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足三里
《针灸穴名解》: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足三里(合穴)
【别名】下陵(《灵枢·本输》);鬼邪(《千金方》)。
【位置】在膝下三寸,胻外廉。(《甲乙》)
【取法】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屈膝或平卧取穴。
【局部解剖】有胫骨前肌,外侧为趾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疳疾;喘咳痰多;乳痈;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癫狂,妄笑,中风;脚气,水肿,膝胫疾痛,鼻疾,产妇血晕。
【配伍举例】《甲乙》热病先头重额痛,烦闷,热争则腰痛不可俛仰,腹胀食不化,饥不欲食,先取三里,后取太白、章门主之。
《资生》三里、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三里、条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热,不能久立。
《大成》不省人事:三里、大敦;腹坚大:三里、阴陵、丘墟、解溪、冲阳、期门、水分、神阙、 膀胱俞;胸满血膨有积块,霍乱肠鸣善噫:三里、期门;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痠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中风:三里、阳溪、合谷、中渚、阳辅、昆仑、行间……,不效……,复刺后穴,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风市、丘墟、阳陵泉。
《集成》催孕:下三里、至阴、合谷、三阴交、曲骨,七壮至七七壮,即有子。
《天星秘诀》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玉龙歌》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杂病穴法歌》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三里、至阴催孕妊。
《席弘赋》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阴交,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
《天元太乙歌》腰腹胀满治何难,三里腨肠针承山。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文献选摘】《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 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取之三里也。
《灵枢·四时气》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甲乙》痉身反折,口禁,喉痹不能言,三里主之;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水肿胀,皮肿,三里主之。
《铜人》秦承祖云:诸病皆治。
《资生》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
《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马丹阳十二穴歌》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 腿肿膝胻痠,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图翼》一云小儿禁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外台明堂云,人年兰十以外, 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足三里
【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操作方法】直刺1~2寸。
【临床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乳痈,虚劳贏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头晕,失眠,癫狂,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胫骨前肌:位于小腿前外侧的皮下,紧贴胫骨的外面,其外侧的上方与趾长伸肌、下方与踇长伸肌相邻。该肌起自胫骨外侧面的上2/3,肌束向下移行为长腱,经伸肌上、下支持带的深面至足背,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由腓深神经支配。
4.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若针刺偏外侧,可刺中这些结构。腓深神经由腓总神经分出,穿腓骨长肌起始部,进入小腿前群肌之间,伴胫前动、静脉下行至足背。胫前动脉起自腘动脉,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端进入小腿前群肌之间,沿小腿骨间膜前面下行至足背。胫前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与胫后静脉汇合成腘静脉。
5.小腿骨间膜:为一坚韧的纤维膜,连结胫、腓骨的骨间嵴之间。
6.胫骨后肌:位于小腿三头肌的深面,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之间。该肌起自小腿骨间膜后面及胫、腓骨后面,肌腱经内踝后方,穿踝管至足底内侧缘,止于足舟骨粗隆及内侧、中间和外侧楔骨跖面,由胫神经支配。
足阳明胃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