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能自由,就成为一个谜吧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三个月前,

她不是这个饱经沧桑的样子。

文末图片,

是她三个月前的模样。

@开哥随手拍自红龙井」

1/

标题是一首诗歌中的一句。

诗人叫丽塔·达夫,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尽管她是一个在美国非常有影响力的诗人。

大理唯一像个书店样子的海豚阿德书店里,诗歌区的书架上看到这本诗集,是因为诗集的名字——她把怜悯带回大街上

我之所以没有把这几个汉字放在书名号内,是觉得这样表达,更符合标题这句诗的氛围。我把怜悯带回大街上,我要给怜悯自由,而不是把怜悯装扮成道德婊的表演素材。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至于与诗人的初心有多远距离,或者有无瓜葛,我并不在意。

一本诗集,名字本就应该具有十足的诗意,否则难免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好玩的是,见过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的诗集,基本不用去看,就知道里面填充页码和版面的也无非是些劣质的注水肉。

陌生的诗人,陌生的诗集,因为诗集的名字,我站在书店的书架前,用差不多两个半小时时间,把诗集读完。

结论是:诗集的内容与诗集的名字相符。

2/

八月,

菊花点头而过,

朵朵都是别在衣袖上刺痛的心。

这是《教我们数算自己的日子》这首诗最后一句,一下子就让我想起席慕蓉《无怨的青春》那本诗集,想起里面那首《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我不知道丽塔·达夫和席慕蓉是不是互相熟悉她们彼此的诗歌,或者译者是不是熟悉席慕蓉的诗歌。

读到这一句的那一刻,确实让我有了这样的关联和想法。或许也只是我想多了,就像当年的李白和王维,谁又能说得清楚他们之所以能写出几乎相同的诗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这也是读得多的好处之一。

一首诗中的某一句成为一枚雷管,当你把无数条引燃的导火线汇聚到这枚雷管的时候,思维往往会产生一次轻微的爆炸。

神奇的是,这场爆炸会触发更多的思绪,让思绪的链接无限交汇、碰撞、扩展下去,很多奇思怪想就此产生,甚至会出现灵光乍现的一刻,这一刻所有可以记录下的神来之笔,就是所谓灵感的产物。

阅读的乐趣,不也正是如此吗?

3/

阅读一本诗集,与阅读一本小说,是完全不同的感触。

前者是欣赏一处明泉,而后者更像踏入一片不知道边际的湿地。

纯净的空气是我目前

唯一可以夸耀的东西。

——《贝琳达的请愿》

此刻,我在山清水秀空气格外纯净的滇西,读到这句诗,内心有一种如遇知音的感觉。

伴随年关而来的火气,烧肿了喉咙,让我无法开口表达,却并不影响我双手敲击键盘,为这样的句子敲出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唯一可以夸耀的东西,也不属于我。

在滇西纯净的空气中呼吸,我更像一簇生长在避暑山庄湖畔某一棵杨树或者榆树上的槲寄生。它那么绿,却绿得毫无底气。

石头中的鱼

知道失败乃是

给予生者一个

恩惠。

——《石头中的鱼》

在所有的记忆或记录中,化石是一种冰与火、甜蜜与痛苦、幸福与绝望……无比完美又无比破碎的存在。

多年前,在号称地球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兴城,我见到石头中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鱼,依然保持着游动的姿势,心有所动,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丽塔·达夫这句诗,说出的早已超越我想表达的。

作为生者之一,我很惭愧,无论如何,我没有资格享受一条鱼留给人类的恩惠。

4/

有时候,我对那些评论诗歌的人充满敌意,甚至,这敌意中还有很大的鄙视成分。

说实话,我的敌意有点强词夺理。

诗歌评论者,也无非都是一些喜欢做阅读理解题的人,又有几人能够精准领会作者文字表达的意图呢!?

能够用标准答案来尸解的诗歌,都不是诗歌。有趣的是,很多人愿意去做一个蹩脚的法医。

实际上,阅读诗歌,只要有一首,一节或者一句,能够让你心有戚戚心有所动,那就是很美妙,矫情一点来说,很幸福的事了。

我经常感受这种幸福,所以也习惯把这种幸福而来的感触一起记录下来。

这打断的掌声多么小啊!

图书馆里,那盏槽灯下,

我已经摆好红茶和橘子——

小心翼翼,尽管没人会看见我。

踏着清晰的羊角号声

夜来临,

穷亲戚在唤孩子们回家。

——《伏天,耶路撒冷》

我对耶路撒冷,就像对那些喜欢做诗歌阅读理解题的人一样,有些反感,却又不知道为什么反感。

读这些诗句,心里突然飘来无法描摹的阴影,掌声,灯光,羊角号声,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都聚集在耶路撒冷最后一个字上,尽管我知道它们之间没有必要的关联。

伏天,耶路撒冷。

乡关近处,正是越发寒冷的三九天,而我在距离乡关遥远的滇西,闻花香,看花开,一派春天的温暖。

年关,会让人的感觉错乱?!

5/

一首能够让人心中一动的诗歌,不单独是作者自己的,也是读来心动的每一个人的。

在心动那一刻,读者已经调动了所有与这一刻感触契合或接近的意念、想法、意象以及表达方式,把这首诗重新创作了一遍,诗歌的质地与原诗毫无二致。

有尊严的读者,不会把重创的诗歌落实到文字中,只是刻在心中,或者印在幸福的感受中。

寡廉鲜耻的读者,会直接把原文据为己有,内心还会给自己提供无数原创的理由。

现在我必须走过这背信弃义的大地,

既然深渊无法调整

成为开花的草地,

我会一直走,走到

绿色苍茫……然后

躺在她善良的怀抱里,

她的臂弯平静,深不见底。

——《统计:见证者》

现在我必须走过这背信弃义的大地,走过每一篇打动我让我念念不忘的文字,走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有没有草地,有没有平静、深不见底的臂弯,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不会要求不可能的事;

人只有走才能学会走路。

时候到了我自会忘记这盈满的空虚,

我可能又会嘲笑

一只弃巢的鸟儿,也许吧——

但那不会是幸福,

因为我已经知道。

——《得墨忒耳在哀悼》

浅白的道理往往不引人注意,骑驴找驴也不符合概率论,一句入心的诗歌会让人警醒,然后促使人从简单的道理中发现曾经早已忽视的重要美感和心情。

我不会要求不可能的事,人只有走才能学会走路。

我也不会嘲笑一只弃巢的鸟儿,她比我勇敢,也比我富有远见。至于幸福,除了阅读这些诗歌带来的体验之外,我并不在乎更多。

6/

丽塔·达夫,我会因为这些诗句记住她。

或许,你在极端无聊的时候,会偶然问到我——什么是自由?如何能够获得自由?

让我把文章标题稍微更改一下,就算留给你的答案:

若是不能自由,就成为一个书迷吧。

「 遇见这株花,此刻,天使也该睡了,

她的号角寂寞的开放。

花语,多像谎言,唯一不同是花语无人戳破。

对面的酒吧,歇斯底里的光线与呼喊,

也许这些黑白颠倒的人知道有了今天未必还有明天。

白天过去,才知道活着的可贵。

各得其乐,也算自然,

遗憾的是想喝酒的时候,

没有陪你一醉方休的人。

——2018年10月21日 @叶开 」

〈 END 〉

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约翰·皮林:阿米亥的诗

    原文地址:约翰·皮林:阿米亥的诗作者:寒塘 邓宁立译.黄灿然校 耶胡达·阿米亥出生于维尔茨堡,父母是德国籍犹太人,于1936年移民到耶路撒冷:虽然他的母语是德语,但移民前他是在一所犹太学校接受的教育. ...

  • 给孩子读诗

    果麦文化传媒编写的这本诗集<给孩子读诗>甄选了古今中外100首诗歌,无论是从诗歌的选取,还是排版印刷,都堪称完美. 诗集采用超轻的米白护眼纸印刷,封面加厚,内页轻薄.一册220余页的诗集握 ...

  • 王夫刚:时光容得下所有的骄傲

    当<层面--新世纪山东青年诗选>出到最后一遍清样时,我们觉得,它越来越接近我们想像中的样子了. 那么,我们想像中的一本诗集是一个怎样的面孔呢?一,它的诞生和存在值得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之付 ...

  • 诗歌||十 月

    十   月 严新伟||湖南 故村的古松参天 挂着黄昏的一片孤寂 秋风吹枯了枝叶 怀旧的音符不停的张望 犁田的黄牛喘着粗气 驼着金黄的季节 破了肩膀的父亲 沉默思念千里外的儿女 五十亩的收获 难解城市房 ...

  • 耶胡达·阿米亥[耶胡达·阿米亥]

    人物经历 耶胡达·阿米亥 1924年5月3日,耶胡达·阿米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维尔茨堡,"耶胡达"是个典型的希伯来名字,乃"犹大"一名的现代拉丁拼法,但" ...

  • 耶胡达·阿米亥诗选(1)

    点击上方↑↑↑ 蓝字"诗塾"关注我们 耶胡达·阿米亥属于"新浪潮时代"的诗人,他对过去以色列人的集体经验兴趣较少,而是更加在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刻画.阿米亥的诗生 ...

  • 古巴诗抄(译者:陈敬容)

    为了这个自由 作者:法亚德·哈米斯 为了在雨中歌唱的自由 必须将一切献出 为了同人民的坚强而温柔的心胸 取得紧密的联系 必须将一切献出 为了清晨开放的向阳花.冒烟的工厂.明亮的学校 为了干裂的土地.睡 ...

  • 擓,一个谜一样的方言口语词,却妙趣横生,深为人们喜闻乐道

    擓,普通话读作kuǎi,<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三个意思: 其一,搔,轻抓,如'擓破了皮' '擓痒痒' '给俺后背擓一擓': 其二,挎,也就是把胳膊弯起来挂住或钩住东西,如'擓个包袱回娘家' ...

  • 大唐顶级流量明星,音乐中的圣贤,把自己活成一个谜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杜甫最后写的诗" 古往今来,凡是被称作"圣"的人,都有一份相 ...

  • 大唐李龟年,音乐中的圣贤,把自己活成一个谜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杜甫最后写的诗" 古往今来,凡是被称作"圣"的人,都有一份相对完整的履历. 但是在唐朝,出现这么一位圣 ...

  • 契丹的消失是一个谜。不要低估了文化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民族熟读经史子集

    契丹这个民族很特殊,它所建立的辽国,曾经繁荣程度不亚于中原政权,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契丹对中原也有一定感情.首先契丹属于鲜卑的一支,鲜卑在对待汉人上最为宽容,也是汉化最彻底的一个民族,他们十分仰慕汉人文 ...

  • 雷东:一朵花就是一个谜,是灵魂的反射

    雷东十分喜欢描绘花卉题材:"花朵和人的面孔一样,一朵花就是一个谜","它是灵魂的反射".多种鲜艳小花,发出了艳丽耀眼的光彩,显示出热情.温和.纯洁和高贵的美,这 ...

  • 单缸柴油机真的是一个谜吗?

    最近,网上有个比较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单缸柴油机,不明白它为何有这么大的力量.其实,外国人只是少见多怪而已,笔者没有出过国,更不晓得外国的农村是什么样,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小型农业机械,即便 ...

  • 青铜大立人戴的帽子叫天目冠,经过研究,专家还解开一个“谜”团

    三星堆遗址因其年代久远,充满神秘的特点,一直都受到了全世界考古学者的高度关注,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在1986年出土的一件铜像,近期"意外"走红,而在这个人形铜像的帽 ...

  • 自由派没有一个好东西

    美国人正在觉悟-- 田纳西州长比尔·李(Bill Lee)5月25日签署了一项立法(SB623),禁止公立学校教授批判性种族理论. 法案禁止14个与种族理论相关的概念纳入课程或教学材料,包括:个人因其 ...

  • 被精准切成两半的巨石,至今仍是一个谜

    相信大家都知道神秘的远古巨石--阿纳斯拉巨石.这个巨石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泰马绿洲,它被神奇地分成了两个部分. 1883年扎尔斯·惠弗首先发现了阿纳斯拉巨石,在这之后一大批科学家都来研究这块巨石的来源,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