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号作品:我的同学,我的兄弟 2024-06-12 11:11:10 讲句老实话,我好比氦氖型的惰性气体,性喜孤独,自我封闭,不愿接近别人。交朋友也是被动的。朋友们对我都挺好,其中最初始的,且一如既往地对我不离不弃的,当属我的初中同桌宁明忠同学。我们有一眼千年的感觉。由于家庭贫困,小学毕业的我根本没有上初中的念头,可偏偏考试成绩拔得头筹,被邻镇的县属中学择优录取。学校离家十三里,住校的我,总在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第二学期,班上添了一位新同学,比我小一岁半,被安排和我同座。他读走学,经常迟到。他穿得很臃肿,常腼腆一笑,脸上露出两个小酒窝,每次都费力地从我身后挤进他的座位。由于中途插班,以前就读的附中没有带给他很好的底子,他学习有点吃力,经常缠着我问这问那。我也只是比他学习成绩好一点儿,感动于他的勤学好问精神,便尽力而为帮助解答。自习时间,树林中到处藏着正在学习的小伙伴。我们带着书本,钻进学校下面的车站,或者爬到学校后山上去学习。不管在哪里,他都能提出各种问题让我回答,不厌其烦的我也多少有些烦躁,但还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他家距校才两三里,周末经常邀我去他家玩。他勤劳善良的父母,他的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都是非常亲切地接待我,亲切得有如回家的感觉。我跟随他看后山的竹林,看门前的大池塘,看他们的祖堂,看望住在他叔叔家的奶奶。我们抵足而眠,亲如兄弟,无拘无束。我也帮他插过秧苗,打过谷子,收割油菜,不过那都是偶尔的事。初中毕业之后,我们考上不同的高中。因得过一场大病,他高二未读完就缀学了,在家务农。那些年,春节里我还会去他家拜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他待在家里,突发奇想,学种西瓜,育了两亩地,结出的西瓜又大又甜,供不应求,收入是种稻谷的好几倍。第二年加大种植面积,照样供不应求。很快,他的名气传到镇里,镇领导亲自登门来看他,当场提议要培养他当村干部。后来,他当过民兵营长,当过会计,还有村主任。我照例每年春节去他家拜年。他教我打算盘,而他的算盘又是他上过高中的老爸教会的。他教得通俗易懂,原来我老爸和叔叔也教过我,却不得要领。我想,这或许是方法不一样使然。他告诉我,他家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他在镇上拜了师,书法速成。那字体确实很灵秀,高水平的书法。他一边笔走龙蛇,一边讲给我方法。我只有羡慕的份,怎么也学不来的。还记得他第一次种西瓜成功,骑着自行车绕道二十多里,送来一个西瓜向我报喜。还记得他在乡下方圆五十里卖对联,留宿我家,欣喜告诉我,有好多人上门求写祖堂对联,生意红得一塌糊涂呢。多少年后他告诉我,那些年每到年底,他卖春联都能赚到一两千元。九十年代,钱很值钱哩。春节他也间或来我家玩。有一次,他握着我的手,右脚往我前面一拦,冷不防右手一推我胳膊肘,我被结结实实摔趴在地。他“嘿嘿”一笑: “我在教你功夫呢。这年头,什么都要学点儿。”说完,他又示范了一遍被锁脖子如何解锁等拨子功。自上高中后,他长得五大三粗。而我还是老样子,而且学这学那,总也学不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有一次我去看他,晚上他们村干开会,我也被他带去看热闹,发现他处理问题应对自如,很有领导范儿。他生活中积累的才学,已经令我望尘莫及。九三年开始,他下决心辞去村干职务,拜了一个师傅学习泥水匠。年底从广东回来,好事临门,与蒋女士喜结良缘。我前往道贺,被他挽留住了两三天。九四年开始他携新婚妻子前往桂林,在其当工长的二姐夫的引荐下,开始承接工地业务。自此人生像开了挂,业务越做越大,忙得不亦乐乎。九五年我也去过他的工地,但因为觉得就近照顾家里方便,此后就在本地打工。在桂林期间,他带我参观过象鼻山,七星公园,穿山,西山公园……还经常带我去他姐夫家里。他姐夫是广东潮州人,常招呼我们喝茶。他喝茶姿势很优雅。听说以茶待客是最好的招待了。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位个头比他还高大的施工员同他玩摔跤,几次三番被他轻松摔倒在地,好不搞笑。他总是提醒我要注意形象,要常照镜子,疏理头发,整理衣着。他说的话越来越经典,什么“男人的头,女人的腰”,什么“衣服是男人的威风”等等,确实很有道理。他常常纠正我的缺点,却又不失诙谐,不时“嘿嘿”一笑,露出两个亲切的小酒窝。二O0五年底,他新买了小车,载着老婆,走着凸凹不平的公路,高高兴兴开到了我家。他提来一桶金龙鱼菜籽油,几个大礼包,还强塞我五百元钱。二O一二年,我在本镇街上租了一间二楼暗黑房子安顿妻儿。年底他驱车来看我,带着老婆、妻舅和弟弟一同来到楼上。我受宠若惊,其弟不无感叹: “老兄呀,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混成这个样子,赶快明年跟我哥去干得了。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个样子。”我满口应承,心想是要改变了。不由分说,同学又是礼包又是塞钱,我何德何能,惭愧之极。如果我次年去了桂林,也许不会有后来的大灾难。我还是舍不得离开衡阳。可就在二0一三年冬季,我在木工装模时,手电锯操作不当,造成终生遗憾。远在桂林我的兄弟闻讯,派其妻舅到医院看望我,代塞九百元。赔偿事宜未处理了结,总是他在催促我想办法维权,一再叮咛。又到年底,他载着老婆女儿来我家看望我,与我合照,还强塞一千元钱。每一次感动的背后是羞惭,这沉甸甸的情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何德何能?虽然他身家几千万,一直低调,也从未忘本。每年年底回家,他都会给其村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派红包,每人几百元。平时的节日,总是他首先给我发来祝福。二0一六年我在梧州打工,半夜新闻报道我所在的岑溪市有过微小地震。他深夜打来电话问我可安好,叮嘱注意安全。从二0一七年开始,他把我夫妻介绍到他的工地,为大老板打工,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虽然工资不是很高,却也很安稳。我的儿子懒惰,他直言批评,还给我儿子上课……反正,他就一直这么关注着我,这就是我的同学,一生的挚友兄弟!虽然我们谁也没有承诺过“苟富贵,勿相忘”,虽然我们财富与地位相去甚远,但我们的心一直是相通的,相近的,无需言语,彼此了然。在暗黑的角落,有一双眼睛在注视我,有一颗心在为我照亮——那是我今生永恒的感动。那便是我的同学,我的兄弟! 作者简介:贺龙号,曾用笔名胡诌,世居衡南,行走在社会底层,遛达于文学边缘。偶有所思所想,发诸笔端。 赞 (0) 相关推荐 同学老王和他慈祥的老父亲 惊闻同学老王的父亲王春选老人走了,我心里非常难过,放下所有的事情,直奔他们家. 昨天还是晴朗的西安,今天就下起了濛濛细雨,为王春选老人送行.追悼会上,老同事张老师一边流泪一边致着悼词,她高度赞扬王春选 ... 《你是我兄弟》《酒鬼》《三五个菜馍》阎岩/梅山散文专辑赏阅 文曲星--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关注我们吧 作者简介 阎岩,笔名梅山.孔雀河, ... 【记忆】高考往事(下) 高考往事(下) 198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习惯>.我记得当年自己是一气呵成的,还自以为写得很辨证:先是分析好习惯的利,接着论述坏习惯的弊,进而得出好习惯要保持.坏习惯要克服的结论.今天看 ... 相声剧本《一切跟党走》 剧本简介:以疫情,经济回暖,河南水灾,奥运会为时间节点,任性的李白在这些时间节点诙谐的表现只有踏踏实实跟着党才能走正确的致富道路,中间可穿插反诈,正确的价值观(追星),狗比人命贵,奥运精神等包衭. 正 ... 【中国巅峰诗人《王诚杯》赛●69号作品* 孙忠臣】 同学情.师生缘__师生聚会致辞. 诗梦撷英文学第1398期 <王诚杯>征文大赛 情系诗之魂,追寻文学梦 诗梦撷英面向全国征文<王诚杯>赛,69号作品展2018震撼钜献. 诗人风采 孙忠臣:黑龙江(延寿县人)农垦 ... 【028号参赛作品】山东夏津人||秋实作品新韵《同学情》外四首 同学情(外四首) 文/秋实 高中一别四十年, 历史长河一瞬间. 几间茅屋为校舍, 朗朗书声响耳边. 莫道冬夜君行早, 蹉跎岁月苦变甜. 无论富贵与贫穷, 同学情谊永不变. 2018.1.9 三九天 三 ... 首届“南粤杯”诗歌大赛|057号作品:同学的你 2020年最新价格(点击查看详情) "南粤杯"诗歌大赛 057号作品:同学的你 那一年你我刚刚十八九 背着马桶袋离家把学求 你是个青涩的小妞 他还一脸青春美丽痘. 课堂上正襟危坐孜 ... 【孝贤杯征文】【59号作品】张辰罡丨“巨婴”蜕变大孝子 "巨婴"蜕变大孝子 作者/张辰罡(河南宝丰) "巨婴"是指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其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从小接受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而"孝子&qu ... 【手机摄影大赛1号作品】黄银佩:陈堰村的农家门楼 (附征文通知) 陈堰村的农家门楼 黄银佩 摄影 一堆石头 支起一顶遮阳草帽 穿过三月蔷薇的花香 虞美人摇曳 一位白发老妪靠倚门楼 站成一株满头槐花的老树 作者简介 黄银佩,河南南阳人,南阳市作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 ... 【手机摄影大赛2号作品】程白弟:相约黄昏(附征文通知) 相约黄昏 程白弟 摄影诗 从乡村走来 迁徒到城镇小区 五月里飚升的热情 吹拂缕缕白发 重复着每天的问候 岁月纹路里 堆满了幸福的笑靥 小康路上 相约黄昏 陈堰村的农家门楼 (1号作品) 黄银佩 摄影 ... 【小学组2号作品】雨景||郭馨钰 雨景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 朗程作文 郭馨钰 昨天下午和弟弟在外边散步时,我发现燕子飞得很低.天空不时有小雨点滴落在地上. 突然,小雨点变多了,越来越多."哗啦哗啦",雨点们你追我 ... 【总第1408期】【孝贤杯征文】【58号作品】张辰罡丨孝感天地情 孝感天地情 作者/张辰罡(河南宝丰) 华豫宝丰县邑西山区的观音堂乡,人们传颂着一个耐人寻味的忠孝故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观音堂某村有位姓兰的家里,出生了一位普通的男婴,爹娘是老实巴交的山里人,可在这 ... 【总第1412期】【孝贤杯征文】【60号作品】朱学军丨良风善行家国情——“最美党员”领出“最美家庭” 良风善行家国情 --"最美党员"领出"最美家庭" 作者/朱学军 "德.忠.孝"三字家风,在俺这个朱氏家族绵延好多代.传承数百年,它由元祖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