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足三里

《针灸穴名解》:

本穴名解有二。《灵枢◎九针十二原》:“阳有阴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犹言陵下三寸处也。《太素》注:杨上善谓:“一寸一里也。”此以地位而论,言其体也。
《素问》:“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本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是以谓之“三里”。古“理”与“里”通。本穴在下肢,故名“足三里”,示别于手三里也。
《灵枢◎海论篇》:“胃者水谷之海,其输在气街下至三里”。依此推之,气街以下,至于三里,统为胃之俞穴。华元化谓:三里主治五痨,羸瘦、亡阳、虚乏胸瘀血、乳痈等症。秦承祖谓:诸症皆治,但以治胃为主。观此可知本穴功能,不仅行于腹部,而兼治全身上中下也。可与手三里互参。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

《针灸大成》主治
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癖,四肢满,膝胻酸痛,目不明,产妇血晕。
秦承祖云:诸病皆治。华佗云:主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千金翼》云:主腹中寒胀满,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肠胀皮肿,阴气不足,小腹坚,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鼓颔,肿痛不可回顾。口噼,乳肿,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胁下支满,不能久立,膝痿寒热,中消谷苦饥,腹热身烦,狂言,乳痈,喜噫,恶闻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头眩,小便不利,喜哕,脚气。《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已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东垣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入于坤土阴火之中,皆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于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又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又曰:气逆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治。又曰: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噎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足阳明胃脉所入为合土。
《中国针灸学》
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1.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穴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2.站位,弯腰。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足三里(合穴)
【别名】下陵(《灵枢·本输》);鬼邪(《千金方》)。
【位置】在膝下三寸,胻外廉。(《甲乙》)
【取法】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屈膝或平卧取穴。
【局部解剖】有胫骨前肌,外侧为趾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疳疾;喘咳痰多;乳痈;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癫狂,妄笑,中风;脚气,水肿,膝胫疾痛,鼻疾,产妇血晕。
【配伍举例】《甲乙》热病先头重额痛,烦闷,热争则腰痛不可俛仰,腹胀食不化,饥不欲食,先取三里,后取太白、章门主之。
《资生》三里、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三里、条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热,不能久立。
《大成》不省人事:三里、大敦;腹坚大:三里、阴陵、丘墟、解溪、冲阳、期门、水分、神阙、 膀胱俞;胸满血膨有积块,霍乱肠鸣善噫:三里、期门;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痠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中风:三里、阳溪、合谷、中渚、阳辅、昆仑、行间……,不效……,复刺后穴,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风市、丘墟、阳陵泉。
《集成》催孕:下三里、至阴、合谷、三阴交、曲骨,七壮至七七壮,即有子。
《天星秘诀》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玉龙歌》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杂病穴法歌》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三里、至阴催孕妊。
《席弘赋》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阴交,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
《天元太乙歌》腰腹胀满治何难,三里腨肠针承山。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文献选摘】《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 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取之三里也。
《灵枢·四时气》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甲乙》痉身反折,口禁,喉痹不能言,三里主之;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水肿胀,皮肿,三里主之。
《铜人》秦承祖云:诸病皆治。
《资生》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
《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马丹阳十二穴歌》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 腿肿膝胻痠,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图翼》一云小儿禁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外台明堂云,人年兰十以外, 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足三里

【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操作方法】直刺1~2寸。

【临床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乳痈,虚劳贏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头晕,失眠,癫狂,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胫骨前肌:位于小腿前外侧的皮下,紧贴胫骨的外面,其外侧的上方与趾长伸肌、下方与踇长伸肌相邻。该肌起自胫骨外侧面的上2/3,肌束向下移行为长腱,经伸肌上、下支持带的深面至足背,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由腓深神经支配。

4.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若针刺偏外侧,可刺中这些结构。腓深神经由腓总神经分出,穿腓骨长肌起始部,进入小腿前群肌之间,伴胫前动、静脉下行至足背。胫前动脉起自腘动脉,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端进入小腿前群肌之间,沿小腿骨间膜前面下行至足背。胫前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与胫后静脉汇合成腘静脉。

5.小腿骨间膜:为一坚韧的纤维膜,连结胫、腓骨的骨间嵴之间。

6.胫骨后肌:位于小腿三头肌的深面,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之间。该肌起自小腿骨间膜后面及胫、腓骨后面,肌腱经内踝后方,穿踝管至足底内侧缘,止于足舟骨粗隆及内侧、中间和外侧楔骨跖面,由胫神经支配。

 

足阳明胃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0)

相关推荐

  • 【穴位】天鼎

    天鼎 <针灸穴名解>: 按"鼎"字之义,功在水火.养生家借此寓其调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调和,不事克伐.如药品中有国老之称者,如甘草,俗名国老.谚曰:"三公在朝 ...

  • 【每日学一穴位——足三里】经络:足阳明胃...

    [每日学一穴位--足三里] 经络: 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之一 ,为全身强壮要穴,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身. 位置: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

  • 神奇的穴位-足三里,1个穴位可调理五脏六腑!

    足三里这个穴位是足阳阴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对他按摩能够起到很好的补中益气以及疏通经络还有匡扶正气的效果,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消化不良.便秘.拉肚子.胃痛.胃胀以及恶心想吐.水肿以及心悸气短等等情况, ...

  • 李氏砭法 | 临床常用穴位——足三里及足三里下2.5公分治酒后胃胀胃痛(二)

    编者按:本文内容来自于2020年4月26日李道政老师受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邀请,合作共同开展的线上公益课程<李氏砭法常用穴位解析>,由道生中医整理,以供大家学习! 有个案例,患者男,38 ...

  • 足三里穴位解读

    足三里,出自<灵枢·本输>:"胃出于厉兑--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主治胃肠疾病.下肢痿痹,神智病等病症,同时也是日常养生保健的常用穴. 关于足三 ...

  • 容易拉肚子?试试这些穴位1、足三里足三里...

    容易拉肚子?试试这些穴位 1.足三里 足三里属胃经的合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1橫指处.具有健脾祛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等作用 2.公孙穴 公孙穴在足太阴脾经上,八脉交会穴之一,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 ...

  • 七大养肝益肾的穴位1、太溪穴2、足三里3...

    七大养肝益肾的穴位 1.太溪穴 2.足三里 3.行间穴 4.太冲穴 5.肝俞穴 6.三阴交穴 7.大敦穴 #湖南医聊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清风计划#

  • 治晕车的三个穴位:足三里、内关、虎口

    治晕车的三个穴位:足三里.内关.虎口

  • 哪一个穴位的养生效果竟然比足三里的还要好?

    谈到养生大穴一般人都会想到足三里,可是养生必须先谈到先天之本,只有固本才能开源,打开人体本身的正气,不敢说治百病,至少不怕病.下面这个穴位,比足三里更好. 太溪穴可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是肾经的原穴. ...

  • 足三里和这9组穴位搭配,效果不容小觑,错...

    足三里和这9组穴位搭配,效果不容小觑,错过可惜了! 1.月经过多,心悸--不容小觑--足三里+天枢+三阴交+肾俞 2.头晕目眩--不容小觑--足三里+曲池+丰隆+三阴交 3.慢性腹泻--不容小觑--足 ...

  • 怎样找足三里穴位,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穴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