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道”而后才有“德”,失去“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义”而后才有“礼”。
这是《道德经》里讲“道、德、仁、义、礼”治国层次的一句话。其实,在最早的郭店本《老子》里,关于仁义的只有一句话,即:大道废,有仁义。到了西汉初年,道家与儒家相互攻击,才将老子的原话改成了这句话,以此来达到“道”才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而孔孟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不过是大道废之后的产物。老子认为,“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以大丈夫立身要敦厚,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谓,“慧智出,有大伪”。治国理政,道为其上。只讲法律约束,不讲道德约束,人性也将彻底崩溃。当自由没有道德约束时,潜藏在人心底的恶,会慢慢苏醒。老子正是看到了道德对人类的作用,才是最最根本的,只有道德能够更好地约束自我,而法律更多的是约束别人。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