中旗的学生了......

【学习之余】

我们的生活不全是学习,学校也安排了不少课外活动。

入学不久,学校组织我们去大南沟林场公益植树。我们早晨出发,步行约两个小时到达林场。山上土质松软,一锹蹬下去,把小松苗插进坑里,踩上一脚就可以了。中午不回家,就在山上吃点干粮,继续接着干,一直到傍晚。几天下来,整个山坡都种满了绿油油的松苗。

记得有天完工后,时辰尚早,我想欣赏山上美景,也想探探险,约了彦钦,没有随同学们原路返校,而是寻着学校的方向,从山梁上走回去。没想到看似不远,因有山沟阻隔,只能沿山脊走,要绕不少路。加之林密草深,在陡峭的山崖上,几次摔倒,甚是危险。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彦钦有点担心,我还故作镇定,说没问题,我们大方向是对的。但心里还是犯嘀咕,到底能不能回去?山里有野兽吗?跌跌撞撞走了很久,终于看到了学校的灯光。我们朝着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回校园,整整比大部队晚了一小时!

春去春归, 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我们早已毕业,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有的同学功成名就,已经开始安享睌年了。有时不禁会想,那些小松树成材了吗?

那时我喜欢打蓝球。我们班有个临时的球队,金巴宝、巴特尔、李文秀都是队员。我们经常和理科班比赛,互有胜负。

有一次,我们相约和苏勒图煤矿学校比赛。开球后,我穿插突破,异常勇猛,得了不少分。对方的替补队员急了,在场外大喊,“把那个穿绵袄的拦住!”那时家里没钱,我打球时脚穿布鞋,身上穿的是绵袄。一场球下来,小棉袄都湿透了,几乎能攥出水来。

记得学校举行运动会,李青老师说我跑得快,给我报了100米。发令枪响后,我一个箭步蹿了出去,跑到30多米,由于鞋不跟脚,渐渐落了下来,望着同学们超越的背影和扬起的黄尘,我心有不甘。

新年伊始,学校组织了系列活动,记得有猜谜语,谜面挂在墙上,大家随便猜,猜中有奖,我得了不少奖品。

【一次难忘的登山】

离高考还有半个月,大多同学都疲惫不堪了,我也学不进去。于是,邀了张彦钦、武明侠去登学校对面的那座高山。

我们兴致勃勃,边走边聊,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刚开始爬山还比较轻松,爬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了。我们相互鼓劲,继续攀登。我们心里明白,此次登山,除了放松心身和欣赏风光,还有更深的寓意。山上没有路,且荆棘丛生,我们仨的手和胳膊多处被划破。临到山顶,彦钦实在体力不支,蹲下来歇了一会儿,我和明侠一鼓作气冲上山巅。放眼望去,莽莽苍苍,颇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气。

不久,我们都考上了大学,都在一座城市,经常见面。大学毕业后,我和彦钦留在呼市工作,明侠回家乡成了知名的大夫。前些年,明侠也来到首府,我们又到一座城市,哥仨隔三差五小酌几杯。

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很快过去了。那一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也是我们永远值得记忆的一年。

【故事之外】

当然,关于那一年的故事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了。真正使母校出名、使我们命运得以改变的是1979年的高考。我们的好成绩是由许多因素共同成就的。

旗教育局的英明决策。1978年前,察右中旗实行的是九年一贯制教育。那年,我们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都没有上线。按说我们将就此告别学校、回乡务农了。天不绝人,感谢察右中旗教育局的领导们,将我们这些高考落榜但成绩较好的学生招回学校,再学一年。全旗文科只办了两个班,科镇的学生到了二中,农村的学生去了苏中。这个决断非常正确!虽说我们初高中阶段的教育不够正规,掌握的知识不扎实,但个人的素质都还不错。让这批人再回炉一年,肯定有好的结果。我一直认为,察右中旗自然秉赋一般,但文脉绵长。我们这些山西人的后代,继承了晋人重视教育的传统,特别是那些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学的前辈们聪慧勤勉、眼界开阔,为家乡培养了不少人才。

教师们的辛苦奉献。我们有幸遇到一批好师长,虽然并非顶级的专家学者,但他们有一颗敬业爱生的心,他们把教书育人当作终生的事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毫无保留地给了我们!姚建业老师的严管厚爱,李青老师的慈祥宽大,严崇富老师的循循善诱,张国维老师的为人师表,王柱国老师的古道热肠…… 还有许多。他们是我们人生的良师与益友,他们传授我们知识,教导我们做人,关怀我们生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也以优良的成绩报答了恩师。

学子们的拼命苦学。我们这些同学,几乎都是纯粹的农家子弟,估计家长中乡村级干部很少。我们来自社会的低层,知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如果考不上学,我们只能做个农民,至于参军或当个民办教师的好事,也不一定能落到头上。因此,我们把高考当作改变人生命运的奋力一搏。天道酬勤,我们得到了回报。

纯朴进取的校风。一个学校的校风是由这个学校的师生共同塑造的。苏中地处偏僻,当地民风纯厚。我们的老师大多是农民出身,有的家里还在种地,四个班的学生大都是农民的孩子,单纯而善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高考,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极其简单。同学之间更多的是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关心,绝无勾心斗角,更不会以邻为壑。学习上当然有竞争,但那是同学间的良性互动,共同提高。学生干部是班主任指定的,只为同学服务,没什么利益,大家也不看重,更不会主动争取。男女同学之间保守而羞涩,虽说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时也心有萌动,但我们会把这美好的情愫深深压在心底,学习至上。

那一年的学习生活带给我们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深远的。直观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完成了“脱帽工程”,成了公家人,命运也随之改变。长远看,那一年艰苦而收获满满的生活,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经历了那年的苦,使我们之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觉得难。每每遇到难事,我们都会自我暗示,那样的苦都吃了,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可以说,这种吃苦耐劳、刚毅坚忍的精神气质是从那年开始培养的。那一年,我们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奋斗就会有改变,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经历了那年的苦,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同时也容易满足,小富即安,患得患失,缺乏大舍大得的气魄,这或许是我们天然的致命的局限性。

不管怎样说,那一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我们庆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我们没有辜负自己,我们不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在改变这个社会,我们与时代共同进步。


(0)

相关推荐

  • 高鱼仓||尧禾中学,一段已被尘封的往事

    编者按:看完这篇文章,我有一种忍不住的感动和伤感,这是一代人难得的记忆,有青春无知,有快乐幸福,有无奈伤感,也有励志前行,一代人其实撑起的是新一代人.还有这张照片,这是尧禾中学二零零二届理科四班的毕业 ...

  • 恩师卞承富

    [往期选读] 老葛校 本家,张兆双老师 说说我家乡宜陵的历史 恩师卞承富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昨天晚上,从高中班级群获得我卞承富老师的电话号码,我犹豫了片刻,但最终还是拨起了号码,紧张地等待了数 ...

  • 乡土的芬芳:谝一谝那一年从苏勒图中学走出来的农村娃们(下)

    本文作者:翟存柱 乡土的芬芳:谝一谝那一年从苏勒图中学走出来的农村娃们(上) 乡土的芬芳:谝一谝那一年从苏勒图中学走出来的农村娃们(中) 我们都到了过五奔六的年龄,这个年龄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过去, ...

  • 苏勒图中学概况

    本文作者:孔桂花 苏勒图中学位于察哈尔右翼中旗西南部山区的乌兰苏木境内苏勒图村西,南邻那日斯太林场,北靠青龙山脉和泉子沟,四周被连绵起伏的山丘环绕,山上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树.山杏.樱桃等野生林木.南北之 ...

  • 苏勒图煤矿的当家人:李股长

    本文作者:武富 我本是山西人,1958年于大同煤矿学校毕业后到乌兰察布盟支边,初被分配到清水河煤矿,后调动工作到了察右中旗苏勒图煤矿.从此,与这座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煤矿结下了不解之缘,哪怕是后来调往了 ...

  • 忘不了的故土乡村·苏勒图篇

    本文作者及图片来源:李云彪 这是微信公众号"察右中旗人的故事"(微信号:zhongqiren-gushi)已声明的原创作品,欢迎联系转载,但请尊重我们的写作和编辑成果,切勿盗用,否 ...

  • 砥砺磨剑苏勒图:我的十年寒窗(下)

    本文作者:施海罗 砥砺磨剑苏勒图:我的十年寒窗(上) [困境与阶梯] 苏中10个月的校园生活实现了我住校的夙愿.之前都是跑校,很羡慕住校生,可以不用干家务,不用聆听父母的唠叨.住校了,觉得一切都是新鲜 ...

  • 砥砺磨剑苏勒图:我的十年寒窗(上)

    本文作者:施海罗 再过两个星期,我就满56周岁了.知命之年还未知命,实属悲哀.闲暇时总爱谈古论今,也总把过去的艰辛抖落一番.家人说,你这是老的表现,正所谓"旧的忘不了,新的记不住:坐着打瞌睡 ...

  • 组织诊断-一致性模型(纳德勒图什曼)

    纳德勒和图什曼使用3个步骤对组织进行诊断: 1.识别系统 2.确定关键变量的性质 3.诊断拟合状态 此模型跟Leavitt模型比较相似,属于开放系统理论模型,该模型基于现代组织诊断模型共有的几个假设, ...

  • 【标准攻略】苏勒台巨物巢穴——将蛇皮思路端上竞技舞台

    原文作者 JS2 发布于 MTGArena Zone 新系列斯翠海文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但环境仍没有多少变化,铁木尔历险.苏勒台通牒.纯红快攻.蓝黑浪客依然是最强的套牌,另外还有一些纯白快攻.洁斯凯循 ...

  • 【标准攻略】环境最佳选择——苏勒台通牒

    04月04日更新: 将示例牌表替换为 Grzegorz Kowalski 在冠军赛取得亚军的牌表:相应的更新了"单卡选择"."换备建议"."后续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