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学组:肉芽肿性乳腺炎
天等影像✮ 眼界与视界,逻辑与思想
这个病例与乳腺癌有许多重叠征象,但透过本病例,误诊原因如下:
1、年龄39岁的女性,为何出现两侧乳房不对称,病变区左侧乳腺丰满增大,缺乏分析。
2、WATER-IDEAL显示左侧乳房明显高信号,这个需要重新认识。
3、左侧乳腺明显强化,而对侧乳腺 强化非常弱?这个是什么原因,缺乏认识
4、对侧环状及片状强化的病灶,没有综合分析
5、这个病灶的弥散特点,整个左乳弥散轻度受限
这个病例影像学特点
1、病变乳较对侧乳圆隆,增大,------炎症?
2、病变乳全乳腺体成分明显肿胀,水相明显高信号,-----炎症?
3、病变乳全乳明显强化,完全超过对侧乳,代表乳腺弥漫性病变---炎症有关
4、对侧乳出现环状病灶及片状异常强化病灶,代表病灶播散---炎症有关
5、病变明显强化,平台型曲线----炎症有关
6、病变病程1周,病程短-----炎症有关
7、病人39岁,乳腺癌诊断于心不忍,多想想。
8、病人生化检查,白细胞增高-----炎症有关
文献复习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王增奎 才晓茹* 田红雨 孙海洋
目的 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的 MRI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及MRI资 料,总 结 其MRI特 点。
结 果
MRI表 现:MRI平扫无特异性。增强扫描病变按分布形态分为肿块样强化6例和非肿块样强化20例;按强化方 式分为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伴环形强化16例。10例患者 DWI呈略高信号,16例患者呈略高信号伴内部圆形极高信号。病 变 实 质 区 TIC曲 线 渐 增 型6例、平 台 型13例 和 流 出 型7例。
MRI诊断:本组2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23例诊断为炎性病变,3例诊断为乳腺癌。
治疗结果:2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1例治愈,5例未治愈患者通过二次手术治愈。
讨论 虽然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与乳腺癌相似,但也有一定的特征性。提高对该病不同时期的认识、结合各种影像学资料并综合分析病情可有效避免或减少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误诊。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特征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推测可能 与 以 下 几 方 面 因 素 有 关:① 口服避孕药相关病史;②自身免疫反应;③棒状杆菌感染。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理特征是病灶以乳腺小叶为中心,以上皮样细胞、多核巨 细 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小叶的末梢导管结构破坏,常有微脓肿形成。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年龄均较轻,临床多以乳腺肿块就诊,多数患者 触诊肿块不痛、质硬,边界不清,部分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凹陷等相关发现。
一点经验
乳腺MRI检查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供多种参数和功能影像学;诊断乳腺疾病注意:
1、两侧对比观察;
2、区分局限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
3、重视多序列图像分析
4、无论如何首先排除乳腺炎症性病变
5、肉芽肿性乳腺炎多见于非哺乳期青年女性,MRI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片状非肿块病变,常见强化方式为不均匀强化伴内部环 形 强 化。
根据形态学、功能影像学、动态增强等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IGM 主要需与乳腺癌以及乳腺周围炎、乳晕下脓肿、乳腺结核等含肉芽肿的疾病鉴别
IGM片状强化区内多发环状强化的微小脓肿是与炎性乳癌鉴别的要点,炎性乳腺癌的片状强化区内无此征象,并且炎性乳腺癌极少形成窦道。
IGM 肿块期较少,其边缘均较光整,动态增强 MRI 及 DWI 表现均与乳腺癌较为相似,其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及穿刺活检。
有文献把乳腺周围炎、导管扩张症及 IGM 等病变笼统称为浆细胞乳腺炎,然而病理学表现上并无浆细胞乳腺炎这一诊断。
IGM 的病理改变为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当病变累及乳晕区域时,局部结构破坏,纤维组织牵拉致乳头内陷,此时乳腺导管及小叶结构通常均有破坏,难以确定病灶起源于小叶或导管。
因此,广义的病理学诊断中 IGM 通常还包含了乳晕下脓肿,乳晕下脓肿以乳晕周围多见,IGM 可发生于乳腺任何区段(包括乳晕)。
内容仅供学习,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程涓,杜玉堂,丁华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 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8):50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