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腰海
本文作者:白桂林
高腰海在四子王旗与中旗交界地带,隶属察右中旗库仑苏木管辖,处于风景优美的七层山下的荒漠草原边缘。由我家乡广益隆镇刘店卜村向东北走,越过大青脑包约20公里就是高腰海。高腰海是一处盐海,盛产土盐。为什么叫此名,我几十年也没弄清楚,但这一盐海及周围的草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总想把这些记忆片断写出来。
1969年随村里人去高腰海办三件关系生活的大事,一是捞盐,捞一次土盐够一家人吃一年,那时也不懂有碘没碘;二是割芨芨草制作扫帚,芨芨草是半荒漠草原低洼地带的一种天然耐旱耐碱的牧草,有一米多高;三是采锁阳,锁阳是一种寄生性的中药材,药性与苁蓉相近,当时晒干一斤卖三元,可补贴家里日常开支。办这三件事是很艰辛的,从家里带数天的干粮(饹饼)和若干白面,晚上住在牧民倒场遗留下的破蒙古包内或割下的芨芨草上。除了捞咸盐无人管,割草采药都是偷割偷挖。当地牧区有去看草场的几位插队知青,一天我们正在一处偏僻之处割芨芨草割得欢,两位操天津口音的小伙子手里提着木棍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赶紧离开,回想虽然是迫于生活挖药割草,但这毕竟对草场破坏是很大的。由于芨芨草又高又密,我们与看草场的知青捉起了迷藏。
等到天空晴朗,日头正午时刻,我们开始下海捞盐。高腰海也不大,是几处直径不过千米的水池相连而成的,水深在二十公分左右。所有人脱掉衣服,只剩一条短裤,腰里系一根绳,绳的另一端拖着一个柳条编的筐子。人们弓着身子,手里拿一个小簸箕向海的中央走去,此时海水正被强烈的阳光照射着,水面很快结晶出一层雪白的盐晶体,大家争先恐后把颗粒状的晶体撸在簸箕内,然后回头放在身后拖的筐内,待快满时拖出岸边装在用牛毛织的口袋里。由于很多人争抢结晶好的盐,湖水被搅浑了,捞的盐差不多混入三分之一的细泥杂质。这种土盐运回家后将被制成可食用盐,其制作工艺是把带有杂质的盐倒入大缸加水充分搅拌溶解,然后沉淀泥土于缸底,澄清的盐水倒入大铁锅加热,待水蒸发到一半儿时在锅中央底部放置铁勺,不一会儿雪白的盐就积满一勺,然后放入瓷坛内,直至水全部熬光。
我们一伙人白天劳作吃两餐,一顿天然凉水干饼子,一顿野外架铁锅煮面疙瘩,就是把白面和起直接揪成小块疙瘩煮熟加盐即吃,锅内时常漂有小飞虫或牛羊粪沫,吹一下即下肚。三四天后两辆大马车拉着大伙的劳动成果(即土盐、芨芨草)满载而归。近日我终于知道此淖为什么叫高腰海了,原来此名与湖周围所产锁阳(当地人俗称地毛球)有关,蒙语叫锁阳为乌兰高腰,由此小淖尔叫成高腰海了。此地的七层山风光独特,东西向整齐排列的七溜山脉由南向北均匀展开,向北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向东山脉延伸到察右后旗。都说有风水的地方出大人物,这不,在七层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出了省部级干部郭树清,现任国家银监会主席。
1971年我与大队赤脚医生杨森同志专门去高腰海采了一次以锁阳为主的中药材,还有一种叫蓁艽的中药(当地人俗称九股层)。当时采的药归了大队合作医疗,我们只挣工分。也就是这一年秋天,我当了大队会计,一直到1973年秋9月,而后被内蒙古水利电力学校录取。参加工作后,我多次去过七层山,2008年在高腰海牧民家吃过一顿现杀羊,真是美餐啊。因为此地羊吃的是中草药,不香才怪呢!但令我失望的是高腰海干涸了,向南八十公里的辉腾锡勒草原九十九泉也干涸了一大半儿,后大滩地下水位也在逐年下降。湖泊萎缩和地下水位下降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近几年人们为了获得高的种植利润,井越打越深,无序开采地下水仍然存在。水资源是维持地区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察右中旗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正在起草制定地区水资源管理办法,规范限制其无序利用。我相信通过综合生态治理,高腰海及所有湖泊会再现当年景色,恢复水生态功能,持续造福人类。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广益隆镇偏关卜子行政村,乌兰察布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本期幕后】
策划:小娟
编辑:敏敏
校对: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