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私塾|第三届知•己之旅|碎片05
华美:哭
昨天做分享时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自己讲出来的内容也不是很满意,心情有点不好。加上身体也不太好,饭也没怎么吃。我有个习惯,心情不好时就喜欢洗衣服、刷碗,所以我就问毡房主人要了几个碗刷了。当时一个小孩跑到我跟前,我以为他会跟我说悄悄话,但他突然亲了我一下。我眼泪不停的流,我不知道我的感动是在哪里,可是眼泪还是不停的流下来了。
这几天我还在看稻子之前在群里发的那些文章---到底是怎么来感知自己,但是我用其他东西联系不到自己。为了说得像稻子说的那样,我就把它当成一个模板生搬硬套进去,但硬套又套不进去,自己也没多大的感触。
昨天那个事情其实我挺有感触的,但是在分享的时候我却没有讲好。
我又想到第一天晚上,你们去篝火晚会。我开始是不想加入进去的,但是一个小男孩把我拉进去了,我参与其中时也挺开心的。
昨晚看了那两口子唱歌的时候我就在那掉眼泪,我不知道我感动什么……
现在有些乱,眼泪也控制不住。
Lisa:
华美每次哭都是因为受到外界情境的触动然后感触到了自己内心可能不知道哪一块地方。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反观一下自己,为什么一旦受到外界的某种情境或者某种刺激,就会让内心有很大的反应?每一种刺激都是那种很温暖的刺激。为什么这种温暖的刺激会让你有心理波动呢?是不是你生活在别人的否定当中,是不是因为这些否定影响到自己而自己否定自己?华美会认为外界的人对她影响很大,比如别人走路走得开心的她也走得开心,走得不开心的她就走得不开心。
帅:
华美说的感动我是有体会的。我觉得有时候感动是一瞬间的。它存在了,而你刚好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只需要某个人来挑拨这个临界点,你就会感动。
小霞:
她特别注重当下的感觉,平时处理事情是特别干脆利落爽快的。
她是内心特别细腻的人,对于昨天她的感动首先可能是因为自己身体不舒服,而我们团队都是成年人,对她的关心可能是给你药或者询问是否需要帮忙,但是小孩是实际以一个特别感性的方式来亲吻她,对她内心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触动和鼓励呢?
同时,这也让她反思昨天的分享里表达是否牵强,这对自己是一种反观,这就是一种进步。我觉得现在对她最重要的是,回想一下当初心情转化的这个点,自己内心的情感是怎么转化的,当时是怎么调整情绪的,这样能把感受加深,更好处理后面的事情。
捷:
她说她喜欢观察人,表明她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觉得作为成年人来说,不需要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重点是自己心里怎么想的,有没有坚定的想法。
我想泼个冷水,她开玩笑时,有时过于重复某个话题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压力。
半醉:
可以尝试接受别人的建议,接受所有的好和不好。
稻子:
A
华美是个口直心快的姑娘。
其实这几天表现不错的,前两天我还想发你音频分享到公众号,只是信号差所以一直没有传上去。
B
哭是好事儿。
假如你感觉到了某种刺激到你的东西,就算一天哭10次,只要你有感觉那你就放开哭去吧。因为你在和这个世界产生共鸣!人生的许多共鸣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尤其在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和理论后。我们要的就是你今天与外界先产生关联,产生共鸣。
C
感动不是感知,在情绪恢复后,你需要梳理和思考。
这会把事件沉淀下来,未必是感动本身也包括对你自己的反观,你和事件之间的各种关联。
D
华美的认真首先需要肯定的。
尝试一件事,一开始肯定是像无头苍蝇一样,自我摸索和突破的过程肯定是痛苦的,很正常,也希望你能继续尝试下去。
E
也许是你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放松心境很重要,同时也要多和大家交流。这几天我也发现,你有时很在意别人对你的认同,但在接受别人的建议上少了些开放性。其它成员包括我在内给你的只是我们的观点,不妨先虚心接纳再分辨。
F
再强调一下,之前发给大家的文章并不是要给大家一个所谓的套路,只是让大家在思路上更清晰一些,只是一个可能的框架而已,只是说用这种方法对于你自己来讲可能会更容易把握一点。
一定不要陷入套用,模仿的窠臼里去,虽然套用是种方法但也很容易变成一种讨巧的恶习。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感知体验的确是有门槛的,并不轻松。
G
延伸到瓶颈期的人来说,直面自己的问题并行动起来往往很难的。
常见的情况是挖掘别人的问题可能很彻底,但对于自己则会找各种理由来搪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作一种阻止自我改变的恶习。还有人说“你讲的大道理我都懂”,但总看不到他行动。这反过来说明大道理对他只是知识而并未深入其心,而他也一直在惧怕面对承担。
对他人的强者,对自己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