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剧场效应」和「内卷」欺骗
文丨张是之
「内卷」这个词在我看来,已经被滥用了,而滥用之后的陈词滥调,往往还是呼吁监管、整治。
殊不知,往往造成所谓的「内卷」的源头,恰恰是垄断和管制。
1.什么是剧场效应
有朋友发来一篇刘润的文章《“加班”有解吗?》,希望我谈下自己的看法。
订阅过刘润的《五分钟商学院》,在打开文章之前,我大概猜测了一下他会从哪个角度切入。
结果大差不差,从「内卷」切入,然后在监管上落脚。
只不过刘润没有用「内卷」这个词,而是用了一个「剧场效应」来替代。
然后说了举了美国禁止烟草广告的案例,得出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剧场效应」,最后又介绍了「纳什均衡」、「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
总体上,刘润这篇文章是篇大杂烩,并没有太多新意,你看了之后会觉得很有道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这种给你展示一大堆名词词汇,然后并没有实际解释力的文章,还往往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错觉。
关于「剧场效应」,经常也会有读者留言说这事,我个人认为这个极为简陋的场景化描述误导了很多人。
所谓的「剧场效应」,就是说很多人在剧场看戏。
本来大家戏看的好好的,结果坐在第一排的人不讲究,非要站起来看。
而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第二排的人就被挡住了,于是第三排的人也站起来。
结果最终,整个剧场的人只能都站起来才能看戏。
而大家都站起来的之后,跟大家都坐着的时候,相对高度是一样的,也就是结果没有什么改变。
但是大家却被迫站着看戏,放弃原来更舒服的坐姿。
这就是传说中的「剧场效应」。
刘润的文章里写到「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因为第一排的人站起来了,只要他们不站起来,这事就解决了。」
继而加以引申,说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就陷入了剧场效应的竞争。
2.剧场效应的荒谬
剧场效应那种形象化的描述,加上看上去好有道理的样子,流传甚广而且唬住了很多人。
但这个极为简化,甚至是简陋和粗糙的模型,存在着非常多的荒谬之处。
荒谬之一,枉顾真实世界。
我们用最简单的真实场景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电影院出现「剧场效应」所描述的那种情况,会发生什么?
首先电影院里后面的其他人和大部分会发出抗议,这种抗议会形成舆论压力,除非第一排的人就是特别的不要脸,一般情况他们很快会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礼貌,很快就解决了。
如果真的遇到脸皮厚的,对别人感受不管不顾,还可以找保安。
保安也会出面解决,第二排和后面的人都站起来看电影?他们都是傻子吗?
换作歌剧院或者音乐会也是一样的,有舆论压力,有产权人明确制定的规则,大家都是体面人,不至于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明星的大型演唱会,很容易为了气氛大家都站起来一起唱一起嗨,这个场景很明显也不符合「剧场效应」的描述,不适用。
稍微观察下真实世界,就知道「剧场效应」完全就是在瞎说。
只有假设第一排的人非常不要脸,后面的人都很傻,剧场方面一点也不管,才会出现那种极端情况。
荒谬之二,忽视了竞争的存在。
「剧场效应」所描述的假想的现象,看上去好像是大家都受到了伤害,而且从刘润的解读来看,只有管起来、监督起来,不让第一排的人站起来,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很显然,这又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上帝视角」,为什么就断定剧场不能自己解决呢?
如果某个剧场真的出现了这种「剧场效应」,大家非要站在才能看戏,才能看电影,叫你你还会去下一次吗?
很显然,不会再去了。
不会再去的另一个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你还有其他选择。
电影院遍地都是,我干嘛非要去你家受那个罪,遭那个气?
看个电影有人站起来也不管,这明显是电影院自己管理不善的问题。
竞争之下根本就不需要行政干预,消费者用脚投票很快就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用脚投票」。
所以,「剧场效应」看上有点道理,但格局小了,只考虑到一个剧场的假想场景,却立刻要对所有剧场加以监管,典型的没事找事。
荒谬之三,把国家当作剧场。
这个谬误隐藏的比较深,而且是大部分人的错觉。
很明显,剧场是剧场,国家是国家。
「剧场效应」所描述的问题,并不适用于整个国家。
剧场是有明晰的产权人和负责人的,而国家呢,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我们不是在否认国家的作用,而是说国家这个整体,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没有明确的产权人。
《宪法》总纲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对于国家的大多数事物,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行使这个权力的机会。(客观陈述一下事实)
所以我说,国家是国家,剧场是剧场。
剧场之间只要有足够的市场竞争,服务和质量一定会大幅提升。
以前买东西只能去供销社的情况,供销社要求不能打骂顾客,你可以想想这是为什么?
是那个时候好呢?还是今天更好?
国家之间也有竞争,但远远不够,这个就不多说了。
3.内卷有解吗?
社会是由一个个「剧场」构成,人生就是从一个剧本走向下一个剧本。
那人生的「剧场」有没有内卷呢?内卷的根源在哪里?
很多人把中小学上奥数、上各类辅导班称为内卷,说没得选择,别人家孩子都上了,自己家孩子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很多人甚至把这个所谓的「内卷」源头归咎于各种辅导机构,前几天有关部门也对这些机构进行了整治。
好像是这些机构给孩子们、给社会增加了负担一样,真替这些机构觉得冤。
这个问题的源头,说白了还是源于教育的管制和垄断,而不是什么竞争过度。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拨款数量。
原来的 985、211,现在的双一流,国家层面的拨款数量那就是碾压级别的。
这些学校的确是有优势,在大额拨款的情况下,所有的优质资源都会被吸引过来。
师资、软硬件,这的确对培养学生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学生也就挤破头想进名校,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也更喜欢。
但名校资源毕竟有限,所以压力传导下来,家长们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发力。
而民办高校呢?大部分是自负盈亏,很难吸引顶尖的师资力量,也就很难吸引更好的生源。
不说别的,就是「得到」这样的平台,推出个「得到大学」,后面都很快改名为「得到高研院」。
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大学是你想叫就能叫,想开就能开的吗?
所以在教育这块,我们还是一种明显的「双轨制」,一边是计划经济,一边是戴着各种紧箍咒的市场经济。
想办学,办好学,太难了。
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是过中考的独木桥了,因为很多地方中考大概只能一半的人上高中,另外一般上高职。
在教育这条赛道上,好的老师、同学的确有很大优势,但这种优势资源原本是可以分散的,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的。
但在源头上垄断了教育资源,在 K12 的教辅市场上又横加管制,然后让大家自己想办法,想出了各种办法又说是内卷。
你说「内卷」有解吗?怎么解?是应该更多的管制还是更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