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活血化瘀七方】

王清任,清代名医,著《医林改错》,在1830年绘成《王氏亲见脏腑全图》一书,修正了中医解剖的一些错误观点。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气血理论,制定了活血逐瘀诸方,疗效甚好,本文列出临床常用7方:血府逐瘀汤、会厌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做进一步归纳整理。
血府逐瘀汤
方歌:血府桃红四物汤,柴枳梗牛甘草襄,活血化瘀兼行气,血瘀胸中第一方。
方解:方中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4味,即妇科良方四物汤。有活血、养血、补血的作用;桃仁,红花破血袪瘀,合成桃红四物汤,攻中有补(桃仁、红花攻逐,四物活血、补血),以此6味,行血分之瘀。柴胡功能疏肝升阳,枳壳职在宽中消积,桔梗宽胸利膈,以此3味为主,解气分之郁。牛膝既降低上部充血,又引药下行;桔梗祛痰止咳,又载药上行,此二味并用,使气血升降,各得其所,寓理气于活血之中。最后加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协调统一。
组成:桃仁12克,红花9克,生地9克,当归9克,赤芍6克,川芎4.5克,柴胡3克,甘草9克,枳壳6克,桔梗3克,牛膝9克。
主治:原列病症为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失眠、肝炎肝硬化等。
会厌逐瘀汤
方歌:会厌桃红归芍玄,柴胡地草枳桔含;咽肿喑哑喉中病,水呛血凝皆可痊。
组成: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赤芍6克,玄参10克,柴胡3克,生地黄9克,甘草9克,枳壳6克,桔梗3克。
方解:此方系从血府逐瘀汤衍化而来。实即血府逐瘀汤去川芎,牛膝,加元参而成。因目的在于咽喉,故去川芎,以免过分发散,去牛膝,不再引血下行,使桔硬能载药上行。加元参以清肺家燥热,解毒消火,此药性凉多液,兼能清补肾经,益水滋木。全方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原主治小儿痘疹发病五六天后饮水即呛,舌淡,苔白,脉弦细。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慢性咽炎、喉炎、梅核气、声带息肉、咳嗽等,喉癌、食道癌也可以参考应用。
身痛逐瘀汤
方歌:身痛桃红归地龙,香附没草膝五灵;秦艽羌活治诸痹,服此不怕夜不宁。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地龙(去土)6克,香附3克,甘草6克,没药6克,牛膝10克,灵脂(炒)6克,秦艽3克,羌活3克。
方解:本方以桃仁、红花、当归活血逐瘀为主;没药、灵脂化瘀止痛;羌活、秦艽、牛膝、地龙祛风通络;香附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之功效。所以久痹当从瘀,瘀袪病自安。
主治:痹症有瘀血者。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酌加黄耆。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痹症,各种关节疼痛,颈椎病,腰椎病等。
通窍活血汤
方歌:通窍桃红归芍芎,麝香姜枣酒老葱;表里通经第一方,头脑四肢皆可通。
组成:赤芍6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生姜9克,大枣7枚,老葱9克,麝香0.15克,黄酒250克。
方解:方中以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消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老葱通阳和络,为诸药之使;麝香活血透窍通路,是本方主药;黄酒之用,不可忽视。黄酒性温,通利血脉,活血散瘀,通行十二经,其助药势之力最猛,用之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主治:头发脱落,眼痛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头痛、耳聋、脱发等头面部疾病。
膈下逐瘀汤
方歌:膈下桃红归芍芎,香丹甘草枳五灵;乌药延胡随方转,积痞肿块攻可行。
组成:炒灵脂6克,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3克,甘草钱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方解:方中灵脂直入肝经,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当归甘温补血、辛苦活血、气香行滞;川芍辛散温通,行血中之气;丹皮、赤芍寒凉,除血中瘀热;桃仁、红花破血泄滞,上药并用,能凉血而不成瘀,活血而不妄行。加入元胡,重在活血逐瘀、消积化痞;乌药为胸腹逆邪要品,顺气降逆;香附为疏肝利胆妙药,开郁散结;枳壳宽中消胀;甘草缓急止疼,兼司调和诸药,能疏肝解郁,利气行滞,开胸快腑。该方可使人气血通畅,达到“通则不痛”之功效。
主治:积聚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及肾泻、久泻由瘀血所致者。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糖尿病、不孕症等。
少腹逐瘀汤
方歌:少腹逐瘀归芍芎,桂茴干姜蒲五灵;没药延胡共为煎,温肾种子暖胞宫。
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方解:当归、川芎即佛手散,有活血去痛之用,辅以赤芍,袪瘀益血,效用更佳,功近四物汤。灵脂、蒲黄为失笑散,通利血脉,散结定疼,颇有实效。元胡、没药,行气去滞安痛。而当归、川芎配伍干姜、肉桂,有生化汤意,更以小茴香为向导,引药下行,直趋下元,行气活血。实则博采众长,集数方于一炉、鼓铸而成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剂。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接连不断,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
补阳还五汤
方歌:补阳桃红归芍芎,半斤黄芪加地龙;中风后遗成萎废,阳气十全此为功。
组成:黄芪(生)120克,当归6克,赤芍5克,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克。

方解:该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气虚血瘀,舌本失养,故言语不顺畅;
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象。
该方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所谓“因虚致瘀”。
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
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0)

相关推荐

  • 除痹逐瘀汤功效和作用

    五个逐瘀汤在药物组成以及功效主治都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作用部位,中药汤剂的服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1.血府逐瘀汤的药物组成为:柴胡.桃仁.川芎.甘草.红花.枳壳.当归.赤芍.生地黄.桔梗.牛 ...

  • 活血化瘀七方汇集

    王清任,清代名医,著<医林改错>,在1830年绘成<王氏亲见脏腑全图>一书,修正了中医解剖的一些错误观点.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气血理论,制定了活血逐瘀诸方,疗效甚好,本文列出临床 ...

  • 『常用方剂』理血剂>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名方的临床应用

    人们一般认为,王清任所创立的方剂都是为活血化瘀而设的.实际上,王氏的方剂是以"瘀"立论,从气血功能入手针对多种病症而设的.其方剂按功效大体上可分作六类:一为逐瘀活血类,如通窍活血汤 ...

  • 活血化瘀第一方——血府逐瘀汤,横扫21种瘀血症状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困扰着大家的生活.头痛.腹胀.消化不良.失眠等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针对这一类疾病,有一个方很有效果,它就是"血府逐瘀汤",名副其实的 ...

  • 彭静山老师: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导读:"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详立规矩,学者则有阶可升",这是<温病条辨>凡例中的话.方有"七方十剂",而针灸的"七方十剂",小 ...

  • 针灸的“七方十剂”,但愿不被世人遗忘!

    针灸的神奇,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让人们遗忘,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针灸哲学基础和一整套辨证治疗方法,作为一名中医生,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先学4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内 ...

  • 传统医学针灸的“七方十剂”,但愿不被世人遗忘!

    针灸的神奇,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让人们遗忘,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针灸哲学基础和一整套辨证治疗方法,作为一名中医生,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先学4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内 ...

  • 传统医学针灸的“七方十剂”

    针灸的神奇,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让人们遗忘,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针灸哲学基础和一整套辨证治疗方法,作为一名中医生,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先学4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内 ...

  • 何为七方十剂中医“七方”的分类,主要以病...

    何为七方十剂 中医"七方"的分类,主要以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位上下.药味奇偶等为依据."方"中:大.小.缓.急.奇.偶.复.其中急方药味甚少,而作很强.如独参 ...

  • 湿温七方

    湿温七方 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续名医类案> 飞滑石十五两,淡黄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仁四两,薄荷四两,木通五两,射干四两,川贝母五两.生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