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勋晖:糟心的报销流程会让人有辞职的冲动(附优化方案)
一、背景
小李是某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出差,出差的费用报销让他非常头疼。
有一次,因为刷卡酒店名称同发票名称不一致,导致财务不能报销,同客户吃饭没有拍照报销被打回,送礼没有客户签名又被打回,发票贴的位置不对报销也被打回,更可气的是就算所有手续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从报销申请到拿到报销金额也要等一个多月。
另外,经常因为报销不合规,还会被审计质询,虽然每次都有惊无险,但是他实在是不堪忍受报销流程的繁琐,多次因为这个报销问题想过辞职。
在你的工作中是否也遇到过同小李一样的报销问题呢?
二、问题分析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报销流程案例:
1. 流程太长
很多公司的报销从发起到最后拿到钱,要经历几个月,最少都要一个月,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流程是怎么拉长的:上图中案例总共12个节点,每个节点平均1天要花十二天,但是高层领导特别忙,有几个关键瓶颈节点延误一周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还有工作量大的问题,比如,所有的纸质单据都要一一核对,导致积压多天的情况难以避免。
2. 重复审批
这是典型的人治思维,因为不放心,或者为了强调领导权威,层层审批。经理批了不放心,总监再批,财务经理批了也不放心,财务总监必须看。经管看了单据不放心,财务再核对一下单据。财务内部工作很严谨,专员,经理,总监层层把关,单据一定要过最高领导才放心。
3. 逻辑不合理
报销行为已经发生,部门直属领导一般都会同意,所以前面都会非常顺利,到了财务审核票据的时候很多情况会被打回,所以造成流程不断反复,重复提交。所以,票据审核应该放在申请人后面,避免流程重复返工。但是财务一定会说,我看了你的票据,你部门领导又打回来,我不是白看了吗?其实财务打回的情况要远大于部门领导打回的情况,从整体效率来设计流程,票据审核应该放在前面。
4. 标准不清晰,不合理
因为报销的场景很多,比如审计发现了有虚假报销的情况,就要求所有报销要有凭证,比如请客户吃饭,要拍照作为证据,这样的情况就很麻烦了,因为操作起来实在不方便,客户一定会反感。这就涉及到流程标准的制定,一定是可执行的。还有些标准不清晰,比如票据的粘贴,大小,位置,顺序等,财务都有严格要求,但这些标准又没有公开,在财务不断的打回沟通中,报销人才明确了标准。新来一个员工又要折腾很久才明白。
这些糟心的流程,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员工不愿意报销,不愿意报销当然就不愿意做相关工作了,本来要出差的,不出差,能躲就躲,能拖就拖。这样的情况下,公司整体上的利益是否受损呢?
三、流程优化
优化流程要细分场景,去掉不增值的流程活动,让流程在满足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洁高效,优化后的流程方案如下:
为什么要这样优化,优化后的流程合理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1. 差旅报销
差旅报销的前提是出差是合理的,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可以通过出差流程规范,然后统一对接到报销流程,这样就可以简化报销流程,又确保风险了,所以差旅报销流程去掉直属领导审批是没有风险的,只要单据合规就可以报销;
2. 话费报销
话费报销的前提是额度合理,然后话费票据一般都非常简单,基本不会出错,所以不需要财务审批,可以先付款,后面如果再抽查到单据不合规的情况就扣除报销人的信用分,由于话费报销的额度一般很小,即便单据出错,也在可处理的范围内,所以可以免审报销;
3. 特殊报销
在这里我将所有其他的报销统称为特殊报销,各位读者朋友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设置其他类别的报销流程。特殊报销的流程要求要高一点,增加了内控部门的审批,保障风险可控,同时根据金额大小增设了审批层级,这样还是为了风险控制,所以,特殊的报销流程就是要注意风险,因为可能金额大,或情况特殊,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四、流程优化成果
以往的报销流程平均30天才能走完,现在优化后7-15天之内即可可以完成报销,同时内部员工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支撑了正常的业务运作。
五、总结
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受到了流程无处不在。报销流程是每个公司的基本流程,这个流程的设置就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如果不能把握流程管理的原则,要么出现一些奇葩的流程规定,要么风险无法控制,有人钻空子,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规范流程管理来解决的。
2018,新一年,学习充电,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