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秘验方

(2016-10-11 22:42:12)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1.固表通窍汤【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益气固表,疏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鼻鼽)。【疗效】屡用效佳。【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方中五爪龙如缺,可用黄芪15克代。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2.抗敏护卫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用法】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服3次。可连服5~10剂。【功用】益气固表,助阳护卫。【方解】肺主气,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卫阳弱,不能卫外,故对空气变异则过敏,风邪易入,客于鼻窍所致。本方系从十全大补汤合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成。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益气固表;加熟附子补助护卫;北沙参(即条参)补阴;龙牡粉收敛精气而止汗;合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祛风止汗、调和营卫;加黄芪、当归,则为归芪建中汤,以治阳虚汗出、恶风。诸药协同,能大补元阳,使营卫气血俱充,则病邪不攻自解,此即“扶正祛邪”之意。若以病小药大而议其非者,实不知此方之妙用。如经实践,方知此病用此方之疗效。【主治】过敏性鼻炎。【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一般服3剂,最多10剂即获痊愈。3.温阳止鼽汤【来源】申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桂枝、白芍、防风各6克,黄芪10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藿香、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干地龙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益气温阳,扶正止鼽。【方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白芍、炙甘草通阳养阴,二者合用以扶正固表;防风祛风散邪;藿香芳香化浊以去邪;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蝉衣、干地龙收敛止鼽而抗敏。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阳、抗敏止鼽之功。【主治】鼻鼽。【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百合各10克;阳虚明显者,加荜拨、仙茅各10克,细辛2克。【疗效】治疗39例,结果显效(服药14天,诸症消失,1年内无复发)3例,有效(服药14天,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1年内仍复发)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50%。4.辛蒲汤【来源】谷志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蝉蜕、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益气固表,开窍通络。【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与防风、白术相配以益气固表;辛夷花、细辛、蝉蜕、石菖蒲祛风通窍;当归、白芍有养血、活血通络之功;五味子能收敛耗散之肺气。全方相伍,使正气复、邪无所侵,故鼻鼽自愈。【主治】过敏性鼻炎。【加减】恶风怕冷、自汗,重用黄芪至30克;头痛,加白芷10克;黄脓涕,加黄芩10克,败酱草20克。【疗效】治疗34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26例;好转(症状好转、鼻黏膜略苍白)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附记】又上海名医董淑六用自拟鼻炎效方吹鼻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效果颇著。药用:鹅不食草、辛夷各30克,白芷、薄荷各15克,苍耳子60克,冰片1克(后入)。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再加冰片,同研。每取本散少许吹鼻,日吹二三次,不间隔。凡症见头痛鼻塞、流涕等症者均可用之。功能散风热、通鼻窍。故日久用之,疗效显著。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好方绝对好用!处方组成:炙黄芪30  炒白术15  防风8  乌梅肉15  银柴胡10  辛夷花10  炒苍耳10  细辛5  麻黄5  蝉衣15  甘草6(以上计量单位为克)每天一副连服7天,之后隔日服一剂、连服8剂,再用5倍量打粗末每日25克水煎服,与附桂地黄丸交替服用。方义我就不说了。本方是我常用之方,只要证见鼻腔发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等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不管时间长短服之效若浮鼓,3付见效,百天根治!本人应用多年少有不见效者,可谓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张绝佳良方!治过敏性鼻炎方 治愈89例方药:炒白术、防风、荆芥、白芷、白鲜皮、柴胡、葛根、辛夷花各12克,羌活、苍耳子各9克    ,炙黄芪15克。加减:舌苔厚腻加法半夏、苍术、陈皮各10克;头痛加川芎10克,薄荷、路路通各8克;舌淡苔白加肉桂6克。用法:先加水浸泡药物30分钟后再煎取药液,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主治:过敏性鼻炎。疗效:治疗168 例,治愈89例,好转63例,无效16例, 总有效率90%。家传宣肺愈敏汤治过敏性鼻炎(转载)今将家传宣肺愈敏汤公之于众,以解众惑。在公开此方之前,请允许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付氏家藏方的来历。我付氏(原字写作傅后简写成付)本原居山西,为付山(傅青主)后裔之一支,后因故流离与河南定居开封,时代行医,期间出现了断代但方术仍存,我曾祖父其人从小天资聪明,独具慧根,自习内经、伤寒、温病、及付氏男科女科及家藏方术,博采众方,熔于一炉。后祖父以承其学,名噪一方。我父亲遇医无缘,没有习医天赋而未从医。祖父已故,传承付氏家学之任便落于鄙人之身,自知资质愚钝,浅陋粗鄙,难解先人留下之方术,无力以济民艰。不敢私藏,唯公之于众,望贤达之士能广为传承,以济众生。宣肺愈敏汤:麻黄12克 桔梗9克白芷6克 陈皮6克按:此方仅四味药组成,方小力宏,方虽小制,配合存神。主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外邪袭肺,肺气被郁而不得宣发,津液失布,故鼻塞、流涕、打喷嚏。方中:麻黄为君宣发肺气,桔梗为臣助其宣肺之力,白芷通窍,陈皮理气疏津,共为佐药,诸症可除。重用苍耳子治鼻炎2008年,我于冬天受凉,忽患鼻鼽(过敏性鼻炎),服苍耳子散加减,常规剂量,一剂不效,我想治牙疼用60克,治鼻子用30克试试。自拟一方:炒苍耳子30 辛夷花15 白芷15 生甘草10 桔梗5 石菖蒲(丝瓜络)5-10克一剂大效,二剂诸证基本消失,减量二剂而愈,继以培补善后。自从自己试验以来,对鼻病(鼻鼽、鼻渊)每借此药此量而收捷效。有个影响很深的病例,一病鼻渊13年的初中女生,其祖父带其来诊,绿色鼻涕垂下至上唇。余以上方加天花粉,桑叶等,三剂鼻涕消失,继以调和肺胃而愈。过敏性鼻炎経验方炙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防风8克、乌梅肉15克、银柴胡10克、辛夷花10克、炒苍耳10克、细辛5克、麻黄5克、蝉衣15克、甘草6克。每天服一剂、连服7天,之后、隔日服一剂、连服8剂。过敏性鼻炎汤剂验方今奉献过敏性鼻炎汤剂验方,希望解脱广大过敏性鼻炎患者痛苦,方剂如下:荆芥穗10,防风10,赤芍10,丹皮10,生地24,紫草10,甘草6,青代6,丹参15,水牛角15,怀牛膝12。每日一剂,水煎服。上面以克为单位。过敏性鼻炎外用内服效方1.盐酸山莨宕碱针剂3毫升,地塞米松针剂2毫升,生理盐水4毫升,庆大霉素4万单位,扑尔敏1毫升混合后装入小瓶,避光保存,每次每侧鼻滴药2-3滴,每日2-3次,一次配的药使用15天,超过15天疗效减弱。一般当天用药当天见效。2。内服药  黄芪25克  党参15克  幸夷花9克  苍耳子15克  蝉蜕15克  白术10克  诃子肉10克  防风6克  柴胡6克  五味子10克  石榴皮10克  甘草6克  桂枝12克  细辛4克用水浸泡1小时煮开再用小火煎30分钟,分三次服,每天一剂。连服15天左右。名医名方.御风通鼻汤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组成: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花10克,细辛3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功效:益气固卫、调和营卫、宣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感冒见鼻塞流清涕者。症见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或动则汗出等,舌淡红(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卫表不固,营卫不和,风寒之邪闭阻鼻窍及久而化热者均可加减运用。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方解:过敏性鼻炎属鼻鼽范畴,多由素体正气不足,外感风寒,久致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甚则头痛,脑鸣之症。成肇仁认为鼻鼽多为素体正气不足,或遇气候变化,加减衣物不当;或起居不节,过逸过劳;或饮食偏嗜等原因而诱发,加之空气污染,故而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鼻鼽早在《素问·脉解篇》就有论述。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说:“脑冷肺寒所致。”故本病表现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本方由玉屏风散、桂枝汤、苍耳子散三方加减化裁而来。因正气素亏,卫表不固,故用玉屏风散益气固卫。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气以助黄芪益气卫表之力,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三药内外兼顾犹如屏风御风于外,故而名之。桂枝汤调和营卫。《医宗金鉴》言:“桂枝主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辅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本方中白芍用量大于桂枝,重于调营和卫;因前已有白术甘温健脾,故去姜、枣、草。苍耳子散中苍耳子祛风通窍;白芷散风通窍;辛夷花散风寒,善通鼻窍。《本草从新》谓:“辛夷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薄荷辛凉散风,清利头目,又可佐制余药之温,加细辛散风寒,通九窍。全方益气固卫,宣风通窍,内外兼顾,配伍平正,适合较长时间服用。遵《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以期培补正气,御邪于外。加减运用:若风寒盛兼有头痛者,可加荆芥、羌活、川芎等;若风寒化热者可加桑叶、菊花、黄芩等;若咽红咽痛者,可加牛蒡子、玄参、马勃等;若流脓涕者可加鱼腥草、冬瓜仁、连翘等;若痰多难咯者,可加全瓜蒌、浙贝、桔梗等。(湖北中医药大学 雷辉整理)国医大师王琦 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方

国医大师男科泰斗王琦北京2014年11月4日电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第二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日前结束,经过严格遴选和评委会专家组认真审核,干祖望等30位名老中医(民族医)入选。名单为:干祖望、王琦、巴黑·玉素甫(已逝)、石仰山、石学敏、占堆、阮士怡、孙光荣、刘志明、刘尚义、刘祖贻、刘柏龄、吉格木德、刘敏如(女)、吕景山、张大宁、李士懋、李今庸、陈可冀、金世元、郑新、尚德俊、洪广祥、段富津、徐经世、郭诚杰、唐祖宣、夏桂成、晁恩祥、禤国维。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王琦,男,汉族,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药报》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康乐世界》杂志社社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男性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传统生命科学学会副会长,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脱敏止嚏汤【药物组成】辛夷10克(包煎),苍耳子6克,鹅不食草6克,细辛3克,乌梅20克,蝉衣10克,黄芩10克,百合20克。辨症状加减(1)病人鼻塞流涕重者,加白芷10克、薄荷10克增强宣通鼻窍、疏风散邪的功效。(2)鼻痒、眼痒者,加路路通10克、百部10克以杀虫祛风止痒。(3)对冷空气过敏者加玉屏风散(生黄芪2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以益气固表。辨病加减(1)兼有过敏性哮喘者,加炙麻黄8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兼有咳嗽者,加杏仁10克,桔梗10克,青黛(布包)6克,百部10克。(3)兼有荨麻疹者,加茜草15克,紫草10克,旱莲草15克,白鲜皮15克,地骨皮15克,冬瓜皮30克。辨体加减(1)兼有气虚体质,平素气短、恶风、容易感冒者,加黄芪20~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2)属于严重过敏体质者,加无柄灵芝10克,徐长卿10克,制首乌20克。【适应证】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所致的过敏性鼻炎。临床以患者遇到冷空气或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而引发的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等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使用方法】早晚饭后温服。21天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变应性鼻炎属于肺寒者忌用。【临床疗效】课题组采用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观察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4年兰州会议上制定的标准。结果:共纳入52例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病例,病人服用脱敏止嚏汤4周、6周、8周的显效率分别为57.69%、59.45%、6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89.18%、90%。结论: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的优势。验案赏析例1变应性鼻炎伴痤疮案赵某,男,15岁。2010年9月6日初诊。主诉: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近10年。现病史:患者自小学开始,经常不定时因鼻部发痒突发喷嚏,一次连续打10余个,伴有鼻流清涕,严重时伴有眼痒、流泪,自觉与吸入冷空气有关。饮食、睡眠、二便正常,口干口渴,面部有痤疮。舌尖红有点刺,舌上有裂纹,苔薄黄有剥苔,脉细数。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治法:清肺泄热,脱敏散邪,宣通鼻窍。处方:辛夷(包煎)10克,苍耳子6克,细辛3克,白芷6克,鹅不食草6克,乌梅15克,蝉蜕6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薄荷(后下)6克,防风10克。21剂,水煎服,一日1剂,早晚各1次服用。2010年11月15日二诊:变应性鼻炎已控制。刻诊额头部有痤疮。处方: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马齿苋20克,白芷10克,板蓝根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枇杷叶20克,芦根20克,冬瓜子20克,生薏仁20克,桃仁10克。21剂,水煎服。疗效:病人在此次诊疗后未曾复诊,2012年3月28日通过电话随访得知患者服完21剂汤药后所有症状消失,感觉非常好,因学业繁重,未来复诊。分析:该患者15岁,尚未成年,患变应性鼻炎10余年,治疗前有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的表现,采用症状记分表测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的严重程度,都达到了最重级别,说明病情严重。从患者口干口渴,面部有痤疮,舌尖红有点刺,舌上有裂纹,苔薄黄花剥,脉细数等症状看,患者属于肺热阴虚证。故用黄芩、百合清热养阴润肺;病人为过敏体质,对冷空气过敏,用乌梅、蝉蜕抗过敏,且可敛肺散邪;薄荷、防风疏风止痒,清利头目;辛夷、苍耳子、细辛、白芷、鹅不食草引药上达鼻窍,宣通鼻窍。患者服用21剂药后,变应性鼻炎已经控制。二诊主要以痤疮就诊,痤疮也为肺热所致,因此用千金苇茎汤合枇杷清肺饮治疗。后来患者未来继续治疗,经电话随访,病人痤疮改善,变应性鼻炎的不适症状消失。患者仅服用了21剂药就将10余年的变应性鼻炎控制未再复发,显示出本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例2变应性鼻炎伴哮喘于某,男,39岁。2011年7月27日初诊。主诉:变应性鼻炎20年。现病史:患者诉遇到冷空气、大风时出现鼻中不适,喷嚏频作,流清涕,鼻腔中干伴严重热感,晨起喷嚏频作,连续10个以上,自觉肺中热,遇异味及气温变化病情加重。患者幼时患过湿疹,后缠绵难愈,长期反复发作,自觉湿疹无明显诱因。冬季哮喘甚,夜间呼吸憋闷,无法平躺,服氨茶碱后可缓解。平素纳少,食后腹胀,食凉水果后便溏,夜间休息可,不耐受空调,小便黄,大便每日2次,不成形。舌紫胖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滑。既往史:轻度脂肪肝、胆囊息肉、慢性胃炎。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二、三尖瓣收缩期轻微返流。个人史:抽烟、喝酒。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治法:清肺泄热,脱敏散邪,宣通鼻窍。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10克,桃仁10克,辛夷10克(包煎),苍耳子6克,乌梅20克,蝉蜕10克,路路通10克,金荞麦20克。21剂,水煎服。2011年9月19日二诊:哮喘明显减轻,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现有胃胀,进食冷食物后胃脘不适,大便易溏,皮肤有湿疹,下肢有冷感,脉弦滑。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后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6克,乌梅20克,蝉蜕10克,金荞麦20克,辛夷10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12克。21剂,水煎服。2011年12月12日三诊:变应性鼻炎、哮喘均已控制。但遇冷空气或进食凉物感到胸闷不适,胃胀,脉滑。继续巩固治疗。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后下),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乌梅20克,蝉蜕10克,金荞麦20克,桂枝10克,杭白芍10克,厚朴10克,百合20克。21剂,水煎服。2012年5月24日,电话随访病人,变应性鼻炎及哮喘均未发作。分析:该患者39岁,患有变应性鼻炎20余年。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状态,即常觉鼻腔燥热、肺中热,这些肺热的表现证实了变应性鼻炎伏热蕴肺的病机假说;患者兼有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说明过敏体质严重;不喜寒凉食物、腹胀便溏等症状又提示脾胃虚寒之象。患者目前主要的痛苦是频繁的喷嚏流涕,夜间哮喘发作,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因此,应当治疗其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用药时还要考虑其脾胃虚寒,适当顾护胃气。治疗选用辛夷、苍耳子散邪通鼻窍;乌梅、蝉蜕抗过敏兼散邪敛肺;麻杏石甘汤清肺泄热,止咳平喘;又加路路通祛风止痒,金荞麦清肺化痰,抗过敏。病人服用21剂药后,变应性鼻炎及哮喘均大大改善,在原方继续巩固治疗的基础上,考虑患者胃胀便溏,又加法半夏、生姜、党参、厚朴健脾燥湿,行气除胀。第三诊时,患者的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均已控制。病情虽已控制,但此二病均易复发,因此坚守“治疗慢性病要有方有守”的治疗原则,继续巩固治疗,又增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加厚朴理气除胀。后电话随访,病人的变应性鼻炎及哮喘至今未发。【按语】王琦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是患者平素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复感外邪,外邪引发肺中伏热,热气灼肺,肺失通调水道,津液凝聚为痰饮清涕,火性炎上急迫,逼迫清涕未能化为黄涕即外流于鼻窍,鼻为肺之门户,外邪引动肺中伏热上干鼻窍,因此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等鼻窍不利之象。本方根据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而进行组方用药。药物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宣通鼻窍的药物,第二组为改善过敏体质的药物,第三组为清肺养阴的药物。方中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细辛宣通鼻窍,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细辛是中医常用来宣通鼻窍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直达鼻窍,兼有散邪祛风的功效,能够明显地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乌梅、蝉衣敛肺散邪、抗过敏:过敏体质是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内因,因此在防治时一定要兼顾过敏体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梅、蝉蜕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另外乌梅还可以敛肺,生津止渴;蝉蜕祛风止痒,两药一收一散,调节肺的宣降功能,减轻或消除喷嚏、鼻痒、咽干等不适症状。黄芩、百合清泻肺中伏热,黄芩擅长清泻肺热,百合能够养阴润肺,两药配合使用可以清透肺中伏热,滋养肺阴,补充肺热灼伤之肺阴。甘草干姜汤快速治疗过敏性鼻炎作者:左岸花开甘草干姜汤出自《金曦要略》,以炙甘草、炮干姜二味组成,为治肺赓肺中冷的方剂。笔者临证用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一定疗效.在发作期间,温服该汤后,可收到鼻涕减、鼻塞通、喷嚏止的效果。如我院中药剂士王xx,女,患过敏性鼻炎已多年.近月来,每天早晨及午睡起床,或因尘埃刺激鼻时,即感阵发性舆痒、鼻塞,喷嚏连声,鼻流清涕多而似水。每日自服扑尔敏1、2次,以缓其症状。时届匝月,症状尚难控制,涕流严重时还需加服阿托品以减少鼻涕分泌。就诊时面色皖白,脉缓,舌淡而润。疏方给予甘草干姜汤。处方:炙甘草20克,炮千姜10克。当日下午服药后,感全身温热,鼻通,涕减喷嚏止,翌日诸症消失而告褒,观察月余,一切正常。如服甘草干姜汤后,经过一段时间过敏性鼻炎又复发者,可酌加辛温入肺脾的公丁香2克。我院牙科医生,谢xx,男,多年来患过敏性鼻炎,经年累月每于早晨或午睡起床即鼻痒、喷嚏、流涕。气候较凉(气温在2它艺左右)躺在床上看书时手臂露出被外几分钟也会引起t立咬连声,清涕稀多.于1982年4月初就诊时面色淡白稍.只,舌淡胖润,脉迟。处方:炙甘草20克,炮干姜10克.服药一剂症状消失,再给一......(有一患过敏性鼻炎患者,其病程已数年,每遇冬季加重。每日晨起或午睡起床,或因尘埃刺激,或外出遇寒冷空气刺激,则觉得鼻腔痒甚不适,随之喷嚏连声,鼻流清涕似水,鼻塞通气不畅,张口呼吸,苦不堪言。虽每日服扑尔敏1~2次,但症状始终未见改善。观其面白,脉缓无力,舌淡且润。观前医多用辛夷、苍耳子、石菖蒲、浙贝母等品,罔效。过敏性鼻炎,中医认为多由肺中冷,风寒之邪侵袭皮毛鼻窍。因肺气抗邪外出,故时时喷嚏,肺中冷,难以温煦鼻窍,不能温化水液,故流清涕外溢似水。《内经》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思之再三,以《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立方。药用:炙甘草15克,炮干姜12克。3剂,水煎服,日1剂。方取炮姜去其辛散,增其温性,可去脏腑沉寒固冷,入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肺主气,益气则肺壮,又手太阴肺起于中焦,中焦脾胃为肺之母,难经云:“虚则补其母”,此正合经意。甘草干姜汤治疗鼻鼽、鼻窒(1)鼻鼽陈某某,女,22岁,2005年11月22日就诊。鼻塞、打喷嚏十年余,每年入秋时加重,甚至影响睡眠。现鼻塞,晨起流鼻涕,色白质清,有时黄涕,打喷嚏甚频,嗅觉降低,面色白,舌淡红,苔薄,脉细弦。曾用开瑞坦等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为“鼻鼽”,证属肺脾两虚,以温肺益气为治则;甘草干姜汤加味:甘草20g,干姜10g,丹皮12g,予10剂。12月27日电话询问病情得知,服上药仅2~3剂即鼻塞通,打喷嚏及流鼻涕明显减少,目前诸症消失。(2)鼻窒荣某某,女,59岁,退休,2006年3月17日就诊。素有慢性鼻炎40余年,经常鼻塞,流黄涕,近3个月有所加重。因日前感冒使鼻塞加重,流黄涕,副鼻窦处重痛感,压之亦痛,素有慢性腹泻,日行3~4次,舌红,苔少,脉细弦。西医诊断为“慢性鼻炎”,中医诊断为“鼻窒”,属肺脾两虚,以为温肺益气为治,甘草干姜汤主之:甘草15g,干姜10g,予7剂。3月21日二诊(因取生化学检查结果提前来院,顺便就诊)诉药尚未服完,但鼻塞、流黄涕及副鼻窦处重痛、压痛均消失。按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鼽嚏”的范畴。《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本病主要由于肺卫气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壅塞鼻窍,遂致喷嚏流清涕。《证治要诀》云:“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鼻窒是指鼻塞时轻时重,或两鼻交替性堵塞,反复发作,甚或窒塞不通,不闻香臭,经久不愈的一种慢性疾病。肺主鼻主涕,肺气宣发则鼻气通利,若风寒袭肺,肺失宣发,寒邪循经上乘于鼻,壅塞不去,则鼻失通利而成窒塞之患。《医学入门》卷四云:“鼻塞日久不愈者,必内伤脾胃,清气不能上升,非外感也。”本患者虽涕黄、舌红属热象,然则鼻窒每遇冷便发作或加重,且有慢性脾虚腹泻,其病本仍在肺脾虚弱。甘草干姜汤方源于《金匮要略》,原治虚寒肺痿之咳嗽。甘草、干姜均入肺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甘草能补益肺脾,干姜能温肺散寒。二者合用能主治肺脾虚寒之鼻鼽、鼻窒。方中甘草为主药、用量宜重,干姜为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甘草、干姜均有镇痛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丹皮能加强抗炎、抗过敏的作用。由于方合病证,所以奇效。肺虚鼻炎: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黄芪汤(1)临床表现:每因气候变化而引发哮喘,平素怯寒自汗,发作前打嚏、鼻塞流涕,苔薄舌胖嫩, 脉细软。(2)基本治法:补肺固卫。(3)基本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黄芪汤。黄芪12g,防风6g,白术9g,桂枝6g,白芍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4)随症加减:咳喘反复者加当归9g,诃子6g;白痰咯吐欠爽者加半夏9g,陈皮9g,苏子9g;短气汗出加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9g;心悸少寐者加百合9g,茯苓9g,远志6g;哮喘稳定时可服参蛤散6g(人参,蛤蚧)益气养肺以扶正。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甘草国老之药,有“十方九草”之美誉,被大量用于临床配方。因其在解毒、缓急、补脾的作用显著,故在家庭保健品中也是用的较多的一味中草药。所谓国老之药是指甘草具有调和百药的功效。在药店里,我们购买甘草时会遇到,是买生甘草还是炙甘草的问题。那么生甘草和炙甘草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把它们的属性一一做个比较吧。1.性味归经【相同】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2.功能主治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从两者的功能主治来看,炙甘草的药效变得缓和了,功能也少了一些。主要是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四肢挛急、痈肿疮毒等功效,而炙甘草没有了,或者说是这些功能变得很弱了。我们自己作为保健的话,在家用甘草泡水喝。我是这样选择的:在秋季我一般选择生甘草,因为秋天与五脏中的肺相对应,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干燥,尤其是喜欢吸烟的朋友这时候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肺,所以选择生甘草的祛痰止咳的功能,兼顾补脾和胃的功效,使得甘草的功效发挥的更好。而在其他季节,我大都选择炙甘草,因为炙甘草的性能更加平和,而主要的是利用补脾和胃的功效,并兼顾益气的功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