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扁肉江湖:捶派与剁派的殊途同归
饕餮行星
左手相机,右手筷子,走走看看,行行吃吃
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它皮薄馅香、汤清味美,洒一把葱花,热气腾腾端上来,一碗下去,吃得你额头冒汗,唇齿留香,不亦快哉。广东人叫云吞,四川人叫抄手,更多地方则称之为馄饨。名字只是代号,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碗小吃,承载了太多人的家乡记忆。你可以问问看,每个福建人的味觉乡愁中,大都会有一碗扁肉。有人说,最动人一定是食物与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和扁肉的故事,或多或少。我更相信,没有在深夜吃过一碗热腾腾扁肉的人,不足以话人生。一碗好扁肉,必须皮、馅料和汤头达到完美契合,方能色香味俱全。皮要薄且有韧劲,包出的扁肉像一朵朵云彩漂浮汤中;馅不一定要多,但要有味,要能吃出肉的感觉;最好的汤头,调和是第一要素,猪油的香,葱花的冲,迎面扑来,即使唇热舌烫,“打耳光”也舍不得放手——话虽夸张,但上海还真有以此命名的“耳光”馄饨,这是题外话,却足以说明馄饨的受欢迎度。解析下来,福建扁肉无非就几个招数,但个中微妙差异,有如风云变幻,难以言说。好比《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同一个门派,同一种功夫,却分了剑宗和气宗,斗得你死我活。扁肉的江湖虽没那么激烈,但也有区别,毕竟众口实在难调。既然同属一个门派,共识还是有的,那就是对扁肉皮的要求——越薄越好——而这似乎也是国人对面点类小吃的标准态度。我见过最极致的扁肉皮,是在闽东。福安穆阳镇上的一家扁肉店,制皮时用上了类似广东竹升面一样的竹竿来压制。当地人告诉我,一张合格的扁肉皮,一要能透过面皮看报纸,二要点火能着。我没点过火,但透过面皮试了试,确实是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影影绰绰,了不起。肉肯定都不差,选上好的猪腿瘦肉就行,但如何加工,就分出了流派——捶派与剁派。捶派,顾名思义,要将瘦肉捶打成泥,沙县扁肉、水吉扁肉、建瓯扁肉是典型代表;另一派则为剁派,将瘦肉细细剁成臊子,福州尚干扁肉、长汀扁食、阿肥发扁食、仙游来古扁食等等都为个中翘楚。
在我看来,捶派和剁派就是剑宗和气宗的差别,虽各有千秋,其实殊途同归,完全可以握手言和。当下,随着沙县小吃的大举扩张,捶派风头正劲,俨然已经打出一片新天地。捶派扁肉,发源于建阳的水吉,在过去水吉归建瓯管辖,建瓯为建安郡故地,这里的扁肉出名之后,被称为“建郡扁食”。事实上,在沙县小吃成名之前, 建郡扁食也曾闯荡上海滩,江湖中留下过它的传说。肉要新鲜,还得是腿瘦肉,去筋除膜后,放在木墩上用木锤敲打,这就是打肉。打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肉纤维中水分。当肉打到绵柔酥嫩,再加适量的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成糊即可。这样做出来的扁肉,胜在肉馅扎实有劲。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品尝沙县扁肉时的情景:扁肉饱满结实,口感爽脆,在每一口的咀嚼中,总会给人一种豪放吃肉的错觉。后来,我有一次去建瓯,吃了当地的小松扁肉,错觉变成了现实,这分明就是在豪横地吃肉。还是选猪腿瘦肉,但细细的剁制中,加上别了的佐料:沿海的,加虾米加干贝;山区的,加香菇加荸荠;追求的都是一个鲜字。这样的扁肉,可以吃出细细的颗粒肉感,馅不在多,却回味悠长。在过去,山区扁肉捶派居多,沿海扁肉则以剁派为主,泾渭分明,口感分明。如今,绞肉机的使用将从业者从繁重的打肉剁馅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效率,也让两个流派有了融合的趋势。总有一些老字号还在坚守,他们认为,机器可以适当帮忙,但一些关键步骤不能省,否则,“味道丢了,客人也跑了”。在我家乡闽西长汀,却不说煮而说“泡”,一字之差,强调了速度,反映出扁肉的快餐性。长汀扁食是剁派,一般都是夫妻小店,老板娘手速飞快,竹片在肉馅上一粘一挖,往皮子上一抹,手一抓,就包好一个扁食。小店的灶上有两口锅,一个锅里熬着高汤,另一个锅用来煮扁食。汤头现调,猪油、盐、味精、麻油、酱油打底,冲入高汤,舀进煮好的扁食,洒上葱花,就是一碗活色生香的扁食。我们平常家里煮汤,哪里会放那么多的调味品。这样的扁食,鲜香爽口,有滋有味,难以忘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沙县小吃开始扩张,他们的扁肉以其独特的口感猛烈冲击着小城的扁食市场。更致命的是,沙县的扁肉花样百出,煮扁肉、拌扁肉、炸扁肉……这样的“妖艳”招数,岂是山区剁派小扁食能招架得住。城头变幻大王旗,县城小吃摊一夜之间,半数卖起了沙县扁肉。长汀传统扁食的退败只是那场大潮下的一个缩影,攘外必先安内,沙县扁肉由此冲出福建,走向全国。各种吃法逐一点过去,尤其是拌扁肉,用的是民间磨房的花生酱,鲜活油润,香气扑鼻,一连吃了好几碗。当年,沙县扁肉就是用多元的吃法征服了许多喜欢新鲜的年轻人。他们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渴望走出小城,尝一尝不一样味道。五代传承,店里别无他菜,只卖一碗馄饨。这家属于剁派,肉馅中加入了虾干干贝,皮薄馅多,酸辣口味,最妙是那一勺葱头油,活色生香;一家有故事的老店,现由儿子继承家业,躲在大同路上,低调得不像话,他家不加盟、不连锁,狗虾上市时,鲜虾扁食不可错过;在建阳水吉,吃到一家没有店名的扁肉,挂着美特斯邦威的牌子赶圩的日子,这家店的生意最红火——打肉的木槌就在店里,扁肉脆而弹牙,搭配一块水吉的光饼,很过瘾;肉馅里加了虾皮、荸荠等配料,口感更好,大骨熬就的高汤,香味四溢,哪里顾得上烫不烫;镇上一条街都是扁肉店,谁也不敢偷工减料,“福安人常常开车过来,就为了一碗扁肉”,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说,店里的扁肉笑开了花……还有福安穆阳的扁肉,感觉更像加了臊子浇头的扁肉疙瘩;连城大桥头的扁食,皮薄肉多,上桌还要加一颗特制的卤蛋;此外,还有很多的扁肉店,请恕我排名不分前后左右忠奸善恶,我只想分享给你,他们是:福清的盖邑扁肉、闽侯的尚干扁肉、厦门的劳松扁食、屏南的漈头扁食、漳州的阿肥发扁食、建瓯的小松扁肉、晋江磁灶珍珠扁食、永安上官扁食……扁肉也一样,当各种口味尝遍,你就会想起家乡楼下的那碗扁肉。在福建,扁肉相当于扁食。而肉燕不能却算扁肉。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皮,扁肉是“面包肉”,肉燕则是“肉包肉”。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肉燕有点像是修炼了葵花宝典的华山派弟子,名气、价格一路飙升,让普通小扁肉望尘莫及。肉燕相传为南宋宰相真德秀的发明,一开始,浦城人只是单纯吃吃燕皮,后来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到包馅食用,这就是初代肉燕,雅号 “小长春”。此后,肉燕沿着闽江一路南下,在福州发扬光大,成为闽都的标志小吃。在福州,肉燕被视为“太平燕”,是酒席上必不可少的吉祥物,酒席过半,太平燕加鸭蛋上桌,鞭炮齐鸣,开始敬酒了。福州肉燕名声在外,老字号也很多,各有各的风味。不过,大部分人最喜欢的,还是肉燕刚刚蒸熟起锅时,热腾腾的,最是解馋。倒是莆田西天尾的扁食,明明就是肉燕做法,却习惯叫扁食,这只能让外省人更加摸不清头脑。饕餮行星
左手相机,右手筷子,走走看看,行行吃吃
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