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138)咏千山
咏千山
陆 地
千莲竞秀四时观,
万笏朝天日月翻。
雪浪松涛风可译,
金钟玉鼓到梵山。
Ode to Mt. Thousand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Throughout the year lilies their beauty show;
The scepters cause the fall of sun and moon.
The wind knows the sough of pines chilling snow;
Bells and drums please Mt. Budhi with a tune.
【注释】
千莲竞秀四时观——
首句描写了千山风景宜人,四季可观,并点出了千山名字的来源。该山因相传有999座山峰,遥望若青莲接天,故又称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千山”一年四季景色变幻万千,春天梨花漫谷,夏季满山滴翠,秋天层林尽染,冬季玉树琼枝。
万笏朝天日月翻——
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写了千山的形貌特征和日月翻阅的拟人场景。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朝见君王时,大臣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遗忘。万笏朝天,即千山峰立片列,犹如一片片笏板。日翻月读,时令交替,山色迥异,光阴流逝,亦不免令人唏嘘。
雪浪松涛风可译——
千山冬雪压顶,起伏如波,夏日耸翠,松涛盈耳。冬夏相隔,也许只有风才可听得懂、译得出雪浪松涛各自的话语。通过拟人手法,平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雪浪松涛竟似有了情感,风则变成了沟通的工具。这或许就是诗的魅力。
金钟玉鼓到梵山——
尾句描述了千山厚重的宗教文化历史。佛道两教共居一山,形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法华玄赞》载:“陈思王登渔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后以“梵山”泛指有佛寺之山。宗教文化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千山地区寺庙众多,常有钟鼓之音。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四十余座庙宇,如同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千山的奇峰翠岭之间,构成了一幅幅隽秀的山水画卷。